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提问的“留白”艺术

2016-03-03 00:19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实验学校
学苑教育 2016年8期
关键词:留白边长直角三角形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实验学校 陈 楠

数学课堂提问的“留白”艺术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实验学校 陈 楠

数学课堂提问的“留白”艺术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恰当的“留白”能给学生留下思考和想象的时间和空间,能使提问恰到好处地触及学生思维的兴奋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从而使其主体地位得以体现。本文就数学课堂提问“留白”的含义,“留白”的必要性,以及“留白”的艺术三个层面浅谈几点认识。

数学课堂提问 留白 艺术

留白,顾名思义,就是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比如绘画需要留白,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只见一幅画中,一叶小舟,一老渔翁在垂钓,整幅画中没有一丝水,而让人感到烟波浩渺,满幅皆水,予人以想象之余地。如此留白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正所谓“此处无物胜有物”。数学课堂提问的“留白”也是如此。

一、数学课堂提问的“留白”的含义

数学课堂提问的“留白”不是说留下空白让学生随意活动,而是隐伏在学生创造性的地方,教师放手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引导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大胆提出不同的见解,积极展开思维的碰撞。留白的课堂“不仅把学生看成教学的主体,更视为动力之源、活力之源。他们是受教育者,同时也是自我教育者,靠学生的内驱力,发展学生的学习天性,释放学生的个体潜能。”数学课堂提问的“留白”就是要打破教师“满堂灌”,牵着学生鼻子走的现状,从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达到这个目的,需要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掌握课堂提问的“留白”艺术。

二、数学课堂提问“留白”的必要性

1.留白才有空间和时间,给学生去思考,去想象,去顿悟,去交流。

有些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往往不自觉地以自己的思维能力、经验、习惯等去要求学生,学生在教师一个接着一个的问题中疲于奔命,看似内容丰富,却收获不多,特别是基础差的学生。而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精心设计提问,竭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并有意识地为他们发现疑难问题、解决疑难问题提供空间和时间,引导他们一步步登上知识的殿堂。如果教师富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课堂提问就像投入池水的一粒石子,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启迪学生的心扉,那么恰当的“留白”能让人去思考,去想象,去顿悟,去交流。课堂提问中恰到好处的“留白”决定着学生思维发展的深度和思考空间的大小。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提问中,应根据学生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层次和时间恰当地“留白”,引导学生思考,更好地发展思维能力,提高思维的积极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2.留白能使课堂提问恰到好处地触及学生思维的兴奋点。

把握数学课堂提问的“留白”艺术,不仅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使课堂提问能恰到好处地触及学生思维的兴奋点。比如复习“勾股定理”时,我设计了以下问题:(1)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长等于6,斜边长等于10,求它的第三条边长。(2)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为6和8,求它的斜边长。(3)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等于6和8,求它的第三条边长。(4)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等于6和8,求它的斜边长。(5)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等于6和8,求它的斜边上的中线长。我没有一下给出所有问题,而是问一题让学生想一题,做一题,再变一题,再让学生做一题。这样就避免简单的堆砌问题,学生忙于做题,特别是基础弱的学生容易跟不上节奏。只有适度的“留白”才能恰到好处地触及学生思维的兴奋点。

3.留白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使其主体地位得以体现。

由于“留白”可能给予学生的数学信息减少,但给予学生的时间和空间增多,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思考的机会和积极性,使其主体作用得以发挥。反之,若引导过多,过细,过快,学生的思维就会跟着教师走而不会有自己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同时课堂提问也无法避免那些“对不对“是不是”这类的提问,课堂气氛热热闹闹,其实都是学生在揣摩教师的心思,投其所好地齐声应付,容易导致学生不懂装懂,这样的提问其实效率低。数学课堂提问“留白”艺术,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效。

三、数学课堂提问中的“留白”艺术

数学课堂提问的“留白”艺术主要有问题留白和时间留白艺术。

1.问题留白艺术。

所谓问题留白艺术,就是设计问题时,问题不能过多;提出问题时,节奏不能过快;拓展问题时,学生可以参与。防止问题的简单堆砌,更要避免引导过多,过细,过快,防止学生的思维有滑过的现象。

2.时间留白艺术。

课堂上的“提问”是为了“思考”。如果学生没有时间思考也就失去提问的意义。时间留白就是要求课堂提问时,首先要给学生充裕的思考时间。因为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学生需要一个较为复杂的思维过程才能完成。即使简单的问题也要考虑学困生是否思考到位。只有时间充裕,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才会深入,才会抓住要领,回答才会有条理。而短暂的思维时间,只能让学生浅尝辄止,停留在问题的表面上,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其次,在学生答问之后,教师评价之前,也要留有一定的思维时间,学会等待。心理学家认为,延迟评价往往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而过早的评价无论是肯定或是否定的,都会抑制学生的灵感和创造性。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种情况:学生回答问题不得要领,而在教师的适当等待和期望中,往往会发生顿悟,将答案补充完整,这就是时间留白的积极作用。

总之,数学课堂提问的“留白”艺术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恰当的“留白”能给学生留下思考和想象的时间和空间,能使提问恰到好处地触及学生思维的兴奋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从而使其主体地位得以体现。

[1]董林伟.有效教学设计与研究.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牟锡钊.给学生表现的机会.素质教育.2004.9期

[3]殷世东.潘黎.把独立思考权还给学生.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2期

猜你喜欢
留白边长直角三角形
大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巧比边长与转化思想——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为例
5.2 图形的相似与解直角三角形
拼搭直角三角形
“留白”在中国山水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一个关于三角形边长的不等式链
拼正方形
直角三角形初步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