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训诂学中语境的动态性及认知性

2016-03-07 07:50焦冬梅大连大学文学院辽宁大连116622
大连大学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训诂学

焦冬梅(大连大学 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



传统训诂学中语境的动态性及认知性

焦冬梅
(大连大学 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

摘 要:传统训诂学中的语境除了具有静态性外,还具有动态性和认知性,动态性体现在共时语境和历时语境中,认知语境具有主观性和客观性。语境的动态性、认知性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此项研究将会为语境学拓展研究空间,使语境学的研究内容更加丰富。

关键词:训诂学;语境的动态性;语境的认知性

语言学的发展,从结构到功能的探讨,到对认知科学和语用的实践研究,逐步揭示出语境在语言中的作用,并在今天的研究中在不断地加强,发展到现在可以说语境问题成为了语言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

从语境的研究历史来看,经历了传统的静态语境,到动态语境,以及认知语境的发展。现在对于言语交际中的语境研究比较多,取得的成果也很丰硕,但是对于传统训诂学中的语境研究比较薄弱。就一般的观点而言,认为书面语是相对自足的,不需要借助语境即能获得完整的意义。正如周淑萍的研究所显示的:以语言学发展到今天的成果来看,这种观点是欠妥的。这一观点否认了人的思维运动,忽视了人的认知能力和规律,也忽视了语言意义可以间接获得的客观事实[1]11。因此书面语言中也有语境的问题,特别是中国传统训诂学,经历了一千多年,其中不仅有传统的语境内容,其中的语境也有动态性和认知性。

一、训诂学中语境的动态性

传统的语境观把语境视为是客观存在的,是交际双方的共有知识,是先于理解过程而存在的,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语境是动态的,刘澍心研究认为:“从本质上看,语境是相对于言语行为而言的,它产生、存在并作用于交际主体的言语过程中。语境不完全是预先设定的,而是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共同构建的,是与语用含义、语用推理紧密联系的一个变量。因此,语境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动态性是绝对的。”[2]76-77现在研究语境的动态性,大都是从言语交际的角度,用言语过程的变化来揭示语境的动态生成过程,其实传统训诂中的语境也具有动态性的一面。我们可以从共时语境和历时语境两个角度来分析传统训诂中语境的动态性:

(一)共时语境的动态性

我们所谓共时语境是指一个时代的注释者对原文本训释的过程中语境的构建。在此过程中,注释者必须自己理解所注释的原文本,才能对此进行注释。在解读原文本的过程中,从心理机制方面看,“从初读文本到产生预设,到再回到文本验证预设,是一个循环,从验证到产生新的预设,再回到文本,又是—个循环。这在理论上是回环往复以至无穷的。”[3]从初读文本到产生预设,其中注释者会利用自己的已有知识,还要联系上下文的内容、篇章的内容来构建自己的预设,再回到文本进行验证。如果验证不通,还要再加入新的信息构成新的语境来构建新的预设,再回到文本进行验证。也许会经过无数次的反复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为理解文本所构建的语境是在不断变化的,是一种动态的。但是这个过程,在我们现在所能读到的注释中是看不到的,因为注释者不会把自己的心理过程记录在注释中,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注释中保留的对同一个字词有不同的解释,或者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说法,就可以证明注释者对这个问题没有一个很确定无疑的答案,也许经过了多少次的反复,也没有下一个定论,所以保留着不同的观点。如:

“其祀户。祭先脾。”高注:“蛰伏之类始动生,出由户,故祀户也。脾属土。陈俎豆,脾在前,故曰‘祭先脾’。春,木胜土,先食所胜也。一说:脾属木,自用其藏也。”《吕氏春秋·孟春纪》

高诱在脾属土,还是属木的问题上,没有定论。按照传统的观点,阴阳五行与五脏的搭配关系是:心属火,肝属木,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但是也有另外一种说法认为:脾属木,对于这个问题,高诱在注释的时候可能也经过反复的推理验证,推理验证的过程中会构建许多不同的语境。这些语境最后也没有帮助他得出唯一的结论,所以把两种说法都保留了下来。

