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学术年谱(二)

2016-03-07 09:20蒋慧琳深圳大学印度研究中心广东深圳518060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牛棚季羡林

蒋慧琳(深圳大学 印度研究中心,广东 深圳 518060)



季羡林学术年谱(二)

蒋慧琳
(深圳大学 印度研究中心,广东 深圳 518060)

摘 要:本辑为“季羡林留德归来三十年”部分。季羡林回到国内,经陈寅恪先生介绍给胡适、傅斯年、汤用彤三位先生到北京大学任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得知汤用彤先生开魏晋玄学课,便去旁听,他勤记笔记,从未落下一节。与此同时,他在胡适办公室当外文秘书近三个年头。50年代,多次被评为北大一级教授,担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同中国代表团两次出访印度。70年代,重拾他以前所从事的梵文、巴利文研究,开《印度史》课。文化大革命期间,季羡林被批判、进过“牛棚”,以“反革命分子”、“走资派”、“国民党残渣余孽”等身份受到接二连三的批斗。所幸没有被环境和时势击垮,仍然顽强地在学术方面勤力耕耘,写出为数量少的学术论文,并偷偷翻译起印度著名大史诗《罗摩衍那》。

关键词:季羡林;北大教授;进“牛棚”;挨批斗;《罗摩衍那》

1946年(三十五岁)

《文艺复兴》月刊创刊于上海,郑振铎、李健吾主编。 主要撰稿人有郭沫若、茅盾、巴金、叶圣陶、郑振铎、李健吾、钱钟书、沈丛文、路翎、季羡林等。

春天,写信给在英国剑桥大学任教的哥廷根旧友哈隆教授,谢绝剑桥之聘,决定不再回欧洲。离开瑞士,经法国马赛,搭乘为法国运兵的英国巨轮,在海上生活一个月后,到越南西贡。在西贡的一所中学讲演。讲演的题目是《新疆发现的古代语言》。在此停留一个多月,后又乘船经香港到达上海。

5月19日,抵达上海,住臧克家先生家。过了几天,赴南京,与李长之重逢,经李介绍结识梁实秋。接受梁先生在一家大饭店宴请,且与其夫人和女儿见面。在南京拜谒恩师陈寅恪,受陈寅恪引荐,到中央研究院拜见北京大学代校长傅斯年。

不久,南京中央图书馆馆长蒋复璁设宴款待季羡林,并转告他,教育部长朱家骅有意让季留在南京工作。但季已由陈寅恪推荐到北京大学。

7月,《胭脂井小品序》,发表在《北平时报》(文园第1期);《东方语文学的重要性》发表在《大公报》;《忆章用》发表在《文学杂志》第3卷第4期;

8月,《寻梦》发表在《上海侨声报》;《老子在欧洲》(署名齐奘)发表在《中央日报·中央副刊》。

9月,储安平在上海创办《观察》周刊,至1948年12 月25日被国民党查封,该刊共出五卷。撰稿人有:胡适、冯友兰、费孝通、傅斯年、马寅初、钱钟书等。季羡林在上面共发表7篇文章:第一卷第二十一期的《论翻译》,第二

汤阴法鲁陪同季羡林去拜会文学院长汤用彤。汤先生告诉季羡林,按照北京大学的规定,在国外获博士学位的人,最高只能聘任为副教授的职称。实际上一周之后,就被聘为教授,季羡林成为北大历史上最年轻的教授。

兼任文学院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文科研究所导师。创办东语系,新成立的东方语文学系最初分设为三个组。第一组包括蒙文、藏文、满文;第二组包括梵文、巴利文、龟兹文(吐火罗文A)、焉耆文(吐火罗文B);第三组是阿拉伯文。除系主任季羡林外,还有三名教师:王森原、马坚、金克木。不久,又增加马学良、于道泉两位教员。

梵文班招生,只有三个学生,其他专业没有学生;学生人数比教师人数还少。

胡适校长的秘书不懂外文,外事工作就让季羡林帮忙处理,那三年,季羡林经常到胡适办公室同其一起工作。

与在清华大学时结识的老友沈从文重聚。又因为住得比较近,此后经常见面往来。值得一提的是,季羡林自大学起,就喜欢读沈从文的作品,到了德国还时常怀念这位“可爱、可敬、淳朴、奇特的作家”。

