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学术编辑在学术期刊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2016-03-03 01:33屈忆欣马小芳
关键词:学术期刊学术

屈忆欣,马小芳,苏 华

(中国石油集团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 石油管材与仪器编辑部,西安 710077)



浅议学术编辑在学术期刊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屈忆欣,马小芳,苏 华

(中国石油集团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 石油管材与仪器编辑部,西安 710077)

学术编辑与学术期刊是荣辱与共、共荣共耻的关系,在学术期刊出版的过程中,学术编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团结学术专家的前提下,引导科研人员在已策划好的选题下开展研究工作,并科学撰写学术论文,使科学研究真正回归学术本位,进而推动理论思维的发展,成为受人瞩目和敬仰的群体,赢得应有的社会尊重。

学术编辑;学术期刊;引领

学术期刊是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的产物,是时代的反映,同时也是进步思想的载体。我国第一份学术期刊是东吴大学学报《学桴》,创办于1906年。一百多年来,我国的学术期刊得到了长足发展,其中中国知网就收录学术期刊8 200种,高等学校学报是学术期刊里的主力军,占到学术期刊的一半左右。这些学术期刊在进行学术思想交流、传播先进学术理念、推动科研攻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发展的趋势是横向上紧密联系、纵向上深度扩展,今后主要的发展方向是单学科与多学科的交叉融合。这些新趋势对学术期刊编辑(以下简称学术编辑)队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学术期刊编辑部只有3~5人,他们的时间被办公室的日常事务占去了大半,真正用在编辑工作上的时间少之又少。另外,有相当一部分学术期刊采用“外挂”的方式组建编辑团队,即聘请一些知名学者担当期刊的编委或特约编辑、学术顾问等,以期提高刊物的知名度,但实际上这些人并不能真正参与到期刊的选题策划等工作中来,对期刊质量提升的作用不大明显。还有就是上级单位重视不够,把学术期刊的编辑当作“三非”(非教师、非科研、非管理)边缘人员来对待,导致学术编辑缺乏专业成就感和职业荣誉感,编辑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加之社会各界对编辑工作的误解,认为编辑工作只是编编发发,是一般事务性的工作,并没有高深的学问。凡此种种,导致学术编辑的引领作用难以发挥,进而拖滞了学术期刊的发展。为此,笔者拟就学术编辑在学术期刊发展中的引领作用进行探讨。

一、学术期刊与学术编辑的关系

学术期刊是以刊发学术研究论文为主的理论性刊物,相对于学术专著而言,学术论文具有周期短、面世快的及时性特点,学术研究中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可以随时发表,反馈的信息不论是赞同的还是反对的,也都可以快速获得。特别是网络学术期刊的诞生,更是强化了论文及时性的特点。进一步说,学术研究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慢慢升级,研究的起步阶段往往是一些零碎边角,就事论事,非常的凌乱,没有形成系统,很多想法也在脑子里一闪而过,很难突破原有的理论框架,建立新的理论。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术交流就显得非常重要,在学术观点的交流碰撞(学术交流的目的是使思想、观点得到沟通和交流,进而对新思想的产生起到鼓励、激励作用,因而主要包括研讨、评价、传承与创新四部分)中学术理论才能逐步走向成熟。[1]在这一过程中,学术期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平台作用。

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对编辑做了如下定义:“编辑就是设计、组织、审读和加工作品,为复制和发行做准备的工作。此外,‘编辑’一词也用于称专门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员和出版专业中级技术职务之一。”由此可见,编辑工作是整个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出版单位经营中最重要的支柱和核心。学术编辑是学术期刊出版发行、交流传播的中坚力量。

一般来说,学术期刊承担着记载和传播科研工作者学术研究成果的重任,同时也传播着期刊创刊人的办刊理念,为高质量的学术研究指明方向,优秀的学术期刊更是这样,肩负着更多的责任。所以说,学术编辑的责任也更加重大,他们要站在学术研究的最前沿,了解学术的前沿发展,高瞻远瞩,高屋建瓴,最大限度地发挥编辑的主观能动性。学术研究的目的不仅仅是单纯的研究,更是要将最新的研究信息与知识转化为先进的社会生产力,这就需要编辑结合当前的研究内容,以大众能够接受的方式推介,以期能够引起瞩目,这样才能推动学术的发展,更好地为社会服务。[2]因此,编辑队伍需要不同知识结构、不同学历层次、不同专业特点的人员,并且要能够发挥编辑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其积极性,这对提高学术期刊质量、提升学术期刊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来讲,学术期刊编辑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业务型编辑、事业型编辑和开拓型编辑。