“善为君者,蛮夷反舌殊俗异习皆服之,德厚也。”高注:“东方曰夷,南方曰蛮,其在四表皆为夷也。戎狄言语与中国相反,因谓‘反舌’。一说:南方有反舌国,舌本在前,末倒向喉,故曰‘反舌’。”《吕氏春秋·功名》

对于“反舌”究竟是指少数民族的语言与中原不同,还是指少数民族的舌头位置与中原人不同,对于这两种观点,高诱在注释过程中肯定也构建过很多理解语境,但是也没有考证出一个唯一答案,所以也把两者都保留了下来。

在反复的推理和验证过程中,会借助不同的因素来构建其理解语境,这个语境不是固定不变的,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中,因为其中的一个因素发生变化,比如注释者接触到的文献资料,或者时代的因素,或者推理的过程等等的变化,都会构建出不同的语境,不同语境的构建不是同时进行的,所以是动态的。

(二)历时语境的动态性

语境的动态性在传统训诂学中不仅体现在共时的语境状态中,在历时的语境状态下体现的更加充分。传统训诂学属于书面语言,读者不只是一个时代的读者,所以读者与作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异时异地的交流。由于这种异时异地性,后来的读者缺少背景知识、文化常识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不能很好地理解原典,所以注释者就为后来的读者,增加相关的语境信息,帮助读者读懂原典。注释者注释的内容可能在注释者当代人看起来,容易理解,但是在后来的时代,因为社会的发展,人们观念的变化,一些文化习俗的变迁,可能又会影响读者对原典以及注释者的注释的理解,这样就又需要新的注释出现,这种新的注释要为原典以及原来的注释,补充新的语境信息,帮助后来的读者理解原典及原来注释者的注释,所以这也是语境的一种不断被重构的动态发展过程。

如对于《诗经》的注释,从西汉毛亨的传,到东汉郑玄的笺,再到唐代孔颖达的正义,到宋代朱熹的集传,以及现当代人的注解,从其中的异同和变化中就可以看出语境重构的动态发展。西汉毛亨距离《诗经》的时代比较近,汉语的变化还不是很大,因而毛传的注文一般都比较简略。郑玄距离毛亨的时代又过了三四百年的时间,汉语的发展变化比较大。因此有时毛传只释词义,郑笺就要串讲全句,例如:

“驾言出游,以写我忧。”《诗经·邶风·泉水》

毛传:写,除也。郑笺:既不得归宁,且欲乘车出游,以除我忧。

“出自幽谷,迁于乔木。”《诗经·小雅·伐木》

毛传:幽,深。乔,高也。郑笺:迁,徙也。谓乡时之鸟,出从深谷,今移处高木。

在释词上,郑笺除了同意毛传释词以外,还对释词作补充。对句意作了串讲[4]。对释词作补充,对句意作串讲,其实就是在为东汉的读者构建一个不同于西汉读者的阅读语境。

随着社会的发展,东汉时代的语言与西汉相比又有了变化,毛亨的注释在东汉人看来已经读不懂了,所以有时郑笺还对毛传作注释,如:

“靡室靡家,猃允之故。”《诗经·小雅·采薇》

毛传:猃允,北狄也。郑笺:北狄,今匈奴也。

“大任有身,生此文王。”《诗经·大雅·大明》

毛传:身,重也。郑笺:重,怀孕也。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诗经·小雅·常棣》

毛传:脊令,雝渠也。郑笺:雝渠,水鸟。而今在原,失其常处,则飞则鸣求其类,天性也,犹兄弟之于急难。[4]

构建出东汉的时代语境,有利于当代和后来的读者理解。“北狄,今匈奴也。”在西汉时期少数民族“北狄”,到了东汉时期就称为“匈奴”了,从这个注释中也可以反映出对这个少数民族在不同的时代称谓的变化。郑玄对“重”和“雝渠”的解释也反映的是同样的情况。

有时候,郑笺还通过补充背景知识来构建新的语境帮助读者理解,如:

