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中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2016-03-03 08:42河北省冀州市小寨乡中学张英华
学苑教育 2016年9期
关键词:主导作用老师教育

河北省冀州市小寨乡中学 张英华

教育教学中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河北省冀州市小寨乡中学张英华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

主体地位主导地位有所为有所不为平等和谐

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对教学活动作出以下表述: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教学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数学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拓学生的数学思维,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所为”。

学生学习应该是一个活泼、主动、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动手外,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证明等活动过程,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此过程要求“有所不为”,让学生自己去探索。

教育学上的“有所为有所不为”是教师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有所不为即教师不能把学生当作一个容器,连续传递知识,把自己当成教官,始终监督学生;有所为即教师让学生成为活跃主体,主动学习思考,应该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做,自己管自己,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展开:

一、正确理解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但不能过分强调这种主导作用,要注意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如在“轴对称图形”教学中,组织学生折纸实验,这时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即“有所为”。同学们折叠出不同的美丽的轴对称图案,看着他们自己的作品,学生们往往会产生一种快乐,充满了成就感,从而产生对知识的渴求,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并与其他同伴自主交流,激发兴趣。在学习“勾股定理”时,组织学生用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进行拼图,即教师的“有所为”,学生很容易能拼出教科书中的两个图,学生自己去思考,从而得出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即教师的“有所不为”。当在学习“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学中,组织学生利用两个圆的相对运动,这是老师的“有所为”,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总结出两个圆的位置关系是教师的“有所不为”,这样学生对得到知识的过程也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创造教学的和谐氛围

学生虽然知之甚少,尚未成熟,但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无原则服从自己,只要求学生,不习惯被要求;对学生习惯居高临下的思想教育,不习惯平等交流;在管理上习惯发号施令和管理监督,这些都是“有所不为”。为了学生的教育管理,“有所为”之外提倡“有所不为”迫在眉睫。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对于学生来说,当他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得到了一些进展,也有一些不错的表现时,老师应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当老师表扬他时,他会更加努力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当学生有缺点,有毛病,违反了纪律时,我们应当尊重他们,及时采取适当的方式,冷静指正学生的问题,而不是大声指责、训斥学生,这样他们会很感激,信任老师,并愿意深刻反省自己的行为,反思之后,类似的情况很少出现。多找学生亮点给予表扬,少去放大学生的缺点,让学生满意自己的教学,让教学气氛更和谐。在教学中努力做到语言准确、生动、有趣,激发学生思考、讨论和交流,更好地运用互动课堂,让教学更加合理,有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学效果会更好。

三、教师和学生在道德上互相促进,言传身教

孔子曰:“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也主张“教师要以身作则”。

教师在对学生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时,在现实生活中总是要求学生如何如何,但自己却不能做到,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即“有所不为”。精神需要精神的感染,道德需要道德的儒化,老师的声望在于他的人格魅力,老师做到心到意到,用感情去感化学生,努力去与他们沟通思想,交流感情,使学生不仅知道我应该做的,明白我自己应该怎么去做,同时,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相互信任,这是教育工作者的意志被转换为受教育者自觉行为,即应“有所为”“有所不为”实际上是一种管理,这是一个更高形式的管理,这是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要达到的目标。

如,要求学生遵守纪律,不迟到,不早退,我就每天坚持按时上课、下课,从不迟到半分钟,不拖一分钟课;要求学生不吃零食,不乱扔纸张碎片,我从不在教室吸烟,不乱扔粉笔头,即“有所不为”,每当走进教室,发现废纸、粉笔头之类的,亲自捡起来放进废纸篓,这是“有所为”;要求学生不说脏话丑话,我首先尊重学生,文明待人,从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要求学生完成作业,我首先做到精心备课,细致地批改,亲自检查每一个学生的作业;要求学生积极,一切工作创先争优,我保证自己所授的这一科每次成绩都很突出。

我们在教育和教学中应当把握好“有所为”与“有所不为”,只有把握好了,师生关系才会融洽,教学氛围才会浓郁,我们的教学水平才会更好的发展,教学成绩才会更加优异。

[1]张东兴.老师有所为有所不为.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9

[2]蒋克品.教师也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浙江科学教育.2012-1

[3]张新华.课堂,有所为有所不为.今日教育2006-11

猜你喜欢
主导作用老师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党校主导作用下的红色文化教育需要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地方人大怎样发挥立法主导作用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提升学生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