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障学生数学教学中游戏的应用探讨

2016-03-03 08:42南靖县特殊教育学校林建财
学苑教育 2016年9期
关键词:套圈智障数学知识

南靖县特殊教育学校 林建财

智障学生数学教学中游戏的应用探讨

南靖县特殊教育学校林建财

与普通学生相比,智障儿童在智力、行为力上都存在一定的不足,给其生活与学习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尤其是在数学这一抽象、严谨的课程教学中,因智障儿童学习理解能力受到局限,学习过程非常艰难。游戏教学以其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兴趣的亮点,在智障学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同样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能帮助智障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学到知识、掌握技能。以下,本文就对智障学生数学教学中游戏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智障数学游戏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数学知识的运用无处不在。因智障学生在智力与能力上的缺陷,要实现智障学生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尝试与创新,帮助智障学生掌握基础数学知识,提高其社会生活能力。游戏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智障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参与游戏增加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敏感度,从而在动态的教学活动中培养独立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一、以游戏的开展提高智障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抽象与严谨是数学这一学科的特性,作为智障学生的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认真思考,如何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以帮助智障学生更好地对知识点进行吸收,使学生对数学保持学习热情。传统的教师授课,学生听课的教学方式显然是智障学生难以适应的,这种枯燥无趣的教学方式下,智障学生难以实现独立思考,接受知识的程度也无法得到保障。而游戏教学法以其娱乐性的特点,可以瞬间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愉悦性,针对智障学生的智力、能力特点,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进行数学游戏设计,更能抓住智障学生的心理特征,得到优质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简单的数学游戏设计,帮助智障学生认识数字、图案、学会简单的加减法。如进行手指游戏、画图游戏、套圈游戏等,设计这些游戏的特点在于操作简单,符合智障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套圈游戏为例,在卡片上写上数字,准备一定数量的套圈,在数字的认知教学中,给每位学生发一个套圈,套上哪一个数字就回答教师这个数字是多少,最后每个学生手里都有一张数字,这时可以让学生们每五个人分小组,交换卡片,认识数字。通过套圈游戏的设计,在无形中提升了数学的趣味性,也使学生更多地认识了卡片上的数字。还可通过对这一游戏的延伸,准备方形与圆形的套圈工具,帮助学生进行图形的认知。通过这些简单数学游戏的设计,极大地满足了智障学生的好奇心,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主动学习,使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简单、有趣,产生乐于学习的心理。

二、通过游戏的开展,提高智障学生的探寻问题以及自己动手的能力

游戏教学除了具有娱乐性特点外,还具有活动性的特点。在智障学生数学教学过程中,游戏的活动性特点能发挥积极的效果,帮助培养智障学生主动探寻问题以及养成自主动手的能力。数学本身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数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智障学生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学的实践性进行游戏设计,如尝试对物品进行分类、用笔画出不同的图形、摆一摆小棒学习简单的加减法等,都能很好地提高学生注意力,帮助培养智障儿童的毅力与耐心。对于正常的儿童,简单的加减乘除法并不需要教师花费很多精力,因智障儿童在心理与生理上的不足,简单的数学知识也需要教师想方设法地进行教学设计才能帮助其进行掌握,因此,在数学游戏的设计上要关注学生动手、思考能力的培养,帮助智障学生养成自主探究问题与思考问题的习惯。

例如,在学习10以内数字的分合时,可以给每个学生分3个糖果,让学生通过分糖学习3的分合,然后再给每个学生4个小积木,让学生把这4个积木分给其他3个同学,最后学习总结有几种分的方法。又如,在几何图形的教学中,开展拼七巧板的游戏。教师事先准备一些七巧板拼出的图案让学生欣赏,然后安排学生仿照图案,或者自己自由发挥拼出其他图案。通过这些鼓励学生动手的数学游戏设计,能激发学生动手与思考的欲望,帮助其学会学习、动手的能力。

三、融入生活的游戏教学设计,帮助智障学生增强生活体验

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智障学生因其生活自理能力的欠缺,在社会生活中难以融入的问题,也需要教育工作者引起关注。在数学教学中,应考虑到智障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在数学游戏教学设计中加入生活元素,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提升社会能力。

例如,在元、角、分的学习过程中,可以设计一次到超市购买东西的游戏。教师制作一定数量的卡片,在上面写上不同的金额与物品名称,在游戏的开始之初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学习能力进行角色的安排,安排一名智障程度相对较轻的学生作收银员,而其他学生分给不同数值的卡片,安排进行购物活动。在游戏过程中还可以延伸教育学生查看商品的分类、摆放以及生产日期、计价方式等等,教师在游戏过程中作为学生的助手身份,根据学生的自身能力,提出不同的购物要求。如一部分学生随意购买,一部分学生根据教师指定需要购买什么东西进行选择,一些能力相对强些的学生可以指派进行食物或者生活用品的购物活动。而游戏的重点部分应放在物品的结算上,指导学生付给收银员需要的金额数。通过与生活相关联的数学游戏设计,帮助智障学生增加生活体验,提升其融入社会,与正常人逐渐相似的生活能力。

作为社会中的特殊群体,智障儿童教学过程需要教师付出极大的耐心,不断地改变教学策略,以提升智障儿童的数学素养为目标,通过智障儿童乐于接受、帮助其成长与发展精神设计游戏,耐心开展与总结,为实现智障学生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做出重要贡献。

[1]张晓侠.生活化在智障学生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华章.2012(2)

[2]邵明月.浅谈数学教学中对智障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教育界.2015(2)

猜你喜欢
套圈智障数学知识
套圈也疯狂
玩“套圈”游戏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如何有效进行智障学生的语言训练
智障儿童教学要抓好关键“三点”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大象套圈游戏
快乐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