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16-03-03 08:42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王村学校郭涛然
学苑教育 2016年9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师生关系创新能力

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王村学校 郭涛然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王村学校郭涛然

在英语教学中,作为教师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创新兴趣师生关系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作为教师必须具备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目标。马约尔先生曾写下了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我们留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给子孙后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给世界留下什么样的子孙后代。”现在的学生正是未来的创造者,他们的创新能力将影响着一个民族能否自立于世界之林,能否位于科学技术的制高点。而这一切又深深依赖于一个国家和民族创新教育的顺利实施。

那么,如何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呢?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愉快中学

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教师都要善于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引导学生的情感处于积极、自由、宽松、安全的状态,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思想进入一个自由驰骋的愉快的心理空间。

1.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传统的师道尊严使学生产生惧师心理,很大程度上容易让学生失去创新欲望。为此,教师应当给学生提供足够宽松、愉快的心理空间,构建真诚、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气氛,鼓励学生去发现、去创新,坚持教育的成功导向和正面鼓励,允许学生在探索中出差错,不求全责备,努力成为学生求知道路上的共同探讨者和知心朋友。

2.树立尊重、信任的观念。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学生因受到教师的尊重而乐于同其进行情感交流,并接受教师的教育。如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及时鼓励,要尽量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心里话。其次教师要信任学生,它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鼓励学生克服困难,积极上进,教师要淡化过去政治课说教者的身份,改变过去居高临下的态度,以朋友的身份出现,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不要把自己的要求强加于学生,努力改变学生被动的角色,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与看法,相信学生有自己的见解。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英语的前提条件。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条件是创设能激发兴趣、启发思维教学问题情境。如果说,教学设计中确定目标和内容这一环节回答的是“教什么和学什么”的话,那么,选择合理例题的教学方法这一环节解决的就是“怎样教和怎样学”的问题。这一环节的设计中,最能体现创新教育的一个途径就是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即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条件、机遇和氛围。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激发兴趣和启发思维,强调的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在英语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教学中用图片、动画课件、游戏等来吸引学生,让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和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搞好英语教学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对教师的要求

1.在新课程标准的实验和实施过程中,教师既是课改的实践者,又是课改的主体。能否把新课程标准的新的理念、新的教材以及新的学生观融入教师的实际工作中,成为课改工作能否继续深入发展的关键所在,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的合理实施。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是课程改革的前提。提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挥学生的自我能动性,同时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树立全新的教育观。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组织者等角色转变。作为教育组织者、促进者的教师,其任务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己去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提高学生的认知兴趣和求知欲望。同时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多研究、多讨论、多交流,甚至是有机会时多合作。只有如此,教师这个组织者、促进者才能在新课改中发挥自己的作用,用自身的创新意识、思维、能力等积极因素去感染、带动学生意识的形成,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教师自身素质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教学水平的高低。现在学生在学校中,接受知识最直接的地方就是课堂。课堂教学不应是教师单方面的灌输,它是一个响应的过程,作为教师不但要观察每个学生的响应,同时要予以反馈。这个过程非常快而且每次都有所不同,其实这个过程就是检验教师素质的过程。

有良好素质的教师,知识面广、专业知识扎实,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应对自如。作为一名高素质的教师要像一台钻井机一样去挖掘学生的潜能,学生的潜能非常大,取之不尽。同时,教师的素质也是可以不断提高的,这就要求我们像学生一样不断地去学习,多去接触新鲜的事物,不断去充实自己,所以教师的素质提高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教师角色改变了,教师不再是活动中的观众,而是活动中的主角。教师传授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比直接灌输更加重要。任何个人的知识创新活动,都必须首先具备一定的基础,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将继续努力学习课程标准,在实践中不断理解,不断提高认识水平,从课程改革的理念出发,改进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将其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贯彻,在给予整体优化的同时,真正在学习中不断更新自身的观念,为更全面地实施课程标准而努力。教育教学改革还任重道远,为了下一代,为了社会的进步还需要我们不懈地去努力,去探索,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刘凤瑞、汤金华主编.教育科学新思维.2007年5月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师生关系创新能力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关于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若干思考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