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情感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6-03-03 08:42内蒙古包头市包钢第五中学温冬梅
学苑教育 2016年9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情感数学

内蒙古包头市包钢第五中学 温冬梅

试论情感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内蒙古包头市包钢第五中学温冬梅

数学情感教学是通过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让学生融入积极的学习氛围中,打破了传统的只重视知识传授的学习模式。实现其教学的重要策略就是将人际交往和数学教学法相结合,进行对学生的数学教学工作。

数学教学情感教学情感体验实施策略

一、情感教学含义

我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认为:数学的情感教学就是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依据教育的情感理论、心理学理论,并结合当代学生情感的发展特点,来调动、调节学生的情感,鼓励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学习情感,在愉快的学习感受中完成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

二、数学情感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心理学研究者指出:人的情感具有强烈的两极性和感染性,学者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拥有积极愉快的情感,那么无论做什么都有高涨的热情,而且工作、学习效率也高;如果带有消极的不愉快的情感,就会感觉做什么都没有兴趣,工作、学习的效率就会下降。

数学在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三维课程,即情感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从一个促进认知的工具变为一个独立的课程被提出来。数学教学应该在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够让学生积极地融入到数学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将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得到的成功体验转化为克服困难的意志和自信心。

三、数学情感教学实施策略

卢家楣曾提出三条情感教学原则:寓教于乐、以情优教、师生情感交融三条情感教学原则,具体内容体现:寓教于乐原则是指让学生处于积极的、快乐的、兴趣的状态完成学习。以情优教原则是指教师以积极的情感传授学生数学知识、学习技能,让学生在情知交融的环境中完成学习。师生情感交融是指教师通过建立自己与学生的良好情感,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情感交融的氛围中完成学习。

而卢家楣认为因为数学这门学科蕴含较少的情感因素,除了所述的三条原则之外,还需要教师通过调整学生的认知和教学方法来引发学生的情感。由此,确定从如下策略来实现高中数学情感教学:

1.人际交往策略。

(1)首先,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赏识学生,及时地对每个学生的进步予以肯定。其次,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的个人情感、个性发展和创造能力。再次,教师应该将自己置身于学生的立场来理解学生。

(2)教师在课堂上要保持良好的授课状态。教学的魅力不光表现在本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激励、鼓舞和唤醒。如果教师不具有高涨的情绪又怎能激励学生?想要唤醒学生沉睡的意志,教师就必须要以生气勃勃的精神来鼓舞学生。

2.数学教学方法策略。

(1)通过创设情境,来引入新课程的学习。教师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教学内容转化为直观的情感形式表达出来,让学生既满足了美感需求,又得到了积极情感体验。

(2)通过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将数学知识根据教学要求进行情感性加工,让学生以享受的心态面对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情趣。

(3)通过借鉴经典的数学典故、文化让学生增强对数学精神和意义的体验。调整学生对数学的固有的认知和评价,让学生的认知需要得到满足,并从中获得积极的数学情感体验。

四、数学情感教学的实践与认识

1.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情感教学的前提是教师与学生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情感教学的实现有很大的益处:首先,建立宽松的师生关系,这会让学生在教师面前能够放松自己,并有安全感,能够让学生在无忧无虑的学习环境中愉快地生活和学习,从而能够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性得到最大限度地开发;其次,建立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老师爱学生,学生尊敬老师,彼此用真诚的意愿交往,这样从教师输出的各种信息就能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可称为“意接受”心理优势,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再次,建立相互期待的师生关系,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和信任,是鼓舞学生斗志的能量。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使得教师的言行都能称为学生的规范,让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2.保持良好的教学情绪,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

课堂既是教师传授学生知识的场所,又是师生之间的情感场,由于教师的主导地位导致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情感情绪的变化。因此,教师的教学情绪对整个课堂的学习氛围有很大的影响力。我曾把同年级的两个平行班级进行了数学课的对比实验,每班均以50名同学为例,以良好的情绪在甲班进行授课,全程面带微笑、积极引导学生学习,结果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专心听讲,课堂发言率高达80%,得到了学生们的一致认可。并且在课后第二天进行的课前提问,85%的学生都轻松地掌握了所授知识要点;相反,以无精打采的情绪在乙班进行授课,冰冷地对待学生,课堂上只讲不问,结果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而课堂发言率仅有20%,课后第二天的课间提问也只有一半的学生能够掌握知识要点。因此,教师对自己情感的控制,对学生的学习效率影响重大。

3.优化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教师可以通过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例如引入有趣的典故、史话等。我曾结合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周髀算经》来讲解方程;还曾在课堂提问学生“无理数”的由来,希帕萨斯和毕达哥拉斯学派因为发现了无理数被认为是对毕式交规的“背叛”而被丢入大海。学生们对此颇感兴趣。

新课程的改革就是要求数学教学融入情感教学。情感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的表现手法,并贯串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就是传授知识,那么教师要在数学的教学工作中开展情感教学就必须首先将自己融入到角色之中,让自己的心态时刻处于丰富的情感体验之中。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仅扮演了传递知识的角色,更应该像导演一样去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像演员一样扮演好不同的角色,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情绪”课堂。通常教学都把教学重点放在科学的、知识的、完整的、准确的、严密的教学内容上,这在数学教学中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但选取的信息传递过程可以灵活地通过较高层次的艺术手段表现出来,达到信息传递的优化,对课堂的驾驭能力也是取得数学教学成功的重要环节。

因此,教师不仅要做好数学基本知识的备课工作,而且要以新颖的、高质量的、精心组织的授课方式,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达到情知共进的学习效果。

[1]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2]朱小曼.情感教育论纲.南京:南京出版社.2004

[3]丁道密、孙崇.试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J].煤炭高等教育.2002年06期

[4]宋晓平.数学课堂学习动力系统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情感数学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