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忠教授访谈录

2016-03-03 13:54陈文忠吴忌
学语文 2016年2期
关键词:文学性文学作品文言文

□陈文忠 吴忌



陈文忠教授访谈录

□陈文忠吴忌

陈文忠教授,您好!我是您的学生吴忌。只要一想起老师,就觉得十分亲切。回想当年,老师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特别是您领导我们实习的时候,不仅与我们讨论文学美学,更爱与我们讨论西方电影。我至今还记得先生对那些著名配音大师惟妙惟肖的模仿。陈老师,您是我的大学老师,又一直留在母校工作,始终致力于文艺理论和美学研究,近年来又十分关注安徽语文教学教研,关注安徽语文高考。不知您是否方便接受一个在中学工作的老学生的书面访谈。

我们正在进行“高中语文文学作品教学‘文情耗损与保持’研究”。该研究已经由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立项为“JG14047”课题(批准文号:皖教秘[2014]441号)。

高中《语文》,无论必修课本,还是选修课本,都包含有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文学文本。这些课文“文学的意图”很明显,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教材提示的教学要求,我们能够明了这些课文“文学性”的存在。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通过语文课堂,使学生获得“文学的美感”,培养“审美的能力”,养成“美读”习惯,学习富有文学意味的语言,进而培养情操,滋养人生呢?

但在教学中,我们总是急功近利于高考应试,课堂上的文本分析似乎丧失了文学立场,语文课“文学”的意味严重缺失。而有的老师自身也似乎欠缺文学欣赏的立场、能力和习惯,教学并不以文学立意。这样的语文课往往不能令人满意。

因此,我们希望通过课题研究,发现“文学缺失的危害”,唤起“对文学的尊重”,使学生通过语文课获得文学的美感,培养全面的人文素养。

陈老师,作为您的学生,我非常佩服您的为人与学问。希望继续得到您的指点,借以提升文学素养,获得语文思想。我们的课题研究需要您的帮助。

吴忌:陈老师,您一直在我们的母校安徽师范大学工作,致力学术,著作等身;培养学生,桃李天下。您肯定有许多与众不同的“语文故事”吧,可以给我们说一二个吗。

陈文忠:我的“语文故事”,是一个没有“语文”的“故事”。我的“高中语文”时代,正处于文化浩劫的“文化大革命”时代,这是一个物质与精神双重贫困的时代。当年,我们这些中学生,没有安静的校园,没有敞亮的教室,没有正常的教学,更没有像今天这样古今中外、应有尽有可供阅读的文学经典。家中仅有的两本绣像古典小说,在文革之初的“扫四旧”中,被我父亲烧掉了。一个人的“中学时代”正处于情感与想象最为丰富的文学时代,文学阅读也是中学生感知世界、体验人生、陶冶情趣最重要的精神方式。长久的“想读书、无书读”的精神饥渴,终于积思成梦。一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家中一只旧的大衣柜底部的暗箱里,藏了满满一箱我渴望阅读的小说,欣喜之情,难以言表。早上起来,我马上翻箱倒柜,渴望找到这些小说,读他三天三夜。然而,掀开暗箱的盖子,除了一张发霉的旧报纸和几粒老鼠屎,什么也没有。梦想于希望之前失望,顿时化作了无言的绝望。或许,正是当年对书籍的饥渴,让我后来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以读书、教书、写书为生的“语文教师”的职业。

吴忌:请您向中学语文老师阐释一下“文学作品”与“中学语文教学”吧;特别请求,请您定义一下“文情”这个概念,因为您是我敬仰的美学和文艺学研究专家。

陈文忠:“什么是文学”与“文学是什么”,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什么是文学”,指的是文学现象。我们可以说,《诗经》是文学,《楚辞》是文学,“唐诗”“宋词”是文学,《西厢记》《红楼梦》是文学。“文学是什么”,追问的是文学本质或文学本体,通俗地说就是给“文学”下一个定义。中外文论史上,有三个著名的文学定义,即“模仿说”、“言志说”和“寓意说”。古希腊的“诗为模仿说”,认为文学是现实人生的创造性模仿,这可以说是偏于再现的叙事文学的文学观;中国古代的“诗为言志说”,认为诗是抒情主体情致的自然流露,这可以说偏于表现的抒情文学的文学观;中世纪的“诗为寓意说”,认为诗是哲理沉思的感性显现,这可以说是强调理趣的象征主义的文学观。

