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佐治婴儿湿疹的疗效分析

2016-03-03 13:17孟伟玲刘庆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1期
关键词:酪酸二联梭菌

孟伟玲 刘庆生

不同剂量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佐治婴儿湿疹的疗效分析

孟伟玲 刘庆生

目的 分析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在佐治婴儿湿疹的过程中使用不同剂量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湿疹婴儿,随机分为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各30例。第一组患儿外用糠酸莫米松凝胶治疗,第二、三组在第一组基础上分别应用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250mg/次、500mg/次治疗。治疗10 d后,对比分析三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三组患儿治疗前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组治疗后EAS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第二、三组患者EASI评分均低于第一组(P<0.05);第三组总有效率最高(93.3%),显著高于第一组(P<0.05),复发率最低(20.0%),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不同剂量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辅佐婴儿湿疹外用糠酸莫米松凝胶,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治疗效果与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剂量浓度呈现依赖性,使用安全,复发率较低。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婴儿湿疹;临床疗效

婴儿湿疹是一种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的过敏性皮肤炎症[1,2],多发生于出生后1~3个月婴儿,病因复杂,一直是多个领域的研究热点。在这个时期婴儿处于迅速生长发育阶段,所以婴儿湿疹治疗原则应是在不影响婴儿生长发育的基础上采用安全有效合理的治疗方法。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生物制剂不影响湿疹患儿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因此为婴幼儿湿疹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选择,但目前尚缺乏不同剂量益生菌治疗婴儿湿疹的循证医学证据。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剂量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常乐康)佐治婴儿湿疹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90例湿疹婴儿,所有患儿均符合婴儿湿疹的相关确诊标准[3],并均无其他疾病。患儿的临床表现为红斑、疱疹及脱屑等,并多表现在患儿面部及颈部。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各30例。

1.2 方法 第一组患儿外用糠酸莫米松凝胶治疗,第二、三组在第一组基础上分别应用应用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250mg/次、500mg/次治疗,3次/d。对所有患儿进行连续10 d的治疗后,将患儿是否具有药物不良反应,以及患儿的湿疹面积变化等进行记录并对比分析,3个月后进行患儿复发率的随访。

1.3 评价标准 按EASI评分法则[4]进行记录,疗效指数=(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若疗效指数≥90%为痊愈;若疗效指数60%~89%为显效;若疗效指数20%~59%为好转;若疗效指数<20%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若患儿在治愈后的3个月内,再次出现湿疹症状则为复发。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治疗前后EASI评分比较 三组患儿治疗前EA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EAS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第二、三组患者EASI评分均低于第一组(P<0.05)。见表1。

表1 三组治疗前后EASI评分比较(±s,分)

表1 三组治疗前后EASI评分比较(±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 与第一组比较,b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第一组 30 3.06±0.83 1.96±0.81a第二组 30 3.04±0.63 1.45±0.61ab第三组 30 3.09±0.82 1.26±0.53ab

2.2 三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中,所有患儿均未发生相关不良反应。第三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最高,高达93.3%,显著高于第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第三组的复发率最低,为20.0%。第二组总有效率虽高于第一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论

婴儿湿疹的发病机制主要与免疫和遗传有关,同时环境及婴儿皮肤的生理性特点也是重要的参与因素,但引起该皮肤炎症的主要因素往往是处于患儿消化道的肠道菌群发生了紊乱现象[5]。剧烈瘙痒及不同形态的皮肤损伤是婴儿湿疹的主要临床表现,并常伴有渗出的症状,具有反复发作的临床特点[6]。临床已验证口服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能够对婴儿湿疹的治疗取得一定的效果[7]。它是一种酪酸梭菌活菌及婴儿型双歧杆菌活菌二联制剂,其中前者含量为后者的10倍。双歧杆菌能够长期定植于人体肠道内,并可紧密结合肠黏膜上皮细胞,并形成一种生物学屏障,防止病菌入侵。而且还能对pH值及人体电位的降低起到作用,进一步抑制病菌的入侵。酪酸梭菌的增殖主要集中于大肠及盲肠附近,它是一种专性厌氧菌,不仅能够抑制病原菌的生长,还可有效的降低有害物质的产生[8]。

本研究探究了不同剂量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对佐治婴儿湿疹的临床治疗效果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虽然三组患儿在治疗前EASI评分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组治疗后EAS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第二、三组患者EASI评分均低于第一组(P<0.05);第三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最高,高达93.3%,且其复发率也是最低(20.0%),所有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

综上所述,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佐治婴儿湿疹能够取得十分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其治疗效果与所用的药物浓度剂量呈现出一定的依赖性,使用安全且复发率较低。

[1]王瑜,曾果,朱彩蓉,等.益生菌对婴儿湿疹及特应性湿疹预防作用的系统评价.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2,12(11):1372-1378.

[2]魏兵,李奇玉,蒋静,等.不同剂量酪酸梭菌、婴儿型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治疗婴儿湿疹的临床观察.中国医师杂志,2013,15(9):1225-1227.

[3]刘晓雁,杨明,甄甄.婴儿湿疹诊断和治疗.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2,27(8):588-590.

[4]赵辨.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评分法.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37(1):3-4.

[5]赵景岩.酪酸梭菌活菌散佐治婴儿湿疹38例疗效观察.临床合理用药,2014,7(8):56.

[6]彭鹰.为慢性湿疹患者进行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当代医药论丛,2015(1):19-20.

[7]曾静.中药外用治疗婴儿湿疹98例临床观察.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155-156.

[8]娄玉霞.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防治婴幼儿肺炎继发腹泻疗效观察.儿科药学杂志,2013,19(5):25-2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1.123

2016-03-09]

454150 焦作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

猜你喜欢
酪酸二联梭菌
复合丁酸梭菌发酵饲料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腹泻患儿的效果分析
酪酸梭菌-糯米复合发酵液对鼠伤寒沙门菌的抑制作用及其对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小鼠肠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的影响
丁酸梭菌的筛选、鉴定及生物学功能分析
复合丁酸梭菌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酪酸梭菌活菌散剂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对血清IL-6、PCT水平的影响
3“S”让自主教育在队建中发力——二联小学提升少先队员主体能力的探索
高举队旗跟党走——上海市杨浦区二联小学红色教育活动
《鸡新城疫(基因Ⅶ型)、禽流感(H9亚型)二联灭活疫苗(aSG10株+G株)在蛋鸡上的安全性及免疫效果研究》图版
两种饲料添加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腹泻率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