“鱼网之设,鸿则离之。”《诗经·邶风·新台》

毛传:言所得非所求也。郑笺:设鱼网者宜得鱼,鸿乃鸟也,反离焉,犹齐女以礼来求世子,而得宣公。[4]

对于毛传的“所得非所求”,为了帮助读者理解,郑玄加入了与此有关的背景知识,“犹齐女以礼来求世子,而得宣公”构建出新的语境,有助于读者的理解。借用今人对这两句诗的解释,更能显示出郑玄补充此背景知识构筑新语境的作用,“鱼网鸿离,艳羡他人,得之则喜出望外;而燕婉戚施,哀叹自己,嫁之者却非心所欲。”以人之有喜出望外,与己得非心之所欲,两相对照,形成一种相反的情感关联,更见诗人哀叹所嫁非所愿的怨愤之情与不平之气[5]220-233。

《豳风·七月》“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毛传和郑笺都把“公子”理解为“男子”,而《正义》另举它说:“庆元年《公羊传》说筑玉姬之馆云:‘于群公子之舍则以卑矣。’是诸侯之女称公子也。”[6]143

《正义》把“公子”解释为“女公子”,与毛传郑笺不同。这是因为孔颖达等,在注释此处的“公子”之时,对于毛传、郑笺的观点经过了多次的推理验证,觉得与文意不合,所以采用了《公羊传》的资料,构建了新的理解语境,所以得出了不同于毛传、郑笺的结论。

“伴奂尔游矣,优游尔休矣。”《诗经·大雅·卷阿》

毛传:伴奂,广大有文章也。郑笺:伴奂,自纵弛之意也。朱熹注:伴奂、优游,闲暇之意。高亨注:伴奂,当读为盘桓,回还往来之意。

按:毛传对“伴奂”的注释离诗意太远,郑笺、高注则比较接近诗句原意。“伴奂”当是往来自得的意思。[4]

唐代的孔颖达,宋代的朱熹,现代的高亨在毛传、郑笺的基础上,对前人的注释作了修正和补充。为什么他们能对前人的注释有修正和补充?这是因为虽然注释者的注释内容是固定的,但是由于注释的接受者是不一定的,后一个时代的注释者其实也是前一个时代注释的接受者之一。因为每个人的认知结构、时代等不同,对同一个注释内容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理解。这是因为每个人在阅读注释的时候,各自构建了自己的理解语境,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语境是处在一个动态的,认知的不断发展的构建过程中,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阅读者在其中不是只被动地接受注释的内容,而是在阅读中选择与自己的认知图式相吻合的内容,重新构建理解当前话语所需的接受语境,以达到对注释内容的理解,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注释的接受者有自己构建语境的主动性。

所以他们得出的结论也有了变化,也就是所谓对原典的超越,陈绂先生认为:“注释为什么会对原典产生超越,又是凭借什么去进行超越的呢?这就要归结到语言与文化的密不可分的关系上——语言与文化之间的这种对待关系势必会体现在‘用语言解释语言’的工作,即注释工作中。因此,不同时代的注释家们在解说某部典籍时,自然会受到当时的文化氛围的影响和制约,体现出时代的特色和要求,而这些内容在原典中是不会存在的,超越也就是这样产生的。”[7]其实不管是时代的因素,还是文化的因素以及其他与此有关的因素,都是为注释者理解原文本起了构建新语境的作用。注释的过程中,只有与当前的注释内容密切相关的要素才有资格构成语境,这些被选取的要素不仅与当前的注释内容相关,各要素之间也有一定的相关性。被注释的内容与语境处于互为建构的动态关系之中。

二、训诂学中语境的认知性

传统语境观认为语境是给定的,Sperber 和Wilson从关联的角度提出了认知环境的概念,认为:“语境是一个心理建构体,是听者关于世界假设的子集。正是这些假设,而非实际的客观世界,制约了话语的解释。”[8]从认知的角度来看,“语境不是,至少不完全是说话人通过话语而预先设定的,而是听话人的一个重新构建。”[9]150这个构建过程是主客体的统一,胡霞认为: “认知发生在主体与客体之间,没有独立于主体的认知,也没有游离于客体的认知。认知是主客观的统一体。”[10]25