业务型编辑是指把编辑工作看成是一份职业、一门手艺、一种谋生手段。作为一种职业选择,选择了编辑工作的生存方式,也就获得了基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这类编辑满足于编辑工作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整天忙于对大量来稿的选取,对稿件的文字加工,对编辑规范的统一和调整,等等。这就是大家熟知的案头编辑或文字编辑,他是以编辑技艺为谋生手段的一种境界,它具有不可逾越性。刚刚从事编辑工作或者从事编辑工作不久的编辑人员基本上都属于这个类型。

事业型编辑是指把编辑工作当作一种事业而孜孜以求,在燃烧自己、奉献社会的同时发展自己,实现自我的社会需求和尊重需求。这类编辑目标远大、学养深厚、品位较高,他们把编辑工作与人类文化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联系起来,寻求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他们既掌握了编辑工作的基本技能,同时具有深厚的学科专业功底,能够为学科的发展和学术传播发挥编辑的引领和导向作用,他们具有高品位的追求,不为一时功利而冲动,具有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奉献精神和园丁操守。

开拓型编辑是在业务型编辑和事业型编辑的基础上,把编辑工作作为事业经营的,勤于学习和思考,不断开拓和创新,形成独具特色的编辑风格,在行业中和社会上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同时其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也得以实现。很多前辈编辑都在这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不仅把自己所办的期刊引领到了名刊、核心和百强的行列,而且自己本人也在出版界享有较高的名望,成为编辑出版界的领军人物,成为后辈编辑学习的榜样和楷模。

事实上,学术编辑与学术期刊是荣辱与共、共荣共耻的关系。学术编辑因学术期刊的存在而存在,学术期刊也因学术编辑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充满活力,成为同行交流的重要园地,也解决了人们科研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二、学术编辑在学术期刊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1.学术编辑要引导科研工作者科学撰写学术论文

编辑出版标准化是当前学术期刊编辑出版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在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人们获取利用资源的途径、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利用网络、计算机、通讯技术等数字化方式已成为生活的主流。数字化的发展也促进了标准化的发展,人们可以更快捷、更有效地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学术期刊也较早地受到了数字化的影响,进而加快了标准化的进程,作为交流的重要媒介,其标准化体现在其专业用语及专业符号上的科学、标准、严谨,[3]只有满足了标准化这一要求,才可以在同行专家之间无障碍地交流,才可以使科学无国界真正落到实处。学术编辑具有扎实的语言文学基础和娴熟的出版、编辑业务技能,在学术论文写作规范、语言文字学、逻辑学等方面有一定的造诣,熟知各行业各领域出版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经过学术编辑加工过的稿件会在形式上更规范、在内容上更准确、在逻辑上更合理,有利于学术成果的传播和传承。

2.学术编辑要策划选题,引导科研人员的研究方向

就目前现状而言,学术期刊的稿源主要有自投稿、推荐稿和组织稿。自投稿是投稿人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结合自身参与科研项目的情况,立足自身的实际而产出的论文,其类别五花八门,各个领域都可能涉及,尽管这类稿件的学术质量相对较好,但作为学术期刊,特别是专业性的学术期刊对其利用率不高。推荐稿就涉及一部分的人情因素,主要是由于推荐者一般都与出版单位有着某种联系,希望给予特别关注。这部分稿件往往是学术质量不够高,或是不太符合刊物的组稿原则。比如,在20××年,有一本核心学术期刊就刊发了一篇与该刊物特色并不相符的文章,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猜测。但这并不排除一些知名学者确实发现了比较好的文稿而推荐给相关出版单位。组织稿是学术期刊主办方根据社会的需求,研究的新领域、新问题,或重大事件而策划的栏目,通过学术编辑主动约稿,与作者进行交流专门为这一主题所写的稿件,这是选题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也是刊物质量得以保证的有力举措。而现在的组织稿已逐渐变异为只向专家约稿,稿件内容由专家自己确定,出版单位看重的仅仅是专家的声誉而已。

学术编辑是学术期刊出版的主要工作者及主体,是学术交流的重要推动者,是知识体系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学术编辑要对相关领域的前沿问题有准确的把握,要对社会热点问题有足够的关注,对现实生活中发现的问题有充分的思考。无论哪一个领域,研究学者都非常多,各个研究者的兴趣差别也很大,但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只有被学术编辑发掘认可,其他研究者及公众才能全面深入地了解,进而才能对此学科的研究产生推动作用。因而,学术编辑应该积极主动与作者开展调研,投身于各学科的前沿,敏锐地把握读者的需求,发现社会发展的新变化,抓住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动向,结合自身经验与调研数据分析并进行策划,确定栏目设置,发布用稿意向,对相关学科的学术研究产生影响,引领科研人员的研究朝既定方向迈进。

