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释读

2016-03-03 01:33
关键词:新教马克斯韦伯

任 颖

(西安文理学院 人文学院,西安 710065)



【哲学研究】

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释读

任 颖

(西安文理学院 人文学院,西安 710065)

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已成为解析资本主义的典范之作。当代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不但继承了马克斯·韦伯的独特视角,而且有了超越, 他所著的《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一书,为我们剖析二战至20世纪70年代欧美社会文化界所出现的种种怪异现象提供了新的切入点,他的理论倾向和学术思想对我们意义深远。

贝尔;文化现象;现代主义

文化包括宗教在内,历来是传统史学或其他传统社会科学所忽略的角落。即使有伏尔泰在前倡导描述一个时代的精神,又有布克哈特在后写就文化史名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但文化仍如游离于整个社会结构之外的无根飘萍,与政治、经济、军事等重要社会因素毫不相干。虽然卡尔·马克思认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对立统一的,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一定程度的反作用,但这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这在客观上也同样削弱了读者对上层建筑作用的印象。人们的目光仍然停留在重大的外交事件、军事冲突、国民经济的增长或衰退上。直至1906年,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写下《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在该书中,马克斯·韦伯不仅探究了新教伦理产生的历史条件,而且讨论了其对现代资本主义的起源和整个西方理性化进程的影响。同时他还力图使用分析统计数字,确立一个这样的事实——资本主义兴业兴趣和成功率与基督教新教背景存在着某种相互关系。这本书肯定了清教精神:勤恳工作,克己节制。并认为,职业活动不仅是有效的禁欲手段,同时也是上帝规定的生活目的,不论穷人还是富人,都必须完成上帝授予的“天职”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对那些尽职勤奋、埋头于工作的劳动者的推崇是完全一致的。这种灼见让我们顿悟了资本主义发展与新教伦理的内在联系。总之,马克斯·韦伯明确提出清教观念是促进资产阶级生活发展变化的最重要影响力量的论断,这才在真正意义上确立了宗教这类属于文化范畴的内容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重要意义和地位,使人们真正意识到文化在事实上参与了社会的协同运作。在这一点上,美国人丹尼尔·贝尔继承了马克斯·韦伯的独特视角,撰著《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一书,并指出:“意识形态不仅要反映基本现实,或为之提供合法依据。它一旦形成,就开始有自己的生命。……这使得意识形态成为一种自为自在的力量”。[1]108这无疑为解剖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从而引起了大家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各种怪异现象文化心理原因的探讨。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写于1976年,是探讨当时资本主义社会随着经济发展出现的诸多社会问题,如文化危机、信仰危机以及解决这些危机路径的经典之作。“二战”至20世纪70年代的欧美社会,在文化界掀起了一场又一场的旋风,或者应该说是飓风:野兽派、立体画派、达达主义、意识流、存在主义、荒诞派……波希米亚人在画布上任意泼洒颜料,却被当作举世杰作;诗人将毫不相干的词句拼凑成诗;作家笔端流露出梦的呓语;戏剧表演者在舞台上的表演让观众不知所云等,而这些却成为众人竞相效仿的时尚。美国人正如他们自己所说成了垮掉的一代,道德普遍沦丧,所有的人都在享乐,“这是一个玩闹的时代”,许多思想家都预言现代资本主义文化的衰落,例如斯宾格勒《西方文明的没落》等。正是怀着对现代资本主义文化的深深忧虑,丹尼尔·贝尔考察了产生这种种怪异现象的原因,并积极去寻求拯救、振兴资本主义的办法(他的办法是建立公众家庭:他将公众家庭视为调整个人和社会需求的中介,节制个人无止境的私欲并分担一部分社会责任,有对付市场危机的安全保障)。对现实的深切关怀,我想这是丹尼尔·贝尔写作的出发点(贝尔一向密切关注现实,1960年写的《意识形态的终结》,1971年写的《今日资本主义》,1973年写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无一不与当时的社会现实有关),《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中处处流露出他对现代资本主义文化的深深危机感。马克斯·韦伯是从资本主义发展的现实去追溯其宗教原因,而丹尼尔·贝尔则是用马克斯·韦伯的思维去剖析正在发生的问题并为未来提供方向、指出一条可行的途径。我想这是贝尔与韦伯不同的地方,也是贝尔更易于遭受非议的原因。然而丹尼尔·贝尔更多的还是对马克斯·韦伯的继承和超越。

马克斯·韦伯在书中分析了加尔文教对18世纪美洲新大陆资本主义产生所发生的重要影响及诱变作用。他论证说,清教的职业思想以及这种思想对禁欲行为的重视,“都有利于一种理性的资产阶级经济生活方式的发展”。[2]142清教坚持禁欲,反对任何非宗教目的的娱乐活动及其他纯粹享乐的手段。所以清教徒们反对美术,厌恶戏剧,绝对不能容忍谈情说爱。正因为清教对享乐的容忍有限度,所以它在主观愿望和客观后果上,都导致消费的有限性,使清教徒们仅仅去追求上帝赐福的职业劳动,从而使资本获得积累。但是马克斯·韦伯在书的结尾,不自觉流露出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当中新教精神飞逝的惋惜和无奈。他引用约翰·威斯利的话感慨地说:“凡是在财富增加的地方,宗教信仰的精粹就会相同比例地减少。”[2]143纵然宗教的形式仍然存在,但其精神正在迅速消失。富裕的教友会教徒,往往背弃昔日的理想。他总结说,自从禁欲主义在俗世中实现它的理想以来,物质财富变成了不可抗拒的统治人类生活的力量。但马克斯·韦伯对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的忧虑并非本书的重点,本书论证的重点是物资财富的增长并不是历史发展的唯一力量,作为意识形态的新教伦理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新教伦理促成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别是在资本的积累阶段。

