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学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探析
——以河北经贸大学新闻中心平台建设为研究试点

2016-03-07 08:32杨磊赵志华曹林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河北广播电视中心

杨磊,赵志华,曹林

(河北经贸大学人文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61)

广播电视学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探析
——以河北经贸大学新闻中心平台建设为研究试点

杨磊,赵志华,曹林

(河北经贸大学人文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61)

广播电视学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学生的实践性教学一直是教学活动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河北经贸大学新闻中心以其平台的建设应用为抓手,为该专业的实践教学开拓了新的模式。通过专业学生和新闻中心联动、专业课程与新闻中心对接和专业实习与新闻中心合作等方法,实现了广播电视实践教学的广泛化、专业化和实用性,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广播电视学;实践教学;新闻中心;专业技能;节目策划;新闻制作;剪辑;播音主持

广播电视学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实践教学一直是该专业的重点和难点。在传统教学的模式中,一般会设置实验课的环节,但是专业教师也仅仅是停留在非线性编辑实验室、演播室和阅片室等专业实验室,设置拍摄和编辑的题目,由学生制作完成。这种实践环节只能解决学生技术上的基础问题,即会操作摄像机和剪辑制作电视片,却无法对电视节目制作的具体环节进行把握。所以,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学生在进入电视台实习时,依然感觉无所适从。河北经贸大学人文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和河北经贸大学新闻中心捆绑建设,为学生实践教学搭建平台,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使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学生找到了实践基地,能够真正体验电视台制作节目的所有环节,开创了河北经贸大学广播电视学实践教学的新模式。

一、专业学生和新闻中心联动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巩固与拓展专业技能奠定了坚实基础

河北经贸大学新闻中心以校园新闻网为主要载体,采取了在线电视的模式,利用网络存储节目的功能,通过在线点播和网络直播,方便受众随时随地收看。校园新闻网设置了每周一期的校园电视新闻节目,时长为10分钟。自从2012年9月初新闻中心开始筹建,2010级广播电视学专业的部分学生就加入了新闻中心的队伍,围绕校园新闻联播节目进行节目策划、选题、摄像、剪辑和后期包装的工作,很多学生都是第一次做这样专业的工作,不仅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真正应用于实践,在专业实践中巩固了已学的知识技能,还在专业实践中提高了动手能力,拓展了视野。从新闻中心筹建到2013年2月这半年的时间,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学生已经由8人扩展到了40多人,而且分出了六个组,有明确的分工。电视新闻制作流程也趋于规范化,策划、选题、拍摄、剪辑、审稿、配音、主持、合成,所有环节由专人负责,分管不同工作的同学充分体会到了专业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真正状态,专业实践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随着河北经贸大学新闻中心(简称新闻中心)的运转趋于规范化,专业学生也充分认识到自己在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上的缺乏,于是专业教师开始对队伍进行集中管理,系统组织业务培训,提高学生记者的业务素质、自我管理和锻炼的能力。新闻中心也开始定期进行内部交流,学生产生了对专业教学的渴求,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动性得到了提高。

二、专业课程与新闻中心对接的教学模式,为实践性教学改革趟出了一条可行之路

(一)组织学生参与新闻中心的拍摄任务,按质按量完成

在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实践课程中,《电视摄像》和《广播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是摄像和剪辑的两门重要课程,随着新闻中心的成立,这两门课程也把实践课搬到了新闻中心,使专业课程与新闻中心对接,让学生亲身实践电视新闻的拍摄和制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进行《电视摄像》的讲课过程中,我们设置了三次与新闻中心对接的环节。第一次为基础操作,请新闻中心提供最简单的单一拍摄环节(如会议拍摄),请两组学生按照新闻中心的要求完成拍摄任务。由于学生刚刚开始摄像的操作,存在景别选择不当,镜头不稳,没有拍摄空镜头等实际问题。最后拍摄剪辑完成的两组作品,我们会在分析作品环节请全班同学点评,最后给出指导意见。第二次为参与拍摄全过程,让每组学生完成一次校园新闻专题的拍摄,通过全程跟随、组织拍摄的结构层次和撰写解说词,全面了解和掌握完整的新闻专题应该如何进行拍摄。第三次为期末考试环节,要求每组设计一个新闻策划,根据策划内容寻找拍摄主体,进行自主拍摄。通过实践环节的尝试,学生充分体会到有策划、有准备进行拍摄的必要性,从而不再轻视课堂理论,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二)新闻中心提供实践平台,保证课程教学的实现

