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与承续:在理性选择中提升文化免疫力

2016-03-03 16:48江苏连云港市院前小学222042刘虎平
小学教学参考 2016年24期
关键词:大众文化理性语境

江苏连云港市院前小学(222042) 刘虎平



批判与承续:在理性选择中提升文化免疫力

江苏连云港市院前小学(222042)刘虎平

大众文化的兴起所形成的时尚阅读形态影响着小学生的阅读选择。经典阅读应甄别批判,追本溯源,明确大众文化语境中经典阅读选择的必然性;择良承续,去芜存菁,提升大众文化语境中经典阅读选择的自主性;理性辨析,价值导向,强化大众文化语境中经典阅读选择的免疫性。

批判承续理性选择文化免疫力

电子媒体、数字化等与都市共生共伴的文化现象形成了无法回避的大众文化语境,越来越多的读者倾向于在网络冲浪、在图像的惊艳中获得信息与审美体验,抛弃了富有情感陶冶、心灵洗涤和精神建构等功能的经典阅读。这深刻影响着小学生,使之阅读重心也发生了转移。大众文化语境对传统语文教育尤其是经典阅读教学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挑战。

一、基于小学生经典阅读选择的思考

1.大众文化语境中亟须经典阅读的正本清源

大众文化及大众文化语境,形成的文化现象影响着人们的阅读与体验,也影响着小学生的选择与判断,尤其是电子媒体、读图时代的盛行越来越多地吸引了小学生的目光,致使他们的选择重心定位于各类时尚阅读。如果片面孤立地在大众文化语境中进行时尚阅读,易“导致人们对时代、社会、历史与文化责任感的淡化,造成文化精神与科学理性的稀释,缺少恒久动力”。但“无视流行文化、时尚阅读等于忽视了一种塑造我们生活的重要力量”。因此,我们必须正视这一现象并作出理性回应,找准大众文化语境中经典阅读的应对路径,正本清源,依托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与优势点,遵循经典特性,立足本真含义,发挥其促进文化营养吸收、人文情感丰富和精神世界提升的作用,引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建设。

2.“被选择”下的经典阅读亟须自主阅读动力补增

学生在经典阅读中喜欢自己选择读物,但存在着他主选择现象,实际上并不是自主的,而是受到来自他者的明显影响。部分是显在的他人,如家长、教师、朋友、专家、阅读推广等;部分是隐在的他人,如作者、出版者、图书设计者等。因此,在经典阅读选择中,我们一方面要积极运用“被选择”的形势,形成良好的外因促进机制,从学生发展入手,贴合阅读需要,营造阅读期待,促进自主选择;一方面要在学生获得情感支持、激活情感体验后,激起他们更深层次的探求渴望,体验来自文字深处的关怀、温暖的感受以及思考中、激辩中令人目眩的知识魅力,展现作品的韵致,使学生在与内心相通的文字中发现自己,开拓自己,成就自己,成为下一次回环阅读选择中自主阅读的动力补增。

3.理性不足感性有余的经典阅读选择亟须深入经典价值判断

学生对于经典阅读选择感性有余,理性不足。在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不完善的状况下,存在于个体直觉中的选择倾向性使得他们在进行经典阅读选择时,极易受他人意见和情绪的影响,表现出选择上的冲动、盲目、随意和模仿等非理性行为。如刚听完作家讲座后马上选择此作家的书或依据讲座的介绍来选书,并不考虑此书的知识性、思想性和教育性,忽视其人文意蕴与艺术价值,缺乏对于经典作品的认识,缺乏对于阅读本源的追求,缺乏对于大众文化语境中经典涵育的要义明晰。因此,经典阅读应关注学生的价值判断,加大个体潜隐着的深层文化选择的倾向性引导,追求感性与理性两种选择相融的有效度,保持感性与理性两种选择并存的平衡性。

二、对大众文化语境下小学生经典阅读选择的建议

在经典阅读选择中,应抓住有利时机,正确引导学生在多元文化的并存与冲突中追本求源,去芜存菁,科学辨识,合理扬弃,在批判中鉴赏,鉴赏中承续,获其识,明其旨,积其材,实现大众文化与经典阅读的兼容并蓄、相得益彰,使学生在辨识力与鉴赏力得到锤炼的同时提升文化免疫力,实现文化意义“新的诞生”。

