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6-03-03 08:42江苏省泗洪县朱湖实验学校张磊磊
学苑教育 2016年9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

江苏省泗洪县朱湖实验学校 张磊磊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江苏省泗洪县朱湖实验学校张磊磊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初中阶段的课程设置中占据重要地位,大多数的初中学校开办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然而,初中的信息技术课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直接影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主要研究初中信息技术教书的现状,并相应地提出改进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措施,旨在推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顺利开展。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问题对策研究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广泛地应用在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一方面,人们通过计算机的网络搜索便可以获得音乐、视频等内容,丰富人们的日常娱乐生活,另一方面,人们通过计算机网络则可以搜索到书籍与学习资料,为人们的学习提供更多的便利,企业则已经实现局域网络与日常办公。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在全新的社会发展背景下,人们需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操作技能。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

1.忽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课程属于一门新兴的课程,不管是学校与家长,还是教育与学生,在思想层面上未提高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未将信息技术课程与传统课程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大多数初中信息技术课堂被传统的其他课程所取代,大部分初中学校重视语、数、外等基础课程的教学,却忽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此外,存在一部分的家长认为信息技术课程会耽误孩子们的学习时间,影响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尤其是中考与期末考试期间,其他的文化课程则会取代信息技术课堂,直接影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

2.学生错误地认识信息技术课程。

大多数学校与家长错误地认识信息技术课程,存在轻视信息技术课程的现象。学生在某些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随意地走动,影响正常的课堂秩序。与此同时,大多数初中生将信息技术课程视为玩乐的课程项目,如:某些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上玩网络游戏,丧失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意义。

3.课堂教学形式单一。

现阶段,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要内容。学生处于被动听讲位置,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使得大部分的学生丧失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此外,学生不能够灵活地应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不符合信息技术课程所具有的开放性与先进性的特征,无法调动学生的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

4.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较大。

学生的个性特点、生活环境存在较大的不同,一部分学生来自于家庭条件好的地区,与计算机与网络接触较多,使得其能够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的知识,具有较高的操作水平。然而,另一部分的学生家庭条件较差,与计算机与网络的接触较少,不仅不能够掌握相关的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更不具备较好的操作能力。学生的信息技术的水平与技能的掌握存在不同的程度,而初中信息技术课程采取统一的教学模式与内容,不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的需求。

二、改进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措施

1.提高对信息技术的认识。

任课教师应从思想层面上改变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认识,转变以往的思想观念,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向其普及信息技术的知识,提高其对于信息技术课程重要性的认识,将信息技术课程与文化课程放在同一位置。与此同时,学校则需要严格地按照教育部门制定的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计划,加强对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监督,制定出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防止出现占据信息技术课程时间的现象。

2.信息技术与生活相结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学习目的与内容。教师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尽量不要使用照本宣科的方式,而应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以提升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热情。

3.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教师应认识到学生个性特点、学习基础与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采用分层的教学模式,将学生按照学习能力的不同,划分为若干个小组,有针对性地应用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方式,促使同一层次的学生能够共同地完成教学任务,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

4.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制定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则需要培养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为学生创设出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其能够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与技能,如:教师在讲授幻灯片的制作过程中,通过投影仪向学生们展示风格多样的图片与设计方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在实际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在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的基础上,可以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合作学习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等,教师为学生设定一定的学习任务,促使学生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加深对信息技术基础理论知识的认识,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以及提升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在掌握信息技术的过程中,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通过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奠定学生今后信息技术学习的基础,对日后的生活学习与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此外,需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生实际的联系,在尊重学生差异性的前提下,全面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与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贡献力量。

[1]张现雷.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学周刊.2014.24:53

[2]李良梅.浅议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J].学周刊.2012. 24:18

[3]肖鹏.分析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学周刊.2015.34:179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