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层级培训在产科护理的应用

2016-03-04 11:54简伟丽朱带娣黄银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3期
关键词:产科专业知识层级

简伟丽 朱带娣 黄银璇

护理层级培训在产科护理的应用

简伟丽 朱带娣 黄银璇

目的探讨护理层级培训在产科护理的应用。方法选取产科32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 分析了护理层级培训后产科护理的质量。结果各级别护士普遍认为护理人员层级培训非常重要, 对于不同层级的护理人员其培训需求有所不同, N0~N3级护士偏重专业知识和临床操作培训, N4~N6级护士偏重质量管理培训;实施护理层级培训后, 产科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基础护理、操作技能与消毒隔离等考核结果均优于实施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层级培训, 满足了不同层级护理人员的培训需求, 培训实施后产科护理的质量明显提高。

护理;层级培训;产科

在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 需要规范的、系统的护理管理体系, 但传统的护理管理体系缺少完善性, 特别是在产科护理方面, 缺少关于护理人员的培养与管理规划, 使得护理人员培训参与度不高, 培训效率普遍偏低, 未能满足产科护理发展的需求[1]。在此背景下, 本文探讨了护理层级培训在产科护理的应用, 比较了护理层级培训实施前后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护理质量考核结果, 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本院产科的32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4名, 女28名, 年龄最小20岁, 最大46岁, 平均年龄(27.2±4.6)岁;职称:护士长2名, 主管护师6名, 护师6名, 护士18名;学历:中专7名,大专18名, 本科7名;工作年限:<1年8名, ≥1年且<10年的14名, ≥10年且<20年7名, ≥20年3名。

1.2方法

1.2.1设置层级 设置7个层级护理岗位, 分别为N0~N6.N0为新毕业试用期护士, 取得护士资格证, 岗位实践时间≥3个月。N1为初级责任护士, 取得护士资格证, 岗位实践时间≥1年, 独立参与临床护理工作, 能按照护理工作流程、标准、技术规范完成患者基础和常见疾病的护理工作。N2为初级责任护士, 取得护士资格证, 岗位实践时间≥3年,能独立承担重症患者的护理、急、重症患者的抢救及配合。N3为初级责任护士, 取得护理师资格, 岗位实践时间≥5年。承担危重患者的护理、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及配合, 协助护长进行病房质量检查、组织临床教学与考核、参与护理科研项目研究工作。N4为高级责任护士, 取得主管护师资格证书, 岗位实践时间≥5年, 胜任护理会诊和护理查房, 承担、组织、主持本专业的护理查房及病例讨论, 承担带教老师工作。N5为高级责任护士/专科护士, 具备副主任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护理专业本科以上学历, 岗位实践时间≥8年,有组织、指导临床、教学、科研的能力, 是本专科学术带头人。N6为高级责任护士/专科护士, 有主任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护理专业本科以上学历, 岗位实践时间≥10年, 精通医学基础医学和护理专业知识, 有丰富的护理实践经验, 能独立解决复杂的护理技术问题, 有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培养专科护理人才, 每年专题授课3次以上。

1.2.2培训需求调查 运用德尔菲法向本院护士随机发送300份问卷调查表, 填写问卷时只需标注护士等级, 完成后以匿名方式回收, 统计培训需求(专业理论知识、临床操作、质量管理)得分情况。

1.2.3开展层级培训 根据培训需求调查结果对参与本研究32名护士进行针对性分级培训, 工作实施以培训→专科训练→考核评估为具体流程。①专业理论培训:每周召集所有护士集体培训, 采用多媒体资料、小组讨论等多形式进行,主讲内容为产科基础护理知识;②临床操作培训:由专家护士定期进行临床指导, 对培训护士临床操作进行评估, 给予规范操作方式并进行示范, 操作理论知识在下次专业理论培训时要进行巩固提升;③质量管理:邀请护理专家对N5~N6级护士(其他级别护士可自愿参与)授课, 主讲护理管理、护理研究、分析处理问题、特殊专科培训及行政教学等方面内容, 每次授课内容可根据护士需求进行调整。所有护士按照上述方式培训2个月。

1.3观察指标 培训需求调查得分以5分法计算, 非常需要为5分, 完全不需要为1分, 分数越高需求越大;参照德尔菲法对培训前后各医院护理质量进行问卷调查, 问卷内容包括基础护理满意度(25分)、病房管理(25分)、专科护理满意度(25分)、健康教育(25分)四大项, 满分100分, 分数越高提示护理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培训调查需求 各级别护士普遍认为护理人员层级培训非常重要, 对于不同层级的护理人员而言, 其培训需求有所不同, N0~N3级护士偏重专业知识和临床操作培训, N4~N6级护士偏重质量管理培训。见表1。

2.2护理层级培训实施前后护理质量考核结果 实施护理层级培训后, 产科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基础护理、操作技能与消毒隔离等考核结果均优于实施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300名各级护士培训需求调查(±s, 分)

表1 300名各级护士培训需求调查(±s, 分)

注:与N5、N6比较,aP<0.05;与N4比较,bP<0.05

护士级别 例数 专业知识 临床操作 质量管理N0~N1 64 4.31±0.56a4.12±0.34 3.12±0.08abN2~N3 73 4.19±0.34a4.42±0.51a3.45±0.89abN4 71 4.21±0.56a4.10±0.73 3.98±1.02 N5 69 3.16±1.03 3.91±0.84 4.04±0.87 N6 23 3.02±0.88 3.79±0.31 4.15±0.56

表2 护理层级培训实施前后32名产科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考核结果比较(±s, 分)

表2 护理层级培训实施前后32名产科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考核结果比较(±s, 分)

注:实施前后比较, P<0.05

时间 专业知识 基础护理 操作技能 消毒隔离实施前 91.41±4.31 90.04±6.12 89.21±8.86 92.05±4.62实施后 96.42±2.13 96.37±2.21 97.75±0.55 95.64±1.12

3 讨论

护理层级培训是设置护理岗位等级、制定相应的培训内容与晋升制度, 以此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进而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2]。目前, 我国大部分医院仍采用传统的护理管理方法, 护理人员培训的效率偏低, 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缺少合理性, 未能有效发挥护理人员的作用。再者, 我国ICU护理培训缺少规范性与系统性, 未能适应ICU发展的需求, 在实际工作中, 护理人员不明确自身工作的要求与目标, 难以提高护理人员的能力[3]。

经调查分析, 当下影响护士参与培训的原因主要有:护理人力资源紧张, 护士工作压力大;低年资护士愿意接受培训却缺乏机会, 高年资护士则培训动力不足, 培训机会分配不均;培训内容没有针对性, 对护士缺乏吸引力等。本院针对护士培训需求进行了相关调查, 根据调查反馈对护士进行针对性培训, 观察培训对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显示, 参与研究的三家医院不同级别护士对培训需求偏重不同, N0~N3级护士偏重护理基础知识和临床操作培训, 而N4~N6级护士则偏重质量管理培训。可见培训内容没有针对性大大影响了护士参与培训积极性。

[1]李威, 彭粤铭, 曹静.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现代临床护理, 2011, 10(4):56-58.

[2]李云.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的应用研究.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 7(11):13-15.

[3]王咏莲, 徐培丽.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14, 26(3):368-37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3.230

2015-11-02]

516000 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

猜你喜欢
产科专业知识层级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模拟急救演练在产科住院医师综合培养中的应用
探讨产科护理中常见风险与预防和处理方法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山西省芮城县 畜牧兽医发展中心开展专业知识大实践活动
职务职级并行后,科员可以努力到哪个层级
专业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