汤用彤在北大图书馆拨给季羡林一间研究室,为其提供研究方便。季羡林一向嗜书如命,一有空闲,便潜入研究室,“躲进小楼成一统”,潜心默读,坐拥书城。

季羡林与胡适同为北大教授会成员、北大文科研究所导师、北京图书馆评议会成员,而该评议会总共是7人,全是当时北京顶尖级学者。

《学术研究的一块新园地》发表在10月《益世报》。

《大学外国语教学法刍议》发表在《世界评论》第1卷第3期。

《论自费留学》和《关于东方语文学的研究》分别发表在11月和12月的《大公报》上。

《一个故事的演变》发表在《北平时报》文园第8期。

1947年(三十六岁)

汤用彤在北大开魏晋玄学课,季羡林得到他的许可,每堂去听,没有缺过一次;汤先生上课没有讲义,只是口述,季羡林记了厚厚一大本笔记。

夏天,乘飞机回济南探亲。此为留德归国后第一次回济南。跟家人分别十二年,再聚首感慨万千,日夜思念的叔父变老了,一对儿女也已长大。这次在济南呆了一个多月,见了很多的亲友。

被聘请在《山东新报》主编、由胡适亲笔题词的《国学周刊》;在济南青年会作学术讲演:《从比较文学的观点上看寓言和童话》,后发表在《山东新报》国学周刊第1期、北平《经世日报》读书周刊第68期。

《梵文〈五卷书〉:一部征服了世界的寓言童话集》发表在《文学杂志》第2卷第1期。

《谈翻译》发表在《观察》第1卷第21期。

《一个流传欧亚的笑话》,发表在《大华日报》学文周刊5月15日。

《现代德国文学的动向》发表在《文艺复兴》第3卷第3期。

《西化问题的侧面观》发表在《观察》1第2卷第1期。

《纪念一位德国学者西克灵教授》发表在《大公报》图书周刊第8期。

《邻人》发表在《观察》第2卷第5期。

《近十年来德国学者研究汉学的成绩》发表在《大公报》图书周刊第19期。

《我们应该多学习外国语言》发表在5月18日《北平时报》。

《东方语言学的研究与现代中国》发表在《文讯月刊》第7卷第4期。

《木师与画师的故事》发表在《大公报》文史周刊第30期。

《送礼》发表在7月13日《大公报》星期小品第8期。

《浮屠与佛》发表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二十本。

《中国文学在德国》发表在《文艺复兴》中国文学专号(中)。

《中国人对音译梵字的解释》发表在《山东新报》(国学周刊第5期)、北平《经世日报》读书周刊第71期。

《论梵本〈妙法莲花经〉》发表在《学原》第1卷第11期。

《语言学与历史学》发表在《申报》文史第1期。

《论梵文纯文学的翻译》发表在《山东新报》国学周刊第14期)、北平2月16日《民国日报》。

印度尼赫鲁政府在北京大学开设印度学术讲座,第一任教授是师觉月博士。师觉月第一次在北大演讲时季羡林参加,胡适出席并用英文致欢迎词、讲述中印历史上的友好关系,并如数家珍地介绍师觉月各个时期的学术成就。

1948年(三十七岁)

有关佛陀与佛孰先孰后,胡适与陈垣二位先生争论得面红耳赤。佛教最初并非直接从印度传到中国,而是通过中亚各国的媒介传入。季羡林利用自己掌握吐火罗语的优势,用中、英文两种语言发表力作《浮屠与佛》,提出“佛陀”乃“佛”之加长,“佛”非“佛陀”之略称,使“佛”的出现早于“佛陀”这一史实得以澄清。陈寅恪把这篇文章推荐给《中央研究院史语所集刊》,后发表。该刊是当时国内最具权威性的学术刊物。

