孩子体育运动要让科学来主导

2016-03-02 11:09陈彩珍
中华家教 2016年3期
关键词:负荷发育力量

科学锻炼要在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在了解每一年龄段孩子身心发育的特点的基础上引导孩子进行身体锻炼。通俗点说,就是选择什么样的运动方式更科学?运动负荷多大更有效?运动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这都是家长们必须考虑的问题。

6~8岁孩子的运动要生动、有趣

6~8岁孩子的骨骼硬度小、韧性大,富于弹性,心肺功能比较弱,兴趣容易转移,爱动但持久性较差,安全认识不足。家长引导孩子进行体育活动一定要生动、有趣,尽量避免单调及静止性运动,可以多安排以游戏和模仿性质为主的各种基本技能的活动。如老鹰抓小鸡、跳绳、扔沙包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此阶段的孩子因为处于神经系统发育高峰期,因此要引导孩子多进行平衡、协调能力的锻炼,如走平衡木、骑自行车、踢毽子等。

由于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运动和认知能力都较弱,对安全的认识也不足,所以不适合参加技术性强的运动项目,也不适合参加高强度的运动项目,但可以开始参加有组织的运动队。如儿童足球、儿童篮球等等,一周参加三次,每次一小时。运动项目可多样化,有意识地尝试各种不同类型的运动。

特别要提醒家长们注意的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段,所以聪明的父母要允许甚至鼓励孩子好动的天性,引导孩子坚持科学锻炼。

9~11岁孩子运动时要注意负荷适度

9~11岁孩子正进入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骨骼关节的灵活性与柔韧性较好,但牢固性较差。体育锻炼时,应避免跳跃着地动作过猛,避免做单一肢体长时间、负荷较大或左右腿负荷不均匀的动作。在做一些静止性动作时要多休息,变化体位及着力点,防止造成脊柱弯曲、骨盆和肢体畸形。值得注意的是,9~11岁孩子的负重练习要慎用,过重负荷可能会使骨化过早完成,影响身高的发育。

孩子肌肉发育呈现两个特点:第一是大肌肉群的发育比小肌肉早;第二先是肌肉长度的增加,然后才是肌肉横断面的增大。因此,9~11岁孩子能做比较用力和动作幅度较大的运动,如跑、跳、投、掷等活动,但精细动作能力有限。家长不能对孩子提出太高的精细运动要求,应指导孩子多采用伸展练习发展肌肉力量,促进孩子肌肉均衡发展,增加柔韧性和协调性,塑造健美体形。

9~11岁孩子的心肺功能也相应增强,但心脏容积、每搏输出量小于成人,心脏搏动频率大约每分钟80~90次,因此要注意运动的强度。不是说孩子不能从事剧烈运动,而是要注意剧烈运动的时间不宜过长,应以短时间速度型练习为主,每次锻炼的密度应小些,中间休息的次数应多些。比如热身后在操场上快速冲刺200米,慢跑100米,轮流交替,每天有10分钟这种性质的锻炼就可达到较好的锻炼效果。

由于孩子身体尚不够强壮,且也不懂拉伤受伤的症状,故孩子运动时要仔细观察他们的行动姿态,摸摸孩子的脉搏、估测呼吸频率以便较好地控制运动强度,问问他们有没有疲劳或哪里疼痛,以避免运动过度或运动方式方法不正确导致的伤害。

12~14岁孩子的运动强度增大,但要注意青春期的特点

12~14岁进入青春期,全身发育迅速,身高体重快速增加,第二性征出现,逐渐成熟起来,心肺功能日臻成熟,内分泌功能活跃,生长发育相关激素分泌明显增加。所以,对于12~14岁的青少年,力量及耐力性运动的比例可适当增加,运动强度也要适当增大。

值得注意的是青春期孩子会呈现出特有的心理状态,出现叛逆行为,男孩、女孩对体育运动的态度也会有截然不同的转变。爱运动的男孩一如既往地爱运动,对每天的活动有较明确的目的,不再喜欢玩儿时的游戏,他们喜欢跟同伴一起打篮球、踢足球。而原先爱运动的女孩却可能变得不爱动了,这可能与女孩的生理心理发育变化有关,有些女孩不喜欢运动时大量出汗;有些女孩怕运动会使四肢长得太粗;有些怕运动不协调、动作难看招别人笑话。

女孩每月的生理期运动不方便,也是造成女孩不爱运动的原因。这一方面需要家长的正确引导,纠正她们的错误观念,灌输健与美的常识,另一方面对待女孩不能像要求男孩一样进行剧烈的甚至对抗性强的活动,应选择竞技性小、娱乐性强的运动进行锻炼,如游泳、武术、乒乓球、羽毛球、长跑等。但最适合女孩心理、生理特征的锻炼莫过于健美操、韵律操、街舞等,长期参加此类运动,可使女孩在柔韧、协调、灵敏、耐力等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

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普遍表现为食欲旺盛,在这个时期如果不注意的话容易出现体重超重甚至肥胖。对于这类孩子一定要对他们的饮食和运动进行合理科学的安排,单纯靠控制饮食来控制体重效果不太好,甚至有可能影响孩子必需的营养需求,所以还是得靠增加运动,特别是力量练习来控制体重。力量练习是通过多次多组有节奏的负重练习达到改善肌肉群力量、耐力和形状的运动方式。力量练习能够减少肌肉中的脂肪,增加肌肉力量;提高基础代谢率,增加能量消耗;提高骨骼矿物质密度,使骨骼更坚固。力量练习可以是对抗外加阻力的运动,如力量性的器械锻炼、哑铃操等,如果没有器械也没关系,可以做一些对抗自身体重的运动,如俯卧撑、平板支撑等。每周的周一、三、五安排跑步、跳操、打球等有氧运动,周二、四、六做各种类型的力量练习是不错的选择。

在孩子青少年时期,家长一定要鼓励孩子去发现自然积极的闲暇活动方式,逐渐确定孩子对某项运动的兴趣,集中发展孩子这项运动的技能。孩子有一项掌握较好的运动技能,就容易与志趣相投的同伴结成运动团体,诸如羽毛球运动群或足球运动群,经常在一起切磋、相互促进。运动习惯也就从此培养起来,这将使孩子终身受益。

我相信,在家长的精心呵护和科学引导下,孩子一定可以健康茁壮地成长。

(陈彩珍 华中师范大学体育系教授,硕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负荷发育力量
别忽视了小儿发育迟缓
生如夏花
商业用电负荷特性分析
麦唛力量 (一)
孤独的力量
冰川是发育而来的
怀疑一切的力量
动物变态发育知多少
从自然中吸取力量
正常儿童体格发育的衡量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