文学的种类是丰富的,文学的定义也是多样的。但是,“文学作品”具有共同的结构特点,即它是内容与形式相统一,言、象、意相渗透,文辞与情趣相融合的审美结构。白居易《与元九书》中有一段名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这段话从诗的美感效果出发,对诗的美感过程和美感根源做了极为精辟的论述。在我看来,它也是古代文论中最完整的“文学定义”,最完整的“文学作品”的定义。

你所谓的“文情”一词,是否就是指内容与形式相统一,言、象、意相渗透,文辞与情趣相融合的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或如白居易所说的“根情,苗言,华声,实义”融为一体的艺术作品本身。

“文情”一词,在典籍中有两种用法。用于评人,是指人的“文才”,如《北齐书·崔瞻传》:“瞻字彦通,聪朗强学,有文情,善容止。”用于论文,是指“文辞与情思”或“文辞与情趣”,如《文心雕龙·知音》:“文情难鉴,谁曰易分。”文章中文辞与情思的奥秘难以看清,谁能说易于分辨优劣呢?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文情”,与西方现代的“文学性”,可以相互照明。“文学性”是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家雅克布森提出的术语,意指文学的本质特征。雅克布森认为:“文学研究的对象并非文学而是‘文学性’,即那种使特定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在这里,“文学性”指的是文学文本有别于其它文本的独特性。美国文学理论家韦勒克在《文学理论》一书中,对文学作品的“文学性”或“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做了进一步的阐释,他指出:“文学作品就是被看成是一个为某种特别的审美目的服务的完整的符号体系或者符号结构。”其实,无论是雅克布森的“文学性”,还是韦勒克的“完整的符号体系或者符号结构”,无不是指文学作品在“文辞与情思”或“文辞与情趣”的有机统一中体现出来的审美特质。

吴忌:老师,我们很好奇,您一方面要给研究生本科生上课,同时又深入美学和文艺学理论研究,那么,您在解读文学作品时最着重的是什么呢?您认为中学语文课应该有怎样的教学目标,而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又是什么?您认为我们当下的中学语文教学是否存在普遍偏颇,您有何建议?

陈文忠:《文心雕龙·知音》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学作品分析的基本原则,应当在审美鉴赏的基础上,遵循美学批评和历史批评相统一的原则,立足文本,知人论世;按照美学的要求,对文学作品进行审美分析是出发点和归宿的。“知人论世”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文情”和“文学性”,而不是把虚构的文学作品作为真实的历史文献,“以假为真”地去谈历史、谈政治、谈社会。文学是心学,文学是心灵的学问。伟大的文学作品是审美的心灵之境。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体验情感、陶冶情操的过程。在我看来,语文教学的目标,主要的不是增加客观知识,而是丰富内在的心灵,增长生命的智慧。

吴忌:老师,您是文艺理论研究专家,希望您给我们谈谈中学语文课本上那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应该如何教学。比如,在处理文言之后,我们应该如何处置作为“文学作品”的文言文本;外国文学作品教学与中国文学文本教学应该有怎样的不同;目前的课本文本的“传统性”与课外阅读的“当代性”似乎有明显的冲突,这应该如何调和。

陈文忠:你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来源于教学实际的问题,即如何处理作为“古汉语文本”的文言文和作为“文学作品”的文言文的问题。从教学过程来说,当然是先完成作为“古汉语文本”的文言文的教学,然后再进入作为“文学作品”的文言文的赏析,先“串讲”后“审美”,先“文言”后“文学”。然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想是语言的新娘,语言与情趣、“文言”与“文学”是不开分的。文字背后是文学,不同的文字,创造不同的文学:“文言”背后是“古典文学”,“白话”背后则是“现代文学”。讲授作为“文学作品”的文言文,当然不同于讲授作为“古汉语文本”的文言文;讲授作为“文学作品”的文言文,同样不同于讲授作为“文学作品”的白话文。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教学实践问题,也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理论问题。

关于“课本文本的‘传统性’与课外阅读的‘当代性’的冲突”,我以为这不是一种冲突,而是一种互补,是一种“规矩”与“自由”的关系。课堂的经典教学是一种“规矩”,课外的时尚阅读给学生一种“自由”。“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有了课堂教学的“规矩”,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做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学生有一个高起点的审美标准,就不容易随波逐流地追逐时尚,而是可以用经典的标准来衡量和评价时尚。

吴忌:谢谢教授,谢谢老师。

2016年1月19日

(陈文忠系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吴忌系安徽省宿松县第二中学特级教师)

[责编木子]

猜你喜欢
文学性文学作品文言文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毛泽东诗词文学性英译研究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论《阿达拉》的宗教色彩及其文学性
《洛丽塔》与纳博科夫的“文学性”
会背与会默写
梁亚力山水画的文学性
商业精神在唐代文学作品中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