针对《广播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这门课程的实践教学,新闻中心专门提供了实践平台,即每期节目会提供一则电视新闻供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剪辑,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哪组作品被最终选中即为获奖。通过3~4次剪辑任务的完成,学生充分理解了做电视新闻剪辑的流程和要素,专业素养得到提高。在教学之余,我们还充分利用学校网络课程的平台和专业学生针对新闻中心的实践问题进行论坛互动,学生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议。通过一个学期专业课程和新闻中心对接的尝试,师生都感觉提高了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专业课程学习能力,学生对专业课的兴趣提高了,甚至会向老师提出更高的学习要求,学习主动性增强。

(三)围绕新闻中心工作增设实践实训课程,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新闻中心成立3年来,模拟仿真专业电视台的电视新闻节目制作流程,形成了一套规范有序的工作模式,也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学生记者。学生经过成熟的实习实践,在就业时显示出明显优势,几乎可以跨过实习期直接作为正式工作人员在电视台工作,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欢迎。基于此,人文学院制定了教学改革方案,专门围绕新闻中心的新闻网和电视台两个部门增设了两门实践实训课程,已经通过学校审批,纳入2015级学生的教学大纲。实践实训课程不同于以往的实验课程,该课程以培训代替授课,以工作绩效考核代替实践作品考核,使更多专业学生有机会在实践平台得到锻炼,灵活的培训方式、大量具体实践工作的体验以及分享互动式的小组式教学,创新了广播电视学实践教学模式。

三、专业实习与新闻中心合作,为学生步入社会创造实践基地

河北经贸大学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学生一般会进行三次实习,分别为认知实习、岗位实习和毕业实习。认知实习主要是指大学二年级学生利用暑假时间进行为期两周的社会调查和实践。使学生对电台、电视台、报社等新闻媒体有一个直观的印象,了解新闻的采编流程,激发学生学习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兴趣。岗位实习是广播电视学专业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大三学生适当参与新闻业务工作,增强新闻工作的感性经验。毕业实习即在最后一个学期学生为找工作和制作毕业作品寻找合适单位进行实习。一般来说,这三次实习都以学院推荐和学生自己寻找为主要形式,学生实习地点分散,难以管理,有些实习环节甚至形同虚设,一部分学生反映实习都是在家乡挂靠个单位敷衍了事,很难真正起到实习的效果。

针对这种情况,河北经贸大学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实习开始与新闻中心合作,在大二学生刚开始接触专业课程时就分组进入新闻中心实习,首先是跟随老记者进行拍摄和剪辑,然后进入选题会,进行策划和撰稿,还可以在主播台进行播音主持的尝试,使学生全方位地了解电视新闻的操作流程。指导教师可以全程跟随,通过学生作品也能够考核学生的实习成果。到大三的实习阶段,部分学生已经进入新闻中心成为记者,这时的实习就提出了更高要求。给每组学生布置一期校园电视新闻的制作任务,从策划、选题、采访、拍摄到剪辑、撰稿、播音、合成,所有的环节分工合作,在不影响节目质量的前提下,可以大胆发挥。新闻中心也为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的实习大开绿灯,非线性编辑实验室、演播室、摄像机、无线麦克、三脚架等专业实验室和设备都提供出来,只要不影响新闻中心正常工作,实习学生可以在新闻中心充分体验新闻工作的乐趣和酸甜苦辣,为步入社会,积累工作经验,为提高学生毕业后适应社会的能力创造有利条件。

