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陕北民歌的方言性与地域文化特征

2016-03-07 06:47黄春飞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11期
关键词:陕北民歌方言

黄春飞

(大理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大理 671003)



论陕北民歌的方言性与地域文化特征

黄春飞

(大理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大理 671003)

陕北处在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过渡地带,历来是交战之地、多元文化集合地。在无数次文化碰撞和交融的文明发展中,孕育出了跻身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陕北民歌。受到当地方言和地域文化的影响,陕北民歌在歌词、音律和艺术风格等方面都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色。从保护和传承陕北民歌的目的出发,对陕北民歌的方言性与地域文化特征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陕北民歌;方言;地域文化;特征

民歌源自广大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是反映人们劳动生活的重要载体。民歌作为一种抒发内心情感的方式,在人们表达思想、传递情感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诞生在黄土地上的陕北民歌,因其与众不同方言性和地域文化特征,已然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民歌海洋里一颗璀璨的明珠。

一、作为非遗的陕北民歌

千百年来,生活在黄土地上的陕北人用陕北民歌来舒缓辛劳和装点生活,用陕北民歌传承陕北文化的质朴和弘扬陕北人“走西口”的精神。陕北民歌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伴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民歌的主题歌思想也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反映在民歌内容上就是不断对新生活和新人物赋予新的意义。2008年,陕北民歌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陕北民歌记录着陕北人的生命历程、情感生活和陕北地区的风土人情,从不同方面反映了陕北地区的生产生活、历史沿革和社会变迁,谱写出陕北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画卷,其独有的方言性和地域文化特征堪称民歌研究的活化石。

陕北民歌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态,它的体裁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用通俗的语言反映了陕北不同群体在个人命运、婚丧嫁娶等方面的状况,以及陕北的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和宗教信仰等。按体裁划分,陕北民歌可分为劳动号子、信天游、小调三大类,具有浓郁的陕北地方风韵。依托这种简单的艺术形式,陕北人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衣食住行、喜怒哀乐等即兴编唱出来,继而寄口头传唱而逐渐流行开来。在陕北民间的口口相传中,陕北民歌的内容和形式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完善,越来越丰富多彩。与此同时,一代代陕北人也在陕北民歌里诉说着他们对生活的感悟,表达着自己的精神世界。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40年代,陕北民歌的数量已经超过了8 000首。从1935年到1948年,以冼星海为主的一大批优秀音乐家云集陕北,创作了大量陕北民歌风格的歌曲,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兰花花》、《绣荷包》、《三十里铺》等作品在广播媒体的宣传下风靡全国,陕北民歌从此名声大振,家喻户晓。

二、陕北民歌的方言性

1.陕北方言

陕北方言俗称陕北话,其在陕西省的使用范围主要在陕北地区。本文所指陕北方言为陕北晋语,即保留了入声的陕北方言。具体来讲,陕北方言的覆盖范围包括延安市的宝塔区、子长、延长、延川、甘泉、安塞、志丹、吴起,榆林市的榆阳区、神木、府谷、靖边、横山、绥德、米脂、佳县、吴堡、清涧、子洲,共19个县区,覆盖面积约6万平方千米,总使用人口约437万。[1,2]实际上,陕北方言是由语音较为独特的子长话、吴堡话、米脂话、横山话等构成的。

任何一种方言的形成和发展,总是受周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陕北历史上战争频繁,从蒙恬“将兵三十万,怯匈奴三百里”到秦韬玉“无定河边番将死,受降城外虏尘空”,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操着不同语言的将士曾经长期在这里生活和战斗。据专家考证,陕北方言中存在着许多其他地方的词汇,如蒙古语“忽了”、“圐圙”、吴语“搲”(wǎ)、粤语“又”(lè)等。其中,晋语对陕北方言的影响是根本性的。明清以来,山西向陕北的大规模移民直接奠定晋语在陕北方言中的突出地位。陕北地形地貌以塬、梁、峁、沟壑及丘陵为主,沟壑纵横,交通闭塞,除了少数“走西口”赶脚的商人之外,与外面的交流和沟通相当有限。陕北方言中至今保留有大量古代词汇,例如“徽钦”一词在陕北方言表置于死地的意思,这原是北宋徽、钦二帝的庙号;再如陕北人称父亲和天为“大”、“老子”、“天大大”,这正是古代老百姓对天子的俗称;又如“言传”在陕北话里是说话的意思,而这也是《庄子·天道》里的“不可以言传也”。正如王克明先生所说:“在寻找方言的历史时,所有的界限都可能消失,古代的历史,可以直接延续到今天的生活里面。方言所承载的历史文化、观念形态,就在周围。”[3]开放的历史、封闭的地理、传统的民风赋予了陕北方言口气大、底蕴足、直白而风趣的特征。

2.受陕北方言的影响,陕北民歌在歌词、音律和艺术风格等方面都体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特色

