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整合

2016-03-03 08:42河北省冀州市冀州镇中学崔贵臣
学苑教育 2016年9期
关键词:科学合理手段新课程

河北省冀州市冀州镇中学 崔贵臣

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整合

河北省冀州市冀州镇中学崔贵臣

初中语文信息技术情境

一、科学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效率

初中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是教学情境的设置。如果只是单纯的读、写、背,学生就会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就对语文教学漠不关心,只是机械地完成学习任务,基本没有情感的投入,更谈不上与作品或者是与作者的心灵互动。学生喜欢视觉和听觉的感官刺激,因此,信息技术的引入,能有机整合优质的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适合学生需求的语文素材,并且不断地变化着视觉和听觉的出现形式和效果,为学生创设不断变化的教学情境,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效率。

二、科学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落实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仅仅是教材的改革,更是教学过程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师和学生的课堂地位的改革。因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发挥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作用,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比如,在进行《〈孟子〉二章》的教学时,我在课前就布置给学生学习任务,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进行自主学习,通过上网查询、工具书查询、同学之间的讨论、搜集生活课程资源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

三、科学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沟通与交流,提高实践运用能力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监管的关系,教师利用各种手段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学生想办法逃避教师的管理和责罚。这样,师生之间很难做到友好相处,基本上没有多少沟通和交流,使得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锻炼。这样的教学,很难实现新课程理念,很难落实课标的三维教学目标。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处理各种图片、声音,并通过多媒体、网络的互动效果进行教学,组建班级网络平台,不定期分享教学课件、教材上的视频资料、课堂训练、专家讲座、名师微课等资源,不仅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还锻炼了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和家长进行及时的沟通与交流,使语文课堂延伸到家庭,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比如,在进行《谁是最可爱的人》的教学时,我利用班级博客发布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家庭里、在学校、在社会上寻找自己最可爱的人,并把自己最可爱的人的可爱之处告诉身边的人。这一活动有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实践技能,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之,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我们语文教师应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作用,科学整合教学资源,实现语文教学的长足发展,全面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科学合理手段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薪酬管理在企业人才激励中发挥的作用
浅谈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前预习有效指导的研究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
临机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