四、新闻中心实践教学的几点启示

通过河北经贸大学新闻中心的实践性教学活动,笔者在学生与专业实践教学、教师与专业课程教学及其改革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尝试,从中感悟到如下几点。

(一)着眼人才培养需要,敢于创新教学模式

在教育信息化加速推进的今天,一定要放开眼界,不要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固有的教学套路,敢于结合本院校不同专业人才的实际培养需求去探索新方法。广播电视学专业具备了实践教学的必要条件,即操作性和理论性并重,社会需求成熟的专业人才,针对类似专业,应该大胆创新,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充分融合,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同时与社会需求接轨,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二)联动各级媒体,拓展实践教学空间

为了强化和拓展广播电视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新闻中心应与各级媒体进行联谊互动,以增强互相了解,在工作中建立感情;同时,挖掘新闻线索,抓住一切学校重大事件组织对外宣传报道,使学生的实习实践空间从学校到社会,多渠道多方位地得到拓展。目前,河北经贸大学新闻中心还是以校园新闻为主,与省市级媒体的联动才刚刚起步。如果能够设立外联组,专门负责联系各级媒体,配合省市级媒体进行新闻策划和宣传,使专业学生在新闻中心实习的同时还能够感受到省市级媒体的工作流程和状态,从而对于广播电视学的专业教学起到促进的作用。

(三)丰富电视节目内容,深化实践教学内涵

新闻中心自成立至今,与广播电视学专业相关的只有10分钟的电视新闻节目,节目类型过于单一,报道模式也以会议报道为主,手法过于简单。应着手转变报道采写文风,在会议报道时尽可能地把握会议主旨,报道会议实际内容,报道广大师生关心的新闻事件,增强新闻报道的思想性。另外,加入新的节目类型,如设置“校园DV”版块,可播放学生制作的校园青春剧等艺术类作品;还可以添加谈话节目、互动节目,丰富电视节目内容,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多层次地提高。再者,结合广播电视学专业课程的设置在校园新闻网添加“实践教学”版块,如根据《电视摄像报道》《广播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专题片制作》《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等专业课程,每门课程设置一个专题,把每次实践课学生的作品放在校园网上供广大师生点评,提高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课程的兴趣,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四)建立比赛和奖惩制度,完善实践教学监控体系

学院可以积极组织和参加一些与专业相关的比赛,例如全国电视制作大赛、主持人大赛等,通过参加比赛,让学生在实践环境中加强巩固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另外,还应加强广播电视学专业教师新闻实践的培训,积累实践经验,这样才能有效指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同时,建立奖惩制度,对于在新闻中心工作出色的学生予以奖励,对于作品不符合要求的学生也要进行惩戒。学院以此为依据建立学生实习的质量监控体系,通过专业指导老师有针对性地指导打分,规范实践教学制度,完善实践教学监控体系。

[1]王宏昌.新闻专业实践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探索,2011,(10).

[2]李忠昌,周宏刚.地方高校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折[J].今传媒,2009,(5).

责任编辑、校对:杜莹

Exploration of New Mode for Practical Teaching of Radio and Television Broadcasting Specialty——A case Study of Press Center of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Yang Lei,Zhao Zhihua,Cao Lin
(School of Humanities,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Shijiazhuang 050061,China)

Practical Teaching is the key to radio and television broadcasting specialty.The press center of HUEB builds a good platform for professional practice.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linkage and cooperation of press center with students, specialized course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leads to favorable teaching efficiency.

television broadcasting sclence,practice teaching,press center,professional skill,program planning,news production,clipping,broadcasting and hosting

G423.07

A

1673-1573(2016)01-0107-03

2015-03-18

2015年度河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广播电视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GJXH2015-75);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融媒时代河北省电视产业转型研究”(HB15XW012)阶段性成果

杨磊(1979-),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经贸大学人文学院讲师,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广播电视学;赵志华(1965-),女,河北井陉人,河北经贸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广播电视新闻学。

猜你喜欢
河北广播电视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河北顶呱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河北:西洋乐器畅销海外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孙婷婷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