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观察

2016-03-03 13:17王晓东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1期
关键词:外周血栓塞复发率

王晓东

介入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观察

王晓东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和复发率。方法 82例大咯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介入治疗大咯血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减轻不良反应,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介入治疗;大咯血;疗效;复发

咯血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呼吸内科疾病,其主要是指喉和喉下呼吸道或肺组织出血,并经口咳出的症状[1]。而大咯血是指咯血量>100ml/次或>600ml/d,此类患者如不给予及时治疗可能会发生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有研究表明[2],采用介入治疗可有效提高疗效。为进一步论证上述结论,对本院收治的大咯血患者给予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对比常规治疗效果。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82例大咯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26~67岁,平均年龄(47.5±6.6)岁;其中支气管扩张17例、肺癌13例、肺结核8例、其他3例;观察组男25例,女16例;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47.9±6.1)岁;其中肺癌14例、肺结核7例、支气管扩张18例、其他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主要为酚妥拉明、垂体后叶素等,同时给予抗生素、止血等常规治疗。观察组行外周血管介入治疗,经股动脉穿刺置入鞘管,将导管头置于患侧支气管动脉主干开口处,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确定支气管动脉血供和出血部位,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结束后给予二次造影确定支气管动脉栓塞情况必要时可进行栓塞治疗。

1.3 疗效判定标准[3]治愈:患者治疗24 h内不再出血,未复发时间>3个月;显效:咯血频率明显下降,仅痰中带血;有效:咯血频率有所下降,咯血量降低50%;无效:患者治疗后咯血次数、咯血量无任何减少。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良反应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2.3 复发率 随访3个月,观察组复发1例,复发率为2.44%(1/41);对照组复发9例,复发率为21.95%(9/41)。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大咯血作为呼吸道急危重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反复性咯血并伴有慢性咳痰症状,患者痰量较多,部分患者还会伴有发热、咳恶臭痰等现象[4]。大咯血的发病原因为支气管和周围组织炎症和支气管阻塞,进而引发支气管壁损伤,管腔出现形变、直径增加等情况,最终发生动脉瘤破裂而出现大咯血。以往通常采用常规内科药物治疗,而多数患者均可通过药物治疗控制病情,但治疗后患者具有较多副作用,并且也有少数患者无法通过药物治疗取得显著效果,因此需转为其他方法治疗。随着临床治疗技术和器械发展,使得介入治疗被广泛运用于大咯血的治疗中,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可有效避免上述治疗的缺点。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和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复发率更低。其原因主要为此方法操作方便,对患者创伤较小;通过弹簧圈、真丝线段和明胶海绵颗粒作为栓塞材料,能够有效阻碍咯血病灶供血动脉再通,并且促进形成侧支循环,有效降低复发率。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其与程献杰等[5]的研究相似。说明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具有较高安全性。其原因主要为此治疗方法能够有效避开脊髓动脉,借助透视电视屏幕能够降低栓塞剂反流的发生率,进而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对大咯血患者给予介入治疗疗效明显,复发率低且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1]付志刚,余成新,张晓磷,等.13例隐源性大咯血介入栓塞治疗的回顾性分析.临床放射学杂志,2015,34(9):1483-1486.

[2]童玉云,赵金友,王家平,等.靶血管超选择性栓塞治疗难治性大咯血的临床应用.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5,36(7):126-130.

[3]沈炜,黄祥忠,高峰,等.Embosphere微球在介入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中的应用.中国临床研究,2014,27(10):1174-1177.

[4]高炎超,梁志华,李国扬,等.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的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黑龙江医学,2014,38(5):565-566.

[5]程献杰,李深基,谢谦宇,等.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探讨.中外医疗,2015,34(26):96-97,10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1.142

2016-03-17]

473000 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介入科

猜你喜欢
外周血栓塞复发率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介入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的护理体会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CCL17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
综合健康教育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及复发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