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情境创设中的作用

2016-03-03 08:42广西兴安县第二中学阳江林
学苑教育 2016年9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信息技术

广西兴安县第二中学 阳江林

浅谈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情境创设中的作用

广西兴安县第二中学阳江林

在一堂完美的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教学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教学模式

高中数学是一门较难学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乏味感。如何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热爱数学,创设情境很重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可以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大量与数学有关的事例、小故事、数据呈现在学生面前,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积极思考参与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数学能力会大大加强。当然,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不能停留在工具层面上,应深入探究教学设计、教学策略,以形成教学模式,应结合教学理论和实践,以推进数学教学的彻底变革。新的课程基本理念着重提到:“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体现数学的文化”“文化与时俱进地认识双基”,等等,触动了我们对数学课堂情境教学方式的普遍应用。

一、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常用方法

数学课堂情境创设是课堂教学中的第一步,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在各种类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们都特别注意情境创设的作用,这不仅是教学内容的需要,也是教学效果的最优化的目标使然。

设置情境的主要作用是使学生了解知识主题的必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产生完成主题的动机。数学的理解需要直观的观察、视觉的感知。特别是几何图形的性质、复杂的计算过程、函数的动态变化过程、几何证明的直观背景等,若能运用信息技术来直观呈现,使其可视化,将会有助于学生理解,促进其对形与数的联系的认识。

数学情境是含有相关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情境,同时也是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它不仅能激发数学问题的提出,也能为数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提供相应的信息和依据。从这个角度而言,数学教育是数学精神的教育。教师有责任向学生展示数学文化的各个侧面,在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下去看待和理解数学,让他们领略数学审美,透过数学的规则体会理智与自律,以数学的严谨学会敬业与求真,通过科学与人文相济,发挥数学教育应有的育人功能。

1.利用科学实例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多媒体教学有它的独到之处,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忘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学习方式。在使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不能单单依靠教学媒体,同时要注意给予恰当的言语指导,把演示与讲授有机结合起来,让机器为人服务。当然,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因为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不仅把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而且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促进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学过程中,学生接受信息离不开视听,要使学生感知、理解信息就需要教师恰到好处的讲解。教师只有通过恰当的语言,对多媒体所呈现的教学内容,进行启发和诱导,才能开拓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将所学的知识从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层面,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圆锥曲线”的引课中,因为在宇宙中,天体、人造卫星运行的轨道有椭圆、抛物线、双曲线等,所以利用多媒体将载人航天飞船的飞行录像引入课堂,并要求学生通过想象画出航天飞船的运动轨迹。这对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培养学生学习热情起到不可言喻的作用。

此外,利用多媒体可轻而易举地把一些益智、励志故事穿插到课堂教学中。

2.利用科学事件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要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认识所生活的环境与生活”学会“数学地思考”。从我们身边的媒体中、新闻事件中创设情境,正是实施课程标准的有效策略之一。如执教“指数函数”时可以从一则新闻报道引入:1994年8月,美国考古学家在阿拉斯加州一处地窖中发现一具木乃伊,在无史料记载可考证的情况下,考古学家却能测定这名女童大约死于公元1200年。你知道考古学家是怎样测量古尸的年代的吗?其实这是根据人休中含有的一种放射性元素“碳-14”衰变速度(每年人体内有0.012%的”碳-14”衰变为”氮-14”)与尸体中的“碳-14”的含量进行推算的。

3.利用数学故事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在学习“等差数列”时,可引用南北朝《张丘建算经》中“今有女子不善织布,逐日所织的布以同数递减,初日织五尺,末一日织一尺,计织三十日,问共织几何”来创设情境。在学习“杨辉三角”内容时,我们可以以网页的形式,制作与杨辉三角有关的学习情境,这里主要介绍杨辉三角的相关历史,如贾宪三角图、朱世杰的古法七乘方图、帕斯卡三角图、杨辉三角与二项式定理展开式中的二项式系数的关系。同时使用古代民族乐器演奏的音乐为背景创设情境。