郑振铎在《文艺复兴·中国文学专号》的《题辞》中对北京大学成立东方语文系表示祝贺,指出季羡林和金克木都是对梵文学有深刻研究的。

北京大学颁发聘请季羡林为文学院教授的聘书。

为纪念北京大学五十周年校庆而作《论梵文的音译》一文,罗常培先生对此文的评价是:“考证谨严,对斯学至有贡献”。

6月15日,为筹办印度大诗人泰戈尔的画展,季羡林向徐悲鸿借其名作《泰翁的画像》。画展筹备阶段,季羡林请徐悲鸿、廖静文和吴作人作指导。

《柳宗元〈黔之驴〉取材来源考》发表在《文艺复兴》第9期。

《〈儒林外史〉取材的来源》发表在1月31日《申报》。

《论聘请外国教授》发表在《观察》第4卷第3期。

《论南传大藏经的翻译》发表在《申报》3月13日“学僧天地”。

《从中印文化关系谈到中国梵文的研究》发表在北京3 月10日《经世日报》。

《“猫名”寓言的演变》发表在4月24日《申报》。

《忠告民社党和青年党》发表在《观察》第4卷第13期。

《佛教对于宋代理学影响之一例》发表在5月22日《申报》。

《读马元材著〈秦史纲要〉》发表在6月26日《申报》。

1949年(三十八岁)

2月5日,《列子与佛典》定稿,季羡林请胡适斧正。胡适挑灯夜读,立即复信:“《生经》一证,确凿之至!”

2月18日,写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正史与印度传说》。

接到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胡乔木的来信,胡乔木在信中征询季羡林:现在形势顿变,国家需要大量的研究东方问题、通东方语文的人才。问季羡林是否愿意把南京东方语专、中央大学边政系一部分和边疆学院合并到北大来。季羡林看完信激动不已:这于国于民于己于北大都是一件大好事,正求之不得,岂有拒绝之理?他立即回信,表示完全同意。

6月,奉华北高等教育委员会之命,南京东方语言专科学校合并到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

1950年(三十九岁)

中国史学会成立,郭沫若为会长,吴玉章、范文澜为副会长,设有亚洲史组,成员有向达、季羡林、张礼千、周一良、马坚、张秀民、余元庵等十余人。

为即将出版的《新时代亚洲小丛书》写序。

兼任辅仁大学教授至1952年,讲授《语言学》。

李铮初中毕业,经季羡林同意,到东语系工作,协助季羡林做系办公室杂物工作。

1951(四十岁)

《大公报》编辑《史学周刊》,第3期刊发季羡林的《介绍马克思的“印度大事年表”》。

1月26日,教育部通知:教育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选送100名青年到东语系学习印地、蒙古、维吾尔、阿拉伯、越南、暹罗(泰语)、缅甸、日本、朝鲜及西南少数民族语文,学习期限4年。

4月-11月,季羡林、张礼干、李有义、马学良主编的《新时代亚洲小丛书》由上海东方书社先后出版。

7月28日,中国史学会成立,季羡林当选理事。

新华社公布赴印度和缅甸访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代表团。季羡林是团员之一。9月20日下午代表团前往印度和缅甸两国进行友好访问。到印度先在加尔各答,后又以先遣队的身份到首都新德里,住中国驻印度使馆,冯友兰和丁西林、李一氓、季羡林等人专门被安排到总统府下榻。应印度方面的邀请,代表团先后访问德里大学、回教大学、阿里加大学,参观印度古代宫殿建筑、圣雄甘地墓,在圣地尼克坦国际大学住两天,访问泰戈尔故居,住在泰戈尔生前住过的北楼。

秋,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清华大学、燕京大学之文理学院各系与北京大学合并,北京大学迁至燕京大学原址,季羡林搬进蓝旗营公寓。

译自德文卡尔·马克思著的《论印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1952(四十一岁)

5月16日,中印友好协会在北京隆重成立,会长为文化部副部长丁西林,副会长陈翰笙,理事有老舍、吴印咸、吴作人、吴茂荪、季羡林、洪深、胡愈之、陈叔亮、冯友兰、刘白羽、刘尊棋、邓拓、戴爱莲、龚普生、张明养,共15人。

7月,季羡林与陈寅恪、梁思成、陈岱孙、翦伯赞、王力、林徽因、郭绍虞、钟敬文等被评为一级教授。全国当时共评出一级教授几十名,评审极为严格。

东语系院系调整以前的主要教员有:季羡林、于道泉、张礼千、马坚、金克木、马学良;调整以后的主要教员有季羡林、张礼千、马坚、金克木、徐祖正。

9月底,北大从城内沙滩迁至西郊原燕京大学校址,东语系搬进原燕京大学西校门内北侧的一栋二层的古典式建筑,定名为“外文楼”。季羡林从1952年开始在外文楼上班,直至1983年卸任系主任职务,在外文楼上了整整31年班。