丹尼尔·贝尔沿袭了马克斯·韦伯在书的结尾处流露出的忧虑,并沿着马克斯·韦伯的脚印继续向前迈进——解释了20世纪40—70年代的资本主义社会,尤其是它的文化。

我们知道,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宗教的本质,就是解释世界的本质,揭示宇宙人生的真相,属于社会特殊意识形态。宗教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多种作用。丹尼尔·贝尔同样重视宗教在社会结构中的作用,他认为:宗教源出于人类分享共同悟性的需要,接触到人类意识源泉的最深处,帮助人们面对生存难题及自身能力的有限性,诸如悲剧和死亡问题,所以宗教一直是文化象征的源泉。可见,丹尼尔·贝尔将传统上被认为是宗教的功能延伸扩大,成为整个文化的功能。但实际上20世纪以前,尤其是“二战”后,欧美资本主义文化不但没有担当起此重任,反而日益违背宗教的神圣意义。

现代文化是怎样由马克斯·韦伯所说的产生于宗教禁欲主义演变为今日的完全背离传统呢?这涉及丹尼尔·贝尔对文化的认识。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和最具人文意味的概念,给文化下一个准确或精确的定义,的确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对文化这个概念的解读,人类也一直众说不一。现代西方思想家一般都接受人类学对文化的定义:“一个文化也只是指涉及一个集体之独特生活方式。”对贝尔来说这种意义太宽泛,他将之局限在象征形式领域中,这才是他所关心的社会现象。马克斯·韦伯只是看到宗教有助于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丹尼尔·贝尔却暗示文化是人类存在的证明,这种狭义的文化被提升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另一方面,文化自诞生以来,尤其到现在,已经不必完全依附于人类社会其他因素而存在,他已经成为文明中最具有活力的成分,甚至超过了技术本身。文化领域的特征是自我表现和自我满足,它属于感知的范围,个人的感觉,情绪和判断压倒了质量与价值的客观标准,文化越来越成为一种自为自在之物,强烈地影响到社会的其他部分,具有变革先导的功能。现代主义文化不断解构传统,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早已被现代主义宣布为清教统治结束,向资产阶级价值观发动最后的攻击,新教传统不再具有能够产生任何影响的文化象征。

丹尼尔·贝尔认为马克斯·韦伯论证的新教精神与资本主义社会结合紧密,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然而今天的社会结构与文化之间有着明显的断裂,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冲动力在继续向前发展,但作为制约、协调经济发展的宗教冲动力却已精疲力竭、停滞甚至衰退。在这种裂变当中,现代主义不知不觉趁虚而入,它是一种对秩序的激烈反抗,侧重于个人的力量,表现在文化当中便是以令人费解为特征的各种文学、艺术流派的出现。在现代主义文化当中,个人被认为是独一无二的,拥有非凡的抱负,拥有神圣的力量和至高无上的地位,拒不承认生命的有限性。现代人如此傲慢和狂妄自大,但在将自己上升到神的地位以后,人却发现根本无法控制目前的局面。因此,贝尔分析道:“在现代主义中,作品的意图是要完全压倒观众,以使艺术作品本身——通过绘画中透视的缩短,或是诗歌中杰勒德·曼丽·霍普金斯式的‘弹跳韵律’——将自己强加给观众。在现代主义中,艺术类型变成了陈旧的概念,它们以各自不同的形式在变动不定的经验中受到了忽视或否认。”[1]95贝尔总结出现代主义文化的特点是轰动、直接、同步、冲击,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明显体现了现代主义的特征,社会行为的标准权已经从宗教那里移交到现代主义文化手中。

现代主义在不断解构传统,尤其是文化成为现代主义的代言人,结果使传统的资产阶级观念消亡,对社会的其他方面造成巨大的不利影响。丹尼尔·贝尔提出的解决办法是文学重新承担起它的职责。他对资本主义文化的解构,最后归因到现代主义,这是对马克斯·韦伯事业的继承。但是丹尼尔·贝尔在书的后半部分,力图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并提出公众家庭的解决办法,虽不免被指责为过于大胆和无端,但仍不失为可供参考的建议,尤其是他对宗教意识回归的估计,印证了20世纪末的事实。

今天,我们重读丹尼尔·贝尔的《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不难看出他是一位有着深层历史感和对未来有着敏锐意识的思想家,他的许多文化矛盾理论站在时代高度上对人类命运关怀的人文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1]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薄隆,任晓晋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2] [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李修建,张云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 朱小琴]

An Interpretation of Daniel Bell’s Work of 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 of Capitalism

REN Ying

(SchoolofHumanities,Xi’anUniversity,Xi’an710065,China)

Max Weber’s work ofTheProtestantEthicandtheSpiritofCapitalismis a masterpiece of capitalism analysis. With his work ofTheculturalContradictionofCapitalism, modern American famous scholar Daniel Bell inherits and surmounts Max Weber. Daniel Bell provides a brand-new perspective to analyze various strange phenomena in Euramerican society and cultural field. Daniel Bell’s theoretical tendency and academic idea are of profound and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Daniel Bell; phenomena in cultural field; modernism

2016-06-20

任颖(1963—),女,山东莱州人,西安文理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西方史学研究。

G112

A

1008-777X(2016)05-0062-03

猜你喜欢
新教马克斯韦伯
韦伯空间望远镜
韦伯空间望远镜
小老鼠马克斯在城里
小老鼠马克斯在动物园
小老鼠马克斯在动物园
葡萄牙西班牙保教权探源
德意志新教与扬森主义
基督教与天主教的冲突
感悟新课改 认识新教材
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开始组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