从主客体的角度而言,传统训诂学中的认知语境有以下的特点:

(一)训诂学中认知语境的主观性

英国剑桥大学的van Dijk新近提出的语境理论强调从社会认知的视角对语境展开跨学科研究,突出其认知心理的基础。他认为,语境“不是对情景的客观社会属性的相关选择,而是对这一情景的主观界定”,是一种特定的心理模式;它以社会表征为认知基础,是话语参与者的“主观”构念,即话语者对所参与情景相关属性的主观识解[11]。

传统训诂学中认知语境的主观性可以用以下的实例说明:

我们现在看到的《周易》是由“经”和“传”两部分组成的,“传”是对“经”的解释说明,帮助读者理解经文,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了有丰富思想内容的哲理性著作。“春秋三传”的“传”,除了解释经文之外,还补充了许多史实,探究其中的微言大义,并以此来抒发作者的观点和感情。[7]

从中可以看出《易经》的“传”和《春秋》的传,已经超越了原典的内容,反映的是注释者的观点和见解,这是注释者在注释的过程中,对自己头脑中认知语境的图式进行了激活,激活了自己的经验知识的部分,所以是认知语境的主观性部分建构了注释的内容,并产生了对原典的超越。

还有一种情况是注释者认知语境的主观性没有形成完整的文本形式,而是包含在注释的内容中。如:

郑玄在笺《诗》的时候引用谶纬之学的内容,如:

《诗经·商颂·长发》:“有娀方将,帝立子生商”,《传》:“有娀,契母也。将,大也。契生商也。”《笺》:“帝,黑帝也。禹敷下土之时,有娀氏之国亦始广大,有女间狄吞鳦卵而生契,尧封之于商,后汤王因以为天下号,故云‘帝立子生商’。”案《诗纬·含神雾》云:“扶都见白气贯月,感黑帝生汤。”是郑《笺》据《诗纬》释“帝”之意。[12] 43-44

郑玄接受谶纬之学,是受时代的影响,并把这些内容吸收消化而成为了自己的思想意识,所以在笺《诗》时,这些思想意识就作为他的认知语境的一部分而得以体现出来,形成了他的认知语境的主观性。

孔颖达等的《毛诗正义》中也有注释者认知语境主观性的体现,如:

《诗经·小雅·甫田》:“曾孙来止,以其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攘其左右,尝其旨否。”郑《笺》云:“曾孙,谓成王也……”

依照郑玄的说法,成王出观农事,亲自与后、世子行,使知稼穑之艰难。王肃引毛说另立新说,云:“……农夫务事,使其妇子并馌馈也。然田畯之至,喜乐其事…”王肃认为田畯看到农夫的老婆和孩子带着饭菜来到田间,于是非常高兴等等。《正义》支持郑玄的说法,并反复批评王肃等的说法不合理。《正义》的话语中具有潜在的时代因素,寄寓了初唐王朝的政治理念。因为唐太宗曾经反复叮咛孔颖达和于右宁要劝谏承干太子,使之知稼穑之艰难[13]。

孔颖达等支持郑玄的观点,一是从文本出发,二是受太宗叮咛劝谏太子,使知稼穑艰难的影响,构建了他们理解和注释此处文字的认知语境,所以他们支持郑玄的让世子懂得稼穑艰难的观点。

(二)训诂学中认知语境的客观性

语境理论的发展揭示出认知语境的构建过程中,既有交际者的主观因素在起作用,也有共同的社会性因素在起作用,这些共同的社会性因素体现出注释的客观性一面。

陈敏,王厚庆认为:“语境模式是主观的、独特的,因人而异的。另一方面,语境模式又不完全是个体性的,也有社会和互为主体性的重要维度。语言使用者在以往交际互动中获取的各种共有的社会知识,保证了主观构建的语境模式具有足够的相似性,为交际双方提供了共同的认知基础。”[11]黄华新,胡霞也认为:“认知语境建构的基础是交际话语的物理环境、交际者的经验知识以及个人的认知能力。其中物理环境和经验知识是认知语境建构的物质基础,……它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而经验知识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它是以图式的方式存在于大脑中的认知结构和知识单位,它们一旦被当前的物理环境所激活,就形成了理解当前话语的语境假设。”[8]