(1)方言歌词的朴实美

陕北民歌的歌词直接来源于普通劳动者的生活语言,描述直白、朴实自然、幽默风趣,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与生俱来的朴实美。例如,生活艰难时用“小米钱钱洋芋蛋,酒盅量米吃焖饭”描述;日子好过时就用“早起馍馍晌午糕,黑地拿起切面刀”来表达;简洁直白地勾勒出一幅“民以食为天”的生活场景。方言歌词的运用不仅使得演唱生动活泼,而且使情感的表达更加流畅自然。例如:

你把奴家躲在乡圪崂(神木民歌)
倒灶鬼媒人好吃糕,把奴家躲在乡圪崂
瓷脑鬼公公糊脑孙汉,水牛角婆婆门上站
往常里黑夜睡不够觉,今夜蛮打猛间没命了

这首陕北神木民歌描述了一位女子对婚姻的强烈不满。歌词中“乡圪崂”、“瓷脑鬼”、“糊脑孙”、“蛮打猛”等方言的运用,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形象生动的刻画出媒人、公公等人的丑态和自己的无奈。又如《白格生生脸脸太阳晒》里有“听见哥哥唱着来,一骨碌爬起静耳听。听见哥哥脚步响,三弯二调迷死人。听见哥哥出气声,一扑二坎我跑出门。”这里的“一骨碌”、“三弯二调”、“一扑二坎”都是陕北方言。“一骨碌”指快速滚动身体的意思,“三弯二调”指歌曲的声调,“一扑二坎”是对“争先向前”动作的描述。歌词用朴实的方言描述出恋爱中的姑娘热切盼望恋人出现的心情和恋人到来时迫不及待地前去相会的情形。

(2)方言音律的声调美

语言是表达情感的工具,要达到理想的表达效果,就必须用艺术的语言形式。这就要求歌词在传情达意的同时要讲究音律,通过和谐的音律达到声情并茂的演唱效果。陕北民歌借助陕北方言中的入声、叠词及某些特殊字词的读音达到声调美。首先,入声是陕北方言的一大特色。陕北方言比普通话多了一个声母,即有全浊声母v、z 和次浊声母η。陕北方言中因此出现大量的独特词汇,如“熬”(疲劳)、“背兴”(丢人)、“土疙瘩”(土块)、“碎脑娃娃”(小孩)等,举不胜举。其次,陕北民歌歌词存在大量陕北方言中的叠词,如“白格生生的脸脸太阳晒,巧格灵灵手手掏苦菜”、“青线线那个蓝线线,蓝格英英的采”。其中“白格生生”、“蓝格英英”就把颜色表达的淋漓尽致,而“脸脸”、“手手”、“线线”等叠词使表达更加真实、亲切、热情。最后,陕北方言中某些字词有特殊读音,如果不用这种特殊的读音去唱,就会很不协调。例如在唱“你妈妈打你不成材,露水地里穿红鞋”这句歌词时把“鞋”发“hai”音,在压韵的同时突出了民歌的地方味。民歌是用方言来进行押韵的,若不用方言演唱,往往会造成韵脚的不协调。因而押韵的形式是民歌语言美的重要体现。这样一来,那种亲切的乡土味呈现了一种语言声调美,给人们带来一种更地道的艺术享受。[4]

(3)方言对民歌风格的影响

与蒙古民歌相比,陕北民歌多了些带有黄土气息的苍凉、悲壮;与南方民歌相比,陕北民歌多了些高亢、嘹亮。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陕北民歌的苍凉、悲壮、高亢、嘹亮呢?陕北方言是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

一般来讲,各个地方的民歌在其产生、发展和传播的过程中必然会吸收当地方言。陕北民歌便是如此,独具地方语言特色的歌词使陕北民歌充满了浓郁的黄土文化气息。受陕北方言歌词的影响,陕北民歌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征:土气、大气、美气。

陕北方言与陕北民歌形成了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用陕北方言写出来、唱出来的陕北民歌才能称之为地地道道的陕北民歌,失去陕北方言,陕北民歌的地方性就无从体现。反之,陕北方言凭借着陕北民歌的广而告之,可以传播得更远。从艺术审美角度来看,陕北方言融入陕北民歌拓宽了民歌歌词语言之美的艺术空间。从文化角度看,陕北民歌吸收陕北方言更能真切地反映出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是以该区的历史、地理以及风俗为根基的。[5]

三、陕北民歌的地域文化特征

陕北处在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过渡地带,历来是交战之地、多元文化集合地。特殊的地理历史塑造了其独特的地域文化个性。历史上,匈奴、鲜卑、氐、突厥、党项、羌、蒙古等少数民族先后统治过陕北,给这片黄土地注入多元文化的基因。从地理环境来看,东临黄河天堑,南以金锁关为界,西靠子午岭主脊,北有长城、大漠横贯,陕北处于相对封闭的格局中。放眼陕北,沟壑纵横、交通闭塞、土地贫瘠。自然环境影响和制约下的陕北人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种高粱、糜子、谷子、放羊及居住窑洞,形成了陕北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地理的闭塞、经济的落后和由此导致的生产方式的相对稳定使得陕北民歌不仅得到完好的传承,而且不断地从方言中汲取养分,保持和强化了自己独特的个性。陕北民歌深刻反映了陕北的自然和社会历史特征。

