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教学中常见误区的探究

2016-03-03 00:19江苏省如皋市九华初中沈世平
学苑教育 2016年8期
关键词:淡化技能目标

江苏省如皋市九华初中 沈世平

学校体育教学中常见误区的探究

江苏省如皋市九华初中 沈世平

在传统学校体育教学和新课程体育教学不断交替转换和融合的过程中,体育教师确实还存在一些困惑和工作上的误区,当眼花缭乱的新课程理念和实验模式出现时,学校体育的实质究竟是什么?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渲染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教学成了学生的天堂,秩序乱了,学生活了,教师怎么办?淡化运动技术和技能的教学使更多的课成了“游戏课”“放羊课”,这又合理么?本文就教学工作中一些教师行为、观念和有碍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作一些探讨。

教学误区 教学目标 技能教学 课堂纪律 学习评价

一、体育目标泛化即体育教学内容“过度”

不少教师强调教学过程中既要有认知目标,又要有技能目标,还要有情感目标,要面面俱到,我认为课时目标应该适度,相对专一。一些公开课教学内容的安排,一环套一环的紧凑,但过度紧凑的安排一则说明教学内容全在教师的控制之下,学生的身心得不到必要的休息,二则“学”的一方面往往疲于追赶,被动适应。我觉得教师应该先认真分析教材,再从认知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和体验性学习目标等方面深入分层化解。目标越具体化,教学安排就越有科学性,操作性也就越强。如一项运动技能的教学,教学的目标在某一课时中就应该有十分明确的着眼处,具体、实在,不贪多,目标过泛必然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学生容易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焦虑和厌烦情绪。

二、忽视体育课堂教学的实质

体育课堂教学的实质是什么?不少教师认为体育与健康就是简简单单的健康体育,由于忽视了体育的本质,于是体育课演变成了“游戏课”“有简单组织的放羊课”“完全放任的自主学习课”“兴趣选择课”等等。其实体育课堂教学的实质是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活动和接受教育,从而使每个人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体质得到增强。它要求和强调,体育的实质是身体练习,学生通过这一载体来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从而懂得科学的锻炼和保健的方法,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学体育是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的需要,它具有必要性和强制性,是一种制度。所以说新课程教学改革是一种教学理念的创新和教学手段的革命,实实在在地教些什么,让学生掌握一些技能还是不能少的,并要让学生终身享用,可持续发展下去。

学生在体育课中必须确保一个恰当的运动负荷的刺激。运动量的大小直接影响身体的发育和发展,如果过多关注学生的兴趣,容易造成运动量过小或难以控制,对身体的刺激就不够,难以起到锻炼和增强身体机能的作用。

三、淡化运动技能教学的危害

我认为主观上忽视运动技能教学的倾向是错误的。淡化运动技能的教学必然会导致体育课本质特征的丧失。体育与健康课本质上必须是身体参与练习的活动,运动的过程就涉及技能性问题,如果淡化了技能要求,课的密度会下降,运动负荷减少,效果自然不行了。

《千年警世钟》一文中提出为什么中国的儿童比日本的儿童要差那么一点点的问题,因为我们的学生缺乏的就是挫折教育,家长和老师把他们当温室里的花朵来栽培,显然是行不通的。技能学习的失败和挫折,绝不是坏事,淡化了技能的教与学,恐怕学生受挫的感觉就丧失了。

规范的运动技能学习往往是艰苦的、枯燥的,但这一学习的过程能让学生不断克服困难,感受挫折,提高学生的抗挫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自身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学生也能在技能学习中做到超越自我,体验到进步和成功的喜悦。

对运动技能的感性认识,教师必然先于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永远是教师的本分。动作技术学习重要的是练习,细节讲得太多或设计的难度太大都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压力,容易产生焦虑或厌烦情绪,这就存在一个教学要求的适度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既不能淡化运动技能的教学,又要权衡好一个“度”的水平,课堂教学才会真正出成效。

四、课堂教学的学习评价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赏识教育的思潮在教学中逐渐形成,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认可和表扬赞赏的话语越来越多,公开课教学中对学生的表扬和掌声更毫不吝啬。任何一个教学内容的学习总有不适应或适应缓慢的学生,一味的表扬式评价合理吗?如技能的学习,教学评价的依据要甄别动作的对与错,是“诊断性评价”,点评应该是实事求是,有针对性。发现问题才能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才利于学生的进步和提高。运动竞技的评价是一种“形成性评价”,“胜”就是“胜”,第一名永远只有一个,但教师要激励和培养学生的拼搏进取争第一的勇敢精神;失败就是失败,“败不馁”的气度和心理承受能力也可以从竞争的失利中成熟起来。批评也是挫折教育的一种形式,对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试想在课堂教学的学习评价中一贯好评如潮,好言好语之词满天飞,教师甚至违心地表扬学生的一切,这将会造成什么后果?表扬太多了,对受称赞的同学会造成心理压力,对其他同学也会产生无形压力,更起不到激励作用,相反学生会认为老师很虚伪,甚至受不了半点挫折和失败。我认为学习的评价中甄别要有,激励要多,但实施的原则应该是实事求是,适“度”。

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是一种行为艺术,我认为我们体育老师不能光顾着埋头苦干,课程理论是指导行为和实践的依据,随着新课改的大潮,我们应该一边求索,一边实践,一边改革,既不能抱着老传统不放,也不能丢了课堂教学的本质,把课改的理论投入到实践中来验证,我们的体育课才能上得更好。

[1]戴居华.试析“过度教学”的现象.中国学校体育刊.2003.01

[2]杨九俊.新课程教学问题与解决丛书.教育科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淡化技能目标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提升下垂的嘴角 淡化法令纹
画唇技能轻松
海水淡化前途无量
美高官试图淡化军售争端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