在《世界知识》发表《团结起来,拯救和平》。

当选为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文学研究所成立,隶属于北京大学,1955年划归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后来又陆续成立苏东文学组和东方文学组,分别由卞之琳、戈宝权、季羡林担任组长。1964年,西方组、苏东组、东方组分出,与中国作家协会下属的《世界文学》编辑部合并,成立外国文学研究所。

1954年(四十三岁)

《中国纸和造纸法输入印度的时间和地点问题》发表在《历史研究》第4期。

《东方语文范围内的科学研究问题》发表在《科学通报》第5期。

12月1日,北京大学由校工会出面召集文科部分教师和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座谈会,研究如何通过《红楼梦》研究在北大进一步开展学术讨论的问题,主持会议的是工会主席季羡林。

再一次被评为一级教授。

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

1955年(四十四岁)

为北大东语系影印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谚解》写序。

发表论文《吐火罗语的发现与考释及其在中印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中国蚕丝输入印度问题的初步研究》。

4月2-22日,以郭沫若、陈翰笙为团长的中国代表团,到印度新德里参加“亚洲国家会议”,另外有巴金、冰心、黄佐临、能海法师、季羡林。会议期间到阿格拉参观泰姬陵。

6月1-10日,中国科学院在北京饭店举行学部成立大会,6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布命令: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名单共233人。历史学方面有季羡林等等,但实际上当选以后是被安排在语言学领域。

10月,与刘大年、吕振羽参加中国史学家代表团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参加“国际东亚学术研讨会”、德国汉学家会议,访问民主德国。

10月27日,中国科学院成立语言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并举行第一次会议。这个委员会由18位委员组成,有王力、叶圣陶、吕叔湘、吴义棋、罗常培、季羡林等。

不得已参加批判胡适会议,公开表示简直是浪费时间。

叔父季嗣诚在济南因患癌症去世。

译自德文的《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选》出版。

1956年(四十五岁)

译自梵文的迦梨陀娑剧本《沙恭达罗》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发表《吐火罗语的发现与考释及其在中印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高校教授重新评级,仍然被评为北京大学一级教授。

担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当选为“中国亚洲团结委员会”委员。

1957年(四十六岁)

《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印度简史》分别由人民出版社和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发表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5月23-30日,参加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第二次全体会议。

翻译剧本《沙恭达罗》由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搬上话剧舞台,吴雪执导,梅熹、白珊等主演。周恩来陪同印度副总统拉达克里希南观看演出,季羡林介绍故事情节。

1958年(四十七岁)

《1857-1859年印度民族起义》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10月4日,作为中国作家代表团成员,与冰心、巴金、茅盾、周扬、赵树理等一同出席在苏联塔什干举行的亚非作家会议。

《再论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兼评美国梵文学者弗兰克林·爱哲顿的方法论》发表在《语言研究》第1期。

写出论文《印度文学在中国》。

1959年(四十八岁)

写出《印度寓言和童话的世界旅行》。

《对于新诗的一些看法》发表在《文学评论》第3期。

《五四运动后四十年来中国关于亚非各国文学的介绍和研究》发表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

应邀赴缅甸,参加“缅甸研究会(Burma Research Society)五十周年纪念大会”,在大会上作《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的发言,英译文发表在会刊上。到缅甸北部古都蒲甘游览,参观万塔之城。

译自梵文的印度古代寓言故事集《五卷书》(Pañcatantra)中译本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为培养文艺学专业的高级人才,中宣部和教育部委托原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和人大联合办文学研究班和进修班,季羡林为研究班讲授印度戏剧。

1960年(四十九岁)

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招收第一批梵文巴利文本科生,同金克木教授一起为这批学生上课。

写出论文《关于〈优哩婆湿〉》。

1961年(五十岁)

写了三篇关于泰戈尔的文章:《泰戈尔与中国》、《泰戈尔的生平、思想与创作》、《泰戈尔短篇小说的艺术风格》。

《必须用汉语拼音字母的读法来读》发表在《语文建设》第2期。

应向达先生之邀,给历史系学生讲吐火罗语。

1962年(五十一岁)