1.甄别批判,追本溯源,明确大众文化语境中经典阅读选择的必然性

文化需要经历时间的积淀和筛选,大众文化可谓泥沙俱下,更要正确审视、认真甄别、过滤净化,汲取其透射出的强烈优势因子——时代气息:把握着精神律动,掌控着生活节奏;开放性:彰显着生活、社会、文化和审美时尚,拓展了多元化阅读思维;灵动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启发着经典阅读的言语实践。因此,阅读选择要全面认识并保存此优势的思索与探寻,追本溯源,实现经典生疏化历史境域与当前火热时尚的嬗变,达到今时流行与明日经典的交互与共生,发现新经典。正如大部分来自民间的昔日非主流文化《国风》和当时被称为“艳科”的词的文学样式一样,已成了今时的文化精品,诠释着“不灭的时尚即为经典”的要义。所以,我们要以锐利的观察、灵敏的感受、独到的体验和透视生活深层的智慧,分辨出“哪些是时代激流一时飞沫,哪些是长留青史永恒瞬间,哪些是绚丽一时彩虹云霞,哪些是美丽不灭时尚精神”,从而在更高层次上发现、判断、选择大众文化文本。这是大众文化语境中经典阅读选择的必然趋势。

2.择良承续,去芜存菁,提升大众文化语境中经典阅读选择的自主性

对大众文化语境下的阅读选择,既不可模棱两可、熟视无睹,也不能全盘否定、一致推翻,而要直面文化冲突,将其赋予的图、声、文并茂的全新信息呈现出来,给抽象经典以启示,让学生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认清经典实质,直面大众文化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在选择过程中自主择良、去芜存菁、突破樊篱,在恰当判断和选择后进行处理和改造。同时要强化文化敏感,在选择中深化自主意识,“既要防止经典文本‘神圣化’,又要防止天马行空式的歪曲解读;既要防止大众文化‘妖魔化’,又要防止过度美化”。我们要高屋建瓴地透过现象分析本质,学会在自己的历史世界和生活经验中对异质文化作出自主选择、合理扬弃,以主动的姿态参与到文化对话中,实现个体文化自适性,洞察当前适合的并有可能成为经典的作品,提升经典选择能力,扩大阅读选择的自主性。

3.理性辨析,价值导向,强化大众文化语境中经典阅读选择的免疫性

经典本身就具有丰厚的人文意蕴和永恒的艺术价值,阅读经典是提升素养、陶冶性情、唤醒心灵的不可替代的手段。任何一部经典,均包括了人类在探索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三种精神:人性、理性、超越性。因此,在经典阅读选择中,我们首先要进行理性辨析,摒弃一味的感性选择,深入文本的价值内核,融入科学的理性判断,叩思人的本质、存在、信仰、价值、生命意义等一系列哲学命题,去感受情感洗礼和灵魂的激荡,感悟人生的意义,并将其内化为人格上的自我反省与自我完善。

坚持对大众文化语境的现实观照进行审视、辨析、批判、承续,经典阅读的选择旅程将逐步实现感性与理性的协调统一,使学生在欣赏不同文化中学会沟通对话,发现经典、选择经典、深入经典、创生经典,赋予经典持续生命的张力,生发经典对此时、时刻、此情、此景的对话的魅力,在批判与承续中提升文化免疫力,建立对历史深入考察和现实理性认识上的民族精神自觉。

[1]曹明海.大众文化与经典阅读[J].山东:山东图书馆季刊,2008(2).

[2]约翰·R·霍尔,玛丽·乔尼兹著,周晓虹等译.社会学的视野[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阿马蒂亚·森著,李风华译.理性与自由[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理查德·凯勒·西蒙著,关山译.通俗文化与伟大传统[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5]范振鹏.大众文化背景下的经典文本教学[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6]周国平.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4-5.

(责编刘宇帆)

G623.2

A

1007-9068(2016)24-003

猜你喜欢
大众文化理性语境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洋场·小报·《红楼梦》——媒介建构下的大众文化(1912—1949)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观察与反思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大众文化的内在逻辑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改革牛和创新牛都必须在理性中前行
跟踪导练(三)2
理性的回归
对一夫一妻制度的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