陕北土地贫瘠、气候干燥,有“十年九旱”之说。在科学不发达的年代里,人们只能求助于神灵,于是产生了祈雨的民俗活动。伴随民俗的是仪式,伴随仪式的是民歌。

祈雨调

一炷香,一礼拜,弟子们诚心上庙来
请求龙王早铺云,早下大雨救万民
一朵莲花一朵云,我愿菩萨早铺云
云彩铺在半空中,稀不溜溜南风往上涌
行看看,黑洞洞,吼雷闪电雨淋淋
龙王老爷下大雨,早下大雨救万民

这是一首陕北农民祈求神灵赐雨时所唱的祈雨调。歌中的“龙王”、“菩萨”被认为是掌管雨水的神灵,而“云彩”、“南风”、“吼雷闪电”则是下雨的前兆。整首歌曲调多级进,节奏沉稳,气氛阴郁、神秘,反映出人们对神灵的赤诚和期盼雨水早日到来迫切心情。祈雨调反映出历史上陕北人靠天吃饭的生活局面。

老酒曲

一来我初出门,二来我人又生
三来我人年纪轻,理由又不同
上炕坐的年老的人,下炕坐的众亲朋
好比那乌鸦落于凤凰群,抖不开个嗓子扬不开个声
众亲朋,交弟兄,众位亲朋弟兄担待我初出门

这首《老酒曲》展现了一幅出门在外对人谦卑礼让的场面。其中“一来”、“二来”、“三来”所列举的理由既是在诉说自己的境况也是社交场合的谦辞。酒曲是一种在陕北地域流传较广,有深厚群众影响的风俗歌,一般在逢年过节、红白喜事、朋友聚会举办的酒席上唱贺。酒曲曲调少,篇幅短,结构自由,音调诙谐风趣,有较强的娱乐性和实用性功能。在酒曲唱贺时,歌者往往举止情态活泼可爱,营造出热烈的氛围和展现高超的社交手段。酒曲反映了陕北人热情豪爽的社交文化。

赶牲灵

走头头的那个骡子,三盏盏的那个灯
带上的那个铃子,哇哇得的那个声
白脖子的那个哈巴,朝南的那个咬
赶牲灵的那个人儿过呀来了
你若是我的哥哥,招一招那个手
你不是我的哥哥,走你的那个路

这是一首反映陕北女人等待“走西口”赶脚经商的丈夫的民歌。我们仿佛看到一位妻子独自站在山路上眺望渐渐走近的商队,她盼望着其中一个“人儿”正是自己的丈夫,然而自己的丈夫并不在他们中间,希望变为失望,她久久不愿离去。她也许已经等了半年,说不定是一二年,甚至永远也等不到了,正如民歌里唱的“人人都说西口好,一有闪失把命丢了。”

在古代陕北,“女人忧愁哭鼻子,男人忧愁唱曲子”。“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苦菜”,真实记录了历史上陕北人的生活图景。贫瘠的土地,恶劣的自然环境迫使很多陕北男人离开故土,外出谋生。留守的陕北妇女不仅要面对艰难的生活,还要承受独守空房、思念丈夫的苦痛,陕北民歌便成为他们倾吐内心苦楚和思念的一种方式。同样,在外谋生的丈夫也在用陕北民歌抒发对家乡妻儿深切的怀念。在互相等待的岁月里,陕北民歌成为他们倾吐痛苦和思念的共同方式。这种表达内心苦楚,带有哭腔的民歌,从不同侧面展现了分隔两地夫妻的身心之痛,类似的陕北民歌还有《揽工调》、《脚夫调》等。

四、结语

陕北民歌之所以表现出苍凉、悲壮、高亢、嘹亮的个性,陕北方言和陕北地域文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研究陕北民歌就不能不研究陕北方言和陕北地域文化。只有根植于陕北方言和陕北地域文化的沃土上,陕北民歌才会神韵长存、历久弥新、经久不衰。

[1] 王六. 听陕北人说话就是听文言文[N].中华读书报,2011-04-27.

[2] 中国社会科学院,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中国语言地图集[M].香港:朗文(远东)出版有限公司,1987.231.

[3] 王克明. 听见古代[M].上海:中华书局,2007.39.

[4] 杨婷. 方言在陕北民歌演唱中的作用与意义[J].时代文学,2010,10(1):11.

[5] 杨婷. 方言在陕北民歌演唱中的作用与意义[D].西安:西安音乐学院,2010.

2016-09-26

2095-4654(2016)11-0098-03

J642.22

A

猜你喜欢
陕北民歌方言
方严的方言
方言
陕北绿了 百姓笑了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我的大陕北
党建地图·陕北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