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逻辑必然性

2016-03-07 07:50大连海洋大学学校办公室辽宁大连603大连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大连603
大连大学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独立自主群众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王 君,蔡 静(.大连海洋大学 学校办公室,辽宁 大连 603;.大连海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603)



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逻辑必然性

王 君1,蔡 静2
(1.大连海洋大学 学校办公室,辽宁 大连 116023;2.大连海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3)

摘 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是能动的、创新的、开放的、发展的思想路线;群众路线是深入实际地相信群众、尊重群众、依靠群众、组织群众、为了群众;独立自主,就是要从本国实际出发,依靠本国人民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进行革命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成功运用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解决时代问题的光辉典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就是实践活的灵魂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逻辑必然性

蔡静(1972—),女,博士,副教授,大连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毛泽东思想不断发展的动力之源。毛泽东思想之所以伟大就因为其活的灵魂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能够随着时代发展,国情变迁为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所掌握、运用、解释和回答时代的具体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成功运用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解决时代问题的光辉典范。著名时间思想家圣奥古斯丁认为,过去、现在、未来都有一定的关联;对其极其推崇的德国著名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也认为,存在必然包含未来、过去与现在相互之间的伸展和敞开。本文即以此理路进行相互之间的延展,探讨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逻辑必然性。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要求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根本出发点。它坚持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本本出发;不是照搬的,而是创新的。它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统一,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是重复的,而是再建的。它坚持在实践中检验、运用和发展真理,不是封闭的、停滞的,而是开放的、发展的。正因为实事求是是能动的、创新的、开放的、发展的思想路线,所以,这条路线在在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阶段都赋予了新的内涵,从而产生了三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

(一)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十六大以后得到了重要发展。这一时期,“和平与发展”取代了“战争与革命”,成为当时世界的两大主题。邓小平以其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和高瞻远瞩的政治远见,抓住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提出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移的重大决策,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正确的思想路线,制定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深刻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本质论、改革开放论、市场经济论等等,由此,中国共产党初步解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问题,即全方位改革开放、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征程。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于世纪之交。进入新世纪,人类社会迎来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信息技术革命遍及全球,国际政治格局日益多极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所有这些都广泛地冲击着人们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尤其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更是导致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严重受挫,国际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都先后失去政权,有的甚至走向衰亡,留给我们的教训是极为惨痛的!形势的严峻也使我们党面临着新挑战、新机遇。如何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使党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关键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后,经过长期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旗帜鲜明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这成为我们党新世纪新阶段的政治宣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产生于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这一阶段承前启后,至为关键。这一时期世界的主题未变,中国最大的实际亦未改变,这“两个没有变”决定了中国的主题仍是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同样寄希望于发展。尤其在当前中国生产力整体情况还不很发达,各地区、各行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持续,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如何走出一条低耗高效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新一代领导集体着力解决和回答的问题。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正是在此关键期及时、恰当地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探索并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指明了方向,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新内涵、新理论。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大理论成果是实事求是的应运而生,是实事求是的理论创新,是实事求是的贯彻运用,是实事求是的经验总结。如列宁所言,“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1]。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

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它的实质是深入实际地相信群众、尊重群众、依靠群众、组织群众,最后的归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它是我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我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和根本作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这一路线的具体体现。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依靠人民群众

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中国武装力量的主体。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都是由于依靠了人民,得到了人民的支持。人民群众是生产力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如何,他们最有发言权。所以,党要保持顽强的生命力,就必须把根在人民中扎牢、扎深,向人民学习,才能全心全意地依靠人民,真实地代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从而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的是为了群众

群众路线就是要一切为了人民,实现人民的利益。毛泽东指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拥护为最高标准。”[2]邓小平也强调,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都是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即“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江泽民同志关于“三讲”的重要讲话中说到:加强党的建设,归根结底是要解决“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们党如何始终保持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性质,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问题。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3]50-51

坚持群众路线,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制订政策,执行政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体现了这一点。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群众路线,可以密切党群关系

一个政党与群众关系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战争年代,我们党坚持群众路线,得到人民的支持,取得执政党的地位。和平年代我们要继续坚持群众路线,避免苏联共产党的覆辙,使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目前,我国经济正蓄势腾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紧锣密鼓进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新的战役中,坚持群众路线,发扬党组织群众、宣传群众、联系群众的优势,能够进一步增强党群联系。党为了人民利益提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可以增加人民的支持。同时,在依靠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可以赢得群众的信任,提高中国共产党的威信。

总之,在新时期坚持群众路线,发展群众路线,可以使中国共产党忠实地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实现生产力发展,最终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坚持独立自主根本方针的必然结论

独立自主,就是要从本国的实际出发,依靠本国人民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进行革命和建设。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立足点。其基本内涵是:第一,一个国家的革命和建设要取得胜利必须首先立足本国。第二,充分相信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依靠本国的力量发展革命和建设的道路。我们党始终坚持独立自主,从而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不同时期,这条路线的具体内容却又不尽相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立足中国实际,正确运用阶级分析法,指出农民是中国革命最广大的主力军,农村是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环节,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有了这条正确路线的指引,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取得成功。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仍旧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不盲从苏联模式,对资产阶级采取和平赎买政策,顺利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新世纪,我们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同样需要坚持独立自主。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独立自主

这是因为:第一,只有独立自主才能真正发展生产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现成的资金供我们享用。第三,国际形势变化无常,只有坚持独立自主才能为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环境。

(二)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同时,决不能放弃对外开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固然要独立自主,但决不意味着关门搞建设。“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3]12“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4]“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3]14。同时,决不能照搬照抄。只有在分析我国实际的基础上借鉴、吸收、消化国外先进的科技成果、管理经验,并形成行之有效的经验方法,才能切实为生产发展服务。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利于真正实现独立自主

一个国家的经济地位决定了其在国际舞台上的政治地位,只有首先成为经济强国才能成为政治强国、军事强国,而有了强大的军事、政治地位才能真正捍卫本国利益,实现独立自主。所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而独立自主又能更加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者辨证统一,密不可分。

总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运用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得出的必然结论,坚持活的灵魂便能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就是实践活的灵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也必将为活的灵魂输入新的血液,增添新的活力。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

参考文献:

[1] 列宁.列宁选集(第3卷)[M]. 第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1.

[2]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6.

[3]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大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第1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G]//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大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0.

On the Inevitability Between MAO Zedong though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Characteristic Socialism

WANG Jun1,CAI Jing2
(1.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fice, Dalian Ocean University, Dalian 1160234, China; 2. College of Marxism, Dalian Ocean University,Dalian 1160234, China)

Abstract: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mass line, self-reliance are the keys to MAO Zedong thought that the dynamic,innovative, open, developing ideology, that mass line believes the mass by respecting and relying on the mass by going from the mass to the mass. Independent should start from practice by following people's wisdom and strength of revolution. Socialist theor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the key to MAO Zedong thought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our age and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up socialism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s the living soul in not only dialectical unification logic of MAO Zedong but also the practice of China's socialism.

Key words:soul of MAO Zedong;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mass line; self-reliance;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logical inevitability

中图分类号:A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395(2016)04-0105-04

收稿日期:2015-06-16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发展的历史轨迹研究(L12BKS011)

作者简介:王君(1981—),男,讲师,大连海洋大学学校办公室主任,主要从事高校党建、公共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独立自主群众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红军长征与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初步确立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中怎样做到“少教多学”
浅论农村体育教学的发展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倡导独立自主原则,提高初中英语学习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