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应该如何掌握乡土地理知识

2016-03-03 22:21韩密江苏省清江中学
新课程(中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淮安乡土家乡

韩密(江苏省清江中学)

地理教师应该如何掌握乡土地理知识

韩密
(江苏省清江中学)

课程标准把“乡土地理”作为中学地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融入、渗透一定的乡土地理知识是地理教师的基本技能。

乡土地理;家乡的发展历史;宏观状况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厚积”才能“薄发”。教好乡土地理就必须尽快地熟悉当地的地理环境,尽可能地收集本地的有关地理资料,课余时间注意收集、分析和归类大量有用的乡土地理素材,建立乡土地理素材库。那么,要如何来了解和学习乡土地理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学习。

一、了解家乡地理的总体状况

只有对乡土地理的总体概况进行了解,教师才能在利用乡土地理素材来讲解时把握一个总体的“准确度”,才不会在使用乡土地理材料时出现偏差。

如何从宏观上来把握一个区域的总体特征呢?我觉得,首先要对本地区的行政区划、地形特征、气候特点,以及河流、湖泊、工农业发展、交通状况、文化特征等地理特征加以了解和掌握,以保证在用乡土地理材料时不会出现宏观地理特点的错误。其次,要了解本地区与相邻地区在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上的差异,比如要了解淮安周边地区乃至全江苏省的宏观地理特征,以保证学生对课堂教学中乡土地理材料的拓展和提问,提高乡土地理材料利用的准确性。

二、了解家乡的发展历史

地理老师对本地区乡土地理的发展历史要有了解,把所学的地理知识联系到城市的发展历史和社会实践中,在学习中不断丰富、加深、巩固、拓展视野,从而激发兴趣,培养信心。比如交通运输方式变化对城市的兴衰影响,可以通过古今东、西大街的对比来学习,东西大街与清江浦一样坐落于里运河的沿岸,已经没有往日的模样,留下的类似的古建筑,文物保护单位“苏皖边区政府旧址”和“周恩来童年读书处”,都可以免费参观,通过对本地乡土地理发展历史的了解,学生感到地理素材更加真实,无形中增加了老师课堂教学知识的“可信度”。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使用本地区历史地理的素材,还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在历史中学习地理的效果。为了使学生对淮安兴衰和过渡性地理位置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可以用:学校附近的板闸,过去是何等壮观啊?人烟十万,商旅如织。民国以来,随着里运河的衰落和清江浦的衰落,板闸镇也衰落了。在讲古代淮安的地理位置时,介绍若飞桥附近的“南船北马”标志碑,通过它可以了解该桥在当时淮安古城的重要作用。由于该桥紧邻学校,是好多同学上学放学的必经之地,所以引起了学生很大的兴趣,有的同学还回家上网查了大量资料,做了地理小报,很好地把握了淮安的过渡性位置。

三、了解家乡的发展方向

一个地区的地理特点是不断变化的,尤其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淮安地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变化的速度更加快,笔者在讲淮安交通的变化时,古代是南船北马,现代是高速公路,最近几年刚建成的淮安南北西枢纽、新火车站、机场,还有学校对面的轻轨公交站台,这些素材就是热点,包括在建的高铁枢纽,这些都是活生生的实例,学生会感到十分真实,同时也使乡土地理的材料更具说服力。

怎样做到让乡土地理环境的发展与时俱进呢?我觉得首先要关心当地各种媒体和网络所报导的新闻、图片,不断收集,积少成多,并加以分类。如地理新闻类、交通类、经济类、环境类等等。其次,可以动员学生去收集,既可以促进学生对乡土地理的关心,同时也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丰富多彩的素材。再次,对自己所到城市或地区加以关注,利用外出游玩的机会对身边的乡土地理变化加以记录或分析,使自己对乡土地理素材的使用达到熟记于心,同时也使学生对乡土地理素材有身临其境之感。

四、了解家乡的微观状况

除了对宏观的地理素材的了解,还必须要了解乡土地理的微观状况,这样才能使学生对乡土地理素材的使用“落到实处”,感到学习身边有用的地理知识的作用,也会使地理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乡土地理素材的使用“无痕对接”。本校地处市区核心主干道,放学时门口交通状况堪忧,同学们的安全也受到了威胁,对如何改善这种状况,可以让同学们给出合理化建议。这实际就是一个乡土地理的微观状况,建议增加红绿灯,学校和交警加大对放学时段的交通疏导等都能大大缓解交通的压力。对这种微观状况地理环境的了解和研究,使学生学会对自己身边地理现象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研究,作为老师更应注意用专业的眼光去审视周边的乡土地理事物,注意积累、分析和研究。

新课程标准下的地理教学强调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掌握“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所以地理教学中如何通过一些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是相当重要的。乡土地理素材的运用能体现联系学生实际,体现课堂教学的时代感。通过乡土地理的学习,结合观察、考察、调查等实践分析自然条件对家乡社会、经济、环境、生态、文化、生活诸方面的影响,分析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等事件对家乡自然环境的影响,教师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逐步确立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赵贤舜.乡土地理教材的编写原则和方法[J].地理教学,1998 (3).

·编辑 范昕欣

猜你喜欢
淮安乡土家乡
“天下第一笋”——淮安“天妃宫”蒲菜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梨园寻梦淮安缘
凝眸古城淮安
喜看淮安“空中走廊”
乡土中国
读《乡土中国》后感
夏天的家乡
家乡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