应邀赴伊拉克参加巴格达建城1800周年纪念大会,之后参观埃及、叙利亚。

11月,在云南思茅、西双版纳,当选为中国亚非学会理事兼副秘书长。

译自梵文的印度迦梨陀娑的剧本《优哩婆湿》(Vikramorvasiya)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古代印度的文化》发表在《历史教学》第10期。

发表著名散文《春满燕园》。

4月29日,孙子季泓出生。

1963年(五十二岁)

写出论文《关于巴利文〈佛本生故事〉》、《〈十王子传〉浅论》。

4月12日,孙女季清出生。

1964年(五十三岁)

5月,北大校领导在临湖轩举行专家座谈会,就宗教问题研究听取有关专家意见。参加座谈会的除了校党政领导外,还有金岳霖、贺麟(学部哲学所),季羡林、金克木、马坚(北大东语系),周一良(北大历史系),任继愈、朱谦之和研究所其他成员,部分宗教界人士也参加了会议。

参加中国教育代表团出访埃及、阿尔及利亚、马里、几内亚等国。

1965年(五十四岁)

夏天,新中国第一批梵文巴利文专业学生毕业。

写出论文《原始佛教的历史起源问题》

1966-1969年(五十五-五十八岁)

文化大革命受批判、进“牛棚”,以“反革命分子”、“走资派”、“国民党残渣余孽”等身份受到接二连三的批斗。“人生识字忧患始”,慨叹命运对他的嘲讽——如果幼时不离开故乡到济南求学,就一直安稳的在乡下生活。做一个农民还可以“管教”知识分子。

1970年(五十九岁)

向东语系图书室的管理员提出请求,通过国际书店到印度订购梵文精校本。

《罗摩衍那》,不到两个月,八大本精装梵文原著寄到。

1972年(六十一岁)

季羡林很长时间被系里安排教英语课,这一年的9月,所承担的英语教学任务结束。另开《印度史》课,继续他从前所搞的梵文和巴利文研究。

10月20日,到中国历史博物馆,指导中国通史展览,写出《审查中国通史陈列意见》。

1973年(六十二岁)

5月,开始搜集《印度佛教史》的资料。时年着手翻译《罗摩衍那》(Ramayana),直至1977年将这部18755颂的宏篇巨制译完。

1974年(六十三岁)

几位农场工人在新疆焉耆县西南“明屋”七个星千佛洞附近挖掘时,沙土中突然出观了一迭残破的古代文书,上面的文字形状古怪。不久,文书被送到新疆博物馆,判断为一千多年前中亚流行的婆罗米字母书写的残卷。专家们根据出土地点,判断这是吐火罗文(古代中亚文字),至于残卷内容谁也看不懂。

4月22日,以北京大学副校长的身份出席日本创价学会会长池田大作在北京大学的讲演。

1975年(六十四岁)

5月,新疆博物馆副馆长李遇春得知,偌大的中国,就只有季羡林一个人懂吐火罗这种稀奇古怪的文字,全世界也仅有20几人懂得。于是他携带残卷,不远千里来到北京,千方百计找到季羡林家,请求解读。季羡林确定此为吐火罗语材料——《弥勒会见记剧本》。自那之后17年,季羡林翻译出这部天书。

1976年(六十五岁)

4月,开始吐火罗语翻译。

5-6月,学校安排在批林批孔中以“评法批儒”的名义,给工农兵学员上过一次古典文献的课。

10月,看印度佛教资料,读《大藏经》,为《印度佛教史》写作做准备。

(责任编校:周欣)

作者简介:蒋慧琳(1980-)女,湖南永州人,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学,印度文学与中印文化关系。卷第一期的《西化问题的侧面观》、第五期的《邻人》,第三卷第七期的《论现行的留学政策》,第四卷第三期的《论聘请外国教授》、第十三期头条《忠告民社党和青年党》,还有第六卷第三期的《把学术还给人民大众》。

收稿日期:2015-11-28

中图分类号:K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6)03-0016-04

猜你喜欢
牛棚季羡林
我的书斋
听雨
牛棚读书
牛棚子 草垛子(小小说)
牛儿回家
有趣的牛
季羡林的养生启迪
来而不往
咪咪(节选)
老舍给季羡林“付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