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设计”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优化策略

2016-03-05 23:04江苏如东县洋口小学226400张培凤
小学教学参考 2016年12期
关键词:问题设计文本优化

江苏如东县洋口小学(226400)张培凤



“问题设计”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优化策略

江苏如东县洋口小学(226400)张培凤

[摘要]在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是促进学生思维发散、深入理解文本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分析小学语文阅读问题设计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文本为载体、以质疑为核心、以兴趣为导向等优化问题设计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设计优化策略

在阅读教学中,问题是最重要的对话载体,也是促进学生思维发散、深入理解文本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注重选择、优化阅读教学的问题设计,依据文本的内容和学生的兴趣设计能引发学生思索、讨论、理解、创造的问题,使学生在问题的指引下走进文本,主动参与与积极思维,加深理解和体验,自主生成或建构对文本的认识和理解。

一、小学语文阅读问题设计存在的问题

1.问题设计目的不明

由于教师没有准确把握文本,进而捕捉到问题,所设计的问题缺乏一定的目的指向,缺乏思考的深度,也没有给予学生充分思考探究的时间,没有达到诱发学生阅读思维的目的,更无助于文本意义的主动建构。

2.问题设计过于零散

问题是文本探究的最重要乃至最核心的特点。有的教师问题设计过于零散且缺乏思考价值,不能贴近教学目标,不能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与感知,问题非但无效,反而会滋长学生不加思考、信口开河的阅读习气。

3.问题设计过于粗浅

有的教师不能整体把握教材,对文本“吃不透”、无个人理解,往往设计的问题过于直露浅显,没有给学生留下任何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师生间支离破碎的一问一答、蜻蜓点水式的简单对话,无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与积极思维,也达不到启发的目的。

二、小学语文阅读问题设计的有效策略

1.以文本为载体,优化问题设计

文本是教学内容呈现的形式,也是学生学习的载体。因此,教师要在准确把握文本主旨的基础上,提出能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探究的关键性问题,引领学生思维走进文本深处,对文本深入地思考、探究,从而理解文章内容,领悟思想感情,欣赏语言,获得审美体验。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文饱含哲理,讲述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面对厄运不屈不挠,以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撰写《国榷》的感人故事。因此,教学时,我抓住“厄运、信念、打不垮”三个关键词作为主线设计问题:谈迁遭遇了什么厄运?他是怎样战胜的?又是靠什么战胜的?引发学生讨论交流。这样,立足文本,抓住关键,引发学生深入、细致的感悟和探索,不仅深刻体会到《国榷》被偷后谈迁的悲伤与坚强,而且更准确理解了“信念”的内涵,感悟到人物情怀与生命价值观。

2.以质疑为核心,优化问题设计

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预设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疑点和难点问题,优化设计提问,引导学生有效研讨,促成生生、师生互动,引发学生深入文本去思考、分析、研究,字字句句揣摩,激活学生思维,启发和激励学生独立探索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深入地理解文本的内涵意蕴。

《晚上的“太阳”》一文,篇幅比较长,学生所展示的情境与二年级小学生的现实生活也有较大距离。因此,在教学时,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读了课题后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晚上为什么会有太阳?晚上需要太阳干什么?这里的“太阳”为什么要加引号?是什么意思?课文究竟会写什么样的内容?这样针对学生阅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精心设计,促使学生走进文本向纵深思考,促使他们在探究、对话与交流中拓展思维,在设疑与解疑的互动过程中,深入地理解了课文的内容。

3.以兴趣为导向,优化问题设计

兴趣是激发学生阅读动机,培养和形成阅读能力的前提条件。因此,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不仅要能利于发挥学生的联想与想象,拓展思维空间,而且还要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思维方式,从学生最感兴趣的地方入手,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阅读欲望,让学生在热切的期待中进入文本,充分地阅读探究。

如《雨后》一文中“小哥哥自己使劲地踩着水”,却叫“妹,小心,滑!”;摔了一跤,嘴里说“糟糕——糟糕!”,“脸上却发射出兴奋和骄傲”小妹妹小心地跑,心里却希望也能“摔一跤这么痛快的一跤!”……这看似矛盾的心理,却真实地再现了天真可爱的童心,蕴含着轻灵的童趣和浓浓的人文情怀。因此,教学时从“矛盾”出发设计出“小哥哥摔了跤怎么还兴奋、骄傲呢?妹妹为什么也希望自己也摔这么痛快的一跤?”的问题,势必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好奇心,促进其深入进文本的意义世界,去体验小哥哥踩水的欢乐之情和对小妹妹关心的诚挚之爱。

总之,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注重选择、优化阅读教学的问题设计,精心设计问题,以消除那种“浮光掠影”的浅读习惯,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一个个巧妙问题的引领下走进文本,引发积极的发现、质疑、思考和探究,在品味、感悟中理解和把握文本内在意蕴和情趣,自主生成或建构对文本的认识和理解。

(责编左芸)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16)12-018

猜你喜欢
问题设计文本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精设计,巧提问
微课提问的设计:以一件获奖作品为例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