如“将叔无狃,戒其伤女。” 《诗经·郑风·大叔于田》

毛传:狃,习也。郑笺:狃,复也。朱熹注:狃,习也。余冠英注:狃,习惯以为常的意思。高亨注:狃,习以为常,掉以轻心。

按:在五家的注释中,朱、余、高三家皆从毛,只有郑笺不一样。按诗意看,毛传是正确的。[4]

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诗经·豳风·七月》

传:乘,升也。笺:乘,治也。朱熹注:乘,升也;亟升其屋而治之。余冠英注:乘屋,盖屋。高亨注:乘,登也;登上房屋,加以修缮。一说:乘,即修缮。朱熹注、高亨注都倾向于毛传,但也兼采了郑说。[4]

虽然注释者的时代不同,个人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不同,但是在理解原典的过程中,由于受原典的限制,再就是各种共有的社会知识,成为注释者理解原典共同的一般社会知识,所以他们的注释中大部分的内容是相同或相通的。由此体现出认知语境的客观性的一面。

三、结 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传统的训诂学中,不仅有传统的静态的语境存在,而且其中的语境也有其动态性和认知性的一面。它的动态性可以在共时的语境中得以体现,还可以在历时的语境中有所展示。认知性体现在其主观性和客观性中。传统训诂学中语境的认知性和动态性是紧密联系的,正是因为认知的存在,所以才促使认知主体不断调整思路,构建新的理解语境,从而使语境处在不断的变化中,形成了语境的动态性。传统训诂资料浩如烟海,使之与现代的语境研究结合,可以挖掘出传统学科中的宝藏,丰富现代语境研究的内容,扩展其研究的范围。

参考文献:

[1] 周淑萍.语境研究——传统与创新[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

[2] 刘澍心.语境构建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3] 杨永达.注释的心理机制——兼谈字义、字的组合义与语境义的解释[J].社会科学家,2008(4).

[4] 祝敏彻, 尚春生.论“毛传”、“郑笺”的异同[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1).

[5] 程水金.《邶风“新台”》之诗义与诗艺——兼议闻一多《诗新台鸿字说》[M]//中国诗经学会编《诗经研究丛刊》第五辑.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

[6] 韩宏韬.《毛诗正义》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7.

[7] 陈绂.从注释对原典的超越看语言与文化的关系[J].古汉语研究,1992(3).

[8] 黄华新,胡霞.认知语境的建构性探讨[J].现代外语,2004(3).

[9] 刘家荣.话语相关与认知语境[M]//语用与认知.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10] 胡霞.认知语境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5.

[11] 陈敏,王厚庆.语境理论的新发展:社会认知途径[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14(3).

[12] 陈锦春.毛传郑笺比较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6.

[13] 韩宏韬.考论《毛诗正义》对《毛传》《郑笺》的批评[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6).

Dynamic and Cognitive Properties of Context in Chinese Exegesis

JIAO Dong-mei
(College of Chinese Literature, Dalian University, Dalian 116622, China)

Abstract:The contex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exegesis has three prperties :the static, dynamic and cognitive. Dynamic property reflecst in synchronic context and diachronic context; Cognitive context is both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The dynamic nature and cognitive performance are closely related and inseparable. This research will expand the space , so that the content of the context study is more abundant.

Key words:Chinese exegesis; the dynamic nature of context; the cognitive nature of context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395(2016)04-0070-05

收稿日期:2015-06-15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科规划项目:《吕氏春秋》高诱注语境学研究(L13DYY054)

作者简介:焦冬梅(1966—),女,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汉语史研究。

猜你喜欢
训诂学
论中国训诂学与经典阐释的确定性
训诂术语的比较分析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训诂学功能性探究
训诂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训诂学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用联系的观点学文言
“反训”之说不可信
论高三古文复习中训诂思想的渗透
努力挖掘传统文化中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