3.学术编辑要具有学术意识,引导研究爱好者科学研究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不断兴起,“编辑学者化”的纷争也是一浪高过一浪,但编辑受自身知识结构、学历层次、精力、时间等因素的限制,要想成长为某一学科领域的专家非常困难。尽管如此,学术编辑也一定不能缺失学术意识,这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对理论研究也逐渐重视起来,加之考核考评制度的演进,越来越多的从业人员包括政府官员、行政人员、非研究人员等也热衷于论文的撰写和发表,借助于互联网的强大功能,大量的文稿涌向学术期刊编辑部,这就需要学术编辑首先来判定这些文稿是否为学术论文,这也是编辑的职责之一——编辑初审:判断一下该文稿是否符合该刊的办刊宗旨、有没有学术思想、研究方法是否科学、有无独到的学术见解、量和单位的使用是否符合国际标准,等等,这都需要一定的学术水平来支撑,千万不可把自己定位到校对员、资料员、办事员的水准上。作为普通的学术编辑,虽然我们成不了某一专业领域的专家,但只要加强与本行业的专家、学者的联系,使之在选稿和审稿的过程中能及时提出合理的处理意见,就可以尽早发现那些有新思想、新发现、新探索等质量上乘的文稿,不使其失之交臂,也可以杜绝劣稿,避免贻误读者。同时,依靠自身的学术素养,引导研究爱好者进行科学研究,那就是在尊重科学的前提下,以学术为中心,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展开研究,避免工作总结式的“伪研究”。

4.学术编辑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引领科学研究回归学术本位

学术期刊主要用于发表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学术论文,这些成果是科研人员长期从事研究工作的智慧结晶,通过在学术期刊上发表来宣讲、传播、解释自己的研究成果,以取得社会影响,获得社会认可。这一过程也是学术成果从私人领域走向公共领域的过程,以便引起同行学者和对此感兴趣的人的注意,在他们的争鸣与思辨中逐步完善、逐步成熟,完成交流传播的任务。这些最终完善的成果承载了研究人员艰辛的劳动,是他们在吸纳人类智慧的基础上的再创造,是在饱食前人精神食粮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新的精神食粮,这种精神食粮又将成为同时代其他人和后代人的精神食粮与智慧大餐。[4]为此,学术编辑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强化学术期刊的学术本质,使学术期刊真正回归学术本位,不要把学术期刊这个天下公器当作一家一人之私物,被当作为部分人谋福利的工具,要为每一个做学术研究的人和对学术研究感兴趣的人服务,不做学术腐败的“帮凶”,恢复学术期刊的严肃性与公正性。

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术期刊所肩负的任务将会更重,学术编辑要积极转变观念,应对机遇和挑战,变“来料加工”为“找料加工”,在学术期刊编辑出版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术编辑的主观能动性,在团结学术专家的前提下,引导科研人员在已策划好的选题下开展研究工作,并科学撰写学术论文,使科学研究真正回归学术本位,使“为他人做嫁衣裳”的编辑不仅要成为“化作春泥”的树叶,更要发挥出主观能动性。通过自身的努力,推动理论思维的发展,成为受人瞩目和敬仰的群体,赢得应有的社会尊重。

[1] 陈阳.论学术期刊对学术论文剽窃的防范[J].辽宁警专学报,2009,(6):107-109.

[2] 覃咏梅.探讨学术期刊编辑的角色定位[J].法制与经济,2014,(6):112-113.

[3] 王小飞,周军华.学术期刊编辑角色论——以学术期刊功能为视角[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22-224.

[责任编辑 石晓博]

OilPipelineEngineering,ChinaPetroleumGroup,Xi’an710077,China)

The Leading Role of Academic Editors in Development of Learned Periodicals

QU Yi-xin, MA Xiao-fang, SU Hua

(TheEditorialDept.ofPetroleumTubularGoodsandEquipment,ResearchInstitutefor

Academic editors share weal and woe with learned periodicals. In the process of publication of academic journals, With the aid of research specialists, editors give full play to subjective initiative, guide scientific research works on planned projects and academic paper writing, and therefore, promote theoretical thinking development and gain social respect.

academic editor; learned periodical; lead

2016-04-21

屈忆欣(1984—),女,陕西宝鸡人,中国石油集团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石油管材与仪器编辑部编辑,主要从事期刊编辑和石油管材与装备材料科技信息研究。

G232

A

1008-777X(2016)05-0120-04

猜你喜欢
学术期刊学术
2020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获奖证明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学术动态
中国实践的学术在场
在学术面前,市场就是个屁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三力”并举,提升学术期刊舆论引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