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网络架起城乡体育教师交流的桥梁

2016-03-03 08:42河北省廊坊新世纪中学褚冬梅
学苑教育 2016年9期
关键词:两地城乡教研

河北省廊坊新世纪中学 褚冬梅

用网络架起城乡体育教师交流的桥梁

河北省廊坊新世纪中学褚冬梅

以廊坊市区和永清县的中小学体育教师为对象,通过运用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分析两地中小学体育教师在人员配备、学历、进修科研、连片教研、计算机水平和网络使用等多方面情况,提出整合城乡体育教师的教研力量,进行网上跨区连片教研。以期提高两区的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水平,打造一支高水平的体育师资队伍。

体育教师现状分析连片教研网络评课

近年来,城市和农村体育教师的配备情况、师资情况、人员构成情况都有着很大的差距,个别地区的体育教师参差不齐,部分中小学体育教师还是难以担负起课改的重任,不同程度影响了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阻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加强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是搞好中小学体育工作的关键,也是落实中央7号文件精神,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而且不论城乡学校,体育教师在学校中都是少数,很难开展起校本教研,所以利用网络构建起城乡体育教师交流的平台,是构建城乡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本研究立足于城乡体育教师师资的现状,提出问题,分析原因,从而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以期为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学水平,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主要对廊坊市区体育教师、永清县体育教师的现状以及网络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2.研究方法。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是:访问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

为了真实反映调查对象实际情况,提高问卷的可靠性,问卷的设计力求简洁、准确、明晰、可信度高,尽量数字化,避免重复性,并详细询问体育教师掌握计算机的程度。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中央7号文件”强调指出“要切实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按照开设体育课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配齐配强体育教师”。但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还存在着体育教师配备不齐、其他教师兼任体育教师,甚至没有体育教师的情况。教师是课程的主要实施者,体育教师决定着体育课程改革的成败。而教师本身的素质也将影响到一代人或几代人的思想,关系到学生体质的增强、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在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在现有情况下,如何建设一支学术水平较高的、业务能力过硬的体育教师队伍,是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1.廊坊市区和永清县体育教师配备情况分析。廊坊市区的体育教师配备数量,基本上还是能够满足体育课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而永清县的体育教师的配备数量则远远不能满足现有的课程及课外活动的需要。根据访谈得知,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是,近年来没有分配新的体育教师,再加上体育教师在职称评定、考评奖励等方面和其他教师存在同工不同酬的现象;且社会地位低,课时费少,工作辛苦,严重挫伤了中年教师的积极性,致使部分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教师转行或换岗,造成队伍流失,尤其是骨干教师的减少。

2.学历层次的现状分析。学历是反映教师教学能力和学术水平等素质状况的尺度之一。近年来,由于教育主管部门一直要求学历不达标的教师,参加省组织的学历培训,达到了良好的效果,通观两地,在学历达标这一项来说,还是能够达到要求的。

3.进修与科研状况。市区大多数体育教师都能克服课程紧张、工作量大等困难,积极参加各类师资培训,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但农村的体育教师存在参加培训的机会少、工作量大、没有时间等问题。从调查来看,永清县的体育教师没有参加骨干教师培训,也从侧面说明,农村骨干教师匮乏的现状。

科研水平是教师自身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的重要标志。但从调查结果来看,两地的体育教师都没有把写论文作为提升自己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手段。

4.体育教师掌握计算机及运用网络能力状况分析。随着网络基础的改善、用户接入方面新技术的采用、上网速度将会更快,从而促进更多的应用在网上实现。教师使用计算机,运用网络知识,是适应信息化形势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的新要求。体育教师要跟上信息与知识更新的速度,就必须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知识。经过调查,两地97%的体育教师达到了基本掌握以上的程度。大部分能熟练的运用网络,为进一步开展跨区域的城乡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结论与建议

1.农村体育教师的配备数量远远不能满足现有的课程及课外活动的需要。在此情况下,广大体育教师还是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业务水平。但是,体育教师进修机会少,参加高水平的培训机会少,有关部门应着力教师自身能力的发展,有意安排他们参加观摩学习、听课,促进他们的快速成长。

2.农村体育教师忙于教学,重技术轻理论,教研和科研能力越来越薄弱,不能适应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的深化和推广以校为本、以学区为整体的教研制度,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和实现教师专业发展。通过集体的力量解决出现的问题使广大体育教师善于反思,勤于思考,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

3.通过调查,两地体育教师的计算机能力和使用网络的能力都很强。这就为两地的体育教师架起了一座空中交流的桥梁。两地的体育教师可以按照需要,结成跨区教研组,建立一个网上教研平台。由一名教师将上课的视频和课后反思发到网上,再由教研组成员在网上评课。这样,不仅解决了体育教师分散、工作量大、时间紧等很多问题,还避免了面对面提意见的尴尬,能够让教师听到最直接、最有意义的评价。

[1]体育教学编辑部关于体育课程改革专访.与时俱进全面实施深化体育课程改革[J].体育教学.2003

[2]钟启泉、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李兵、曾凡.东莞市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2005

猜你喜欢
两地城乡教研
川渝杂技同献艺 两地联袂创品牌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富春山居图》为什么会分隔两地?等
养虾人都惊呆了!4月之前投了这个苗,萧绍两地超九成用户成功卖虾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融岚两地的红色记忆
城乡涌动创业潮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