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巷门

2016-03-04 07:50胡燮敏
苏州杂志 2016年5期

胡燮敏

说巷门

胡燮敏

何谓巷门?《常熟小掌故》:“巷门,旧时街道两端设有木栅,以防盗贼,称做巷门。”

巷门主要功能是用来防盗的。巷门的形制,类似今日住宅小区的物业门卫。

但要追溯巷门历史,应该起源于唐代的坊。

赵超在《也说唐代的“坊”》(《文史知识》1991年第7期)阐述:“坊是唐代城市建筑中的一个特定的格式,它是用纵横交错的干道与坊墙将城市划分成一个个封闭的方形区域。……坊设正一人掌坊门管匙,督察奸非。”

坊正的职责与里正明显不同,坊是为了治安管理而设置的。从坊内来讲,坊墙可以保护坊内居民免受外来的骚扰。因此,坊只是城市中为治安管理而产生的地域警戒组织。坊正的职责主要管坊门开闭,治安检查,捕捉贼盗等不法之徒。里正却主要管理户籍、田地、赋税、徭役等行政事务。

唐时长安有108坊,东都洛阳有103坊,扬州、苏州约有60坊。

这些坊一般呈长方形,四周围筑有30米多高的夯土坊墙。大坊内开十字街,坊内小巷称为“曲”。坊墙的四面皆有坊门,即所谓“坊有墉,墉有门”。小坊内只有一条横街和东西两个坊门。

坊内实行邻保制。张庆在《唐都长安的居民区——坊》(《文史知识》1989年第9期)介绍:“四家称为一邻,五邻称为一保,保有长,负责管理保内诸项事务。邻保之内各户有相互告发及救助之责。”《唐律·斗讼律》规定,凡发现强盗及杀人案,邻里有告发的责任,否则便要杖六十。《唐律·捕亡律》规定,凡邻里遭强盗或有杀人,被告知而不救助的,处杖一百。

《新唐书·百官志》:长安各坊实行每日按时启闭坊门的制度。每年除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日坊门日夜开放,准许人们上街观灯外,其余各日均实行宵禁。日暮,街鼓击八百下,坊门关闭,人们不得外出。各坊角设有武侯铺,由铺卒巡察警戒。大铺30人,小铺50人。左右街使则率领骑卒循行嚣呼,武官暗中探访。

凡有公事赍文牒者,或坊中有婚嫁之事,持有县司文牒者,或丧病须走向赴及求医访药等情,带有本坊文牒者,可以放行,其余仍在街上行走的便为“犯夜”。《唐律·杂律》规定,“诸犯夜者笞二十”。随着商品经济的逐步发展,坊市制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基础,中国传统城市随之进入了开放式的发展阶段。

到了明代。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增长和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明代江南经济的日趋繁荣、城市人口激增,导致各种社会矛盾逐渐激化。江南各地府县城除了修筑城垣、驻扎重兵增加防御设施外,城内设置警铺,如苏州城内设置警铺点61个,巡夜防盗。警铺中备有锣、鼓、梆、铃、灯笼、火把和枪戟刀剑等武器,一旦盗贼作案,一铺鸣锣击鼓,各铺都会响应,齐心协力地搜捕盗贼。更对一些僻静的小巷实施封闭式管理。即在街巷口建有栅栏,置有巷门。河道出入口也增建水栅。当时苏州府有条谕规定:凡属僻静街巷,须置栏门锁,朝启暮闭。这些巷门,直至清朝才逐渐减少。

巷门的设置,一般弄、巷都有,钱铺、当铺的所在地,豪门富室所在地巷门的建筑设计尤为高档,管理尤为严格。一般由富商、豪门出钱修筑、管理。

例如苏州城内的洪元弄,是坐落在北寺塔附近的一条短巷,就有一前一后两个巷门。洪元弄呈“丫”字形,一头是一座庙宇,是条死弄堂,另两头连接古市巷与祥符寺巷。巷门就设在两个弄堂口,谓之“前巷门”和“后巷门”。

常熟城内的翁家巷门、邵家巷门,王家巷门为最著名的三处巷门。

翁家巷门内有翁心存官绅宅第。翁家为常熟望族。父子任帝师,叔侄中状元。地位显赫,家族兴旺。

翁心存,道光壬午进士,后来做到工部尚书、户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同治间,授读同治帝。翁心存有三子,即翁同书、翁同爵、翁同龢。

翁同龢为咸丰朝状元,历任刑部尚书、工部尚书、户部尚书、军机大臣,并且是同治帝、光绪帝的老师。

翁同书,道光二十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任贵州学政,詹事府任少詹事。咸丰八年(1858)授安徽巡抚,赏四品衔。

翁同爵,历官陕西、湖北巡抚,湖广总督。

其孙辈也是人才辈出。

邵家巷门,内有邵氏宅第。邵家也是望族。

邵亨豫,道光三十年(1850)进士,选庶士,授翰林院编修,主持河南乡试,同治二年任国子监祭酒。历任内阁学士,陕西、湖北、湖南巡抚,礼部及吏部侍郎等职。著有《愿学堂诗集》《奏议》。

邵松年,邵亨豫之子。光绪九年(1883)二甲第五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光绪十七年,任河南学政,光绪二十一年归田省母。光绪三十四年任常昭县自治筹备公所所长。民国六年任《常昭合志》协修。著有《澄兰堂古缘萃录》十八卷,《虞山画志补编》,又编写《海虞文徵》三十卷。