4.从知识的产生背景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因概率起源于赌博,在讲解“概率”时,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相关前景资料及场景以激发学生求知欲时,讲解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时期,人生观、价值观还不完善,教师应透彻分析、趋利避害将他们引领到知识点的学习上来。这样不仅让学生认识到赌博的本质,培养正义感,更为学习概率增添了信心和动力,使德育、智育浑然一体。当然,讲解应恰到好处,避免课堂教学成了说课,点到即止,给学生思索的空间,并注意学生的反应,及时回应,这样才能达到师生互动,让学生觉得多媒体是知识的启明灯,而教师是领航员。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突出以学生的自我发展为中心,因为学生本身就是活生生的教材,也是教育成效得以体现的主要载体。所以,教师要在处理好讲授与演示关系的前提下,应以学生的自我发展为中心。

又如讲算法时,利用电影《横空出世》中的一个片段——千人用算盘同时运算的场面,让学生感受算法的重要性,产生学习算法的强烈欲望,同时让学生感受中国人的拼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5.创设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培养科研型人才是新课程神圣的使命。故在新课程理念下,从为了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的角度,极有必要树立学生作为研究者的观念。教师应充分应用多媒体技术结合课本知识向学生展示一些相关的前沿科学知识、图片、信息,如将电视节目“科技博览”“科技苑”“科技之光”“走近科学”等与数学知识有关的内容录下,在讲解相关知识时便可穿插于课堂中,使学生的思维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激发,产生探究欲望。

在讲解知识点“统计”时,可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环境、生活、宇宙星际等方面的相关数据,并引导学生上网查找自己感兴趣的统计对象的相关资料,那么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课外统计诸如每户居民的月均用水用电量、中学生拥有手机情况等,既让学生掌握了统计知识,又增强了其环保节能等意识。

二、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应注意的问题

数学学科研究的对象是抽象的。一般地说,数学虽然需要直观的观察,以具体的模型作为理解的基础,但是数学更多地要依靠抽象思维,概念最终需要抽象的概括,数学规律要求进行形式化的表达,证明必须符合抽象的逻辑推理。这往往又不是“视觉化”所能奏效的。有时不仅达不到提高课堂效率的效果,甚至会有一些负面作用,如影响学生对数学本质的认识,抑制学生思维的训练,阻碍学生数学理解能力的提高。这是教师们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遗憾。因此,在运用信息技术使数学视觉化时,在备课阶段应,认真思考、精心设计视觉化呈现的方式,把握其使用的时机。

1.运用信息技术使数学视觉化的目的之一,就是化数学的抽象为直观具体,凸显其本质特征,有利于学生直观的观察,视觉感知,降低理解的难度。

比如在立体几何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反立体图形直观化而且动态化(可以从各个角度观察、分割与组合);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直观化为图形,凸显逆序加求和方法及求和公式记忆的形象方式,等等。但是此目的是数学视觉化的初级目的,并非终极目的。教师的任务不仅在于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对象,还要帮助学生把视觉感知到的外在物质工具化为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问题的内在心理工具,形成数学合一、动态思维的习惯。因此,教师不能仅停留在让学生看看数学对象的直观形式,还应引导学生在看之前由数学分析其形的特征,在学生已穷其所能时,展现其形,观察形之特征,而后又应归结到从数上给出形之特征的分析与解释。唯有这样,才能实现深层次的教学目标。

2.运用信息技术使数学视觉化的目的之二,可以从动态演示中突显数学对象间的内在联系,启迪、帮助学生顺利构建抽象的逻辑推理方法。

当然仍要关注更深层次目标——帮助学生把视觉感知到的外在物质工具内化为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问题的内在心理工具,树立联系的观念,形成动态思维的习惯。

总之,能否恰当地把握数学视觉化的呈现方式和时机,教师不仅要时刻清楚使数学视觉化的作用和目的,还依赖于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深厚的数学功底,较高的数学修养。也就是说,用好信息技术的前提,是需要内外兼修,不仅要修炼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还要修炼好数学学科本身及数学教育的功夫。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