王家巷门,巷内有之园,系清光绪间江西、浙江布政使翁曾桂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所建,俗称“翁家花园”。园内曲水回流如“之”字形。翁同龢题款为“之园”。占地面积6915平方米,由水面、住宅、园林三部分组成。

翁曾桂为翁同书第三个儿子,于同治十二年(1873)五月,补为刑部湖广司郎中,萱调浙江司。光绪七年正月 (1881)外放湖南衡州(今衡阳市)知府。他到任后,清理狱讼,宽猛相济,衡州秩序明显好转,此后,被调任常德知府和长沙知府。光绪二十年七月,翁曾桂署湖南按察使,同月,江西按察使出缺,被擢任。光绪二十八年十月二十日,翁曾桂简任浙江布政使。其间,翁曾桂曾用自己历年积俸,在常熟城内建造“之园”。

除了城内巷门外,一些市镇也建有巷门。

据《斜塘镇志》记载,斜塘形成于清朝初年,时称南斜塘镇,清初经济渐盛时,南来北往的商户在小镇老街上落户经商,逐渐形成了商贾云集的繁华街市。南斜塘为一条东西向的商市街,路面由碎石和条石铺设,这条老街的东西街口,以前就设有防盗木栅巷门,北部诸村乡民来赶集,一般均由西巷门进入街东;在东山的杨湾,旧时有三街六巷门之说,至今仍保留有数座巷门;据苏州人王梦沂介绍:太湖西山岛的东村,被称为“栖贤巷”的巷口,还留有明代所建的巷门,据说,这座巷门建得比苏州城里的巷门还要考究。硬山顶砖木结构,四周设青石压沿,中间用小砖铺地。四根立柱柱头带有卷杀,上置栌斗,四角刻海棠曲线,施雀替,支承脊檩。前后柱之间设有坐板,供人憩息;西山古有“七村八巷”之说,每一道巷门,便是一个古村的门户,从门户的外形、材质以及雕镂的字画图案,大致可以看出此村的历史、渊源。

常熟吴市,位于常熟市境东北,吴市最早是一个村落,旧地因有东、西两溪而称“双溪”。到了明代形成集镇后,因吴氏大族世居之地而取名“吴家市”,又称“老吴市”。据旧县志载:“老吴市”跨金泾塘,为里人吴天宪所创,距城六十里,街道横一纵二。据考,此地乃明代宣德年间左副都御史吴讷之故里。又据清马幼良《四镇辑略》云;“烟户三百余家,人丁一千四百口。”虽然是小街小巷,但都建有巷门。并有巷门题款:在东巷门上有砖刻的“古吴旧墅”四字,西巷门上有砖刻的“昭德里”三字。

有据《双浜小志》记载:在清代道光年间,东张市镇分为东街、南街、小南街、西街、北街,呈十字形。除小南街外,俱有巷门。东街长约三十丈,市梢南有樵泾,可通后塘岸,巷门题“廉让里”。南街约长十八丈,地皆王氏公祭基,巷门题“仁寿里”。西街长约四十六丈,巷门题“尚义里”。北街长约三十四丈,巷门有更楼,题“忠孝里”。

巷门的建筑,有的是砖砌立柱的,有的是木建构的,有的似牌楼状的砖木结构。

木结构的,一般是栅栏,由一根根松树原木做成的两扇栅栏,有三四米高,可以自由开启。

有的砖砌立柱并有发券,上有名人题款,如“古吴旧墅”“昭德里”等。

有的似牌坊,据已故常熟画家曹寿铭介绍:“巷门如牌楼形,或云仅是木栅,如报本街之两端,原都有木栅。”

栅门的开放时间,一般白天敞开,到了晚上“二鼓即关闭”,一般有前巷门、后巷门,有的前后都有看门人,有的只开放一方。旧时城里没有夜市,也没有娱乐活动,所以一到晚上,住在巷子里的居民很少有人出门。偶有外出,归来的话,就得在巷口“叫门”。

溫雪康在《陈希安“逼上畅园”》中回忆:40年代初,当时红得发紫的评弹艺术家沈俭安到常熟梅李说《珍珠塔》,“本来受日寇蹂躏后的梅李还是一片沉寂惶恐之气,四条街的巷门断黑就关。自沈俭安开书后,场场满座,夜场特别兴旺热闹。”

《浦薛凤回忆录·万里家山一梦中》回忆说:“所住县南街一带,街头弄口本均有木栅与巷门,旁置一矮短广广之笼房,备有更夫夜卧。二更时分,木栅巷门上锁,行人必须叫醒更夫启锁,始能通过,并须略付小费。予幼时屡随大人夜归,必须经过此项手续。其后此制废除,固有麻烦,但路黑摸索,行走不便,遂有设置路灯之议。”这是常熟城内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情景。

巷门的主要功能为防盗、维护治安,因此,社会一旦安定,人们就不太重视巷门了,随着商业的繁荣,有些巷门成为累赘,有的就把巷门拆除,有的不派人看守,巷门自然就名存实亡了。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安定,巷门的功能逐渐消失,巷门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上世纪五十年代,苏州、常熟各城市大搞城市建设,拓宽街巷,部分巷门就随之拆除了。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时,对街巷进行整治。破破烂烂的巷门,有碍观瞻,影响街巷整洁,于是余下部分就让房管部门拆除了。

古老的巷门,真实地记述过城市、乡镇的历史沉沦。如今,古老的巷门消失了,余下的是浓浓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