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万科股权之争

2016-03-07 07:09向松祚
环球人物 2016年1期
关键词:金融资本宝能长青

向松祚

说实话,万科股权之争受到如此关注远超我的意料。很多评论似乎都是情感宣泄,与事情本身关系不大。为什么万科股权之争闹得神州大地好像发了神经?万科和王石的知名度、宝能集团的神秘身份并不是最重要原因。我认为,事件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中国资本市场很不成熟、中国职业经理人文化和制度远远没有建立起来、中国大多数投资者包括机构投资者对完善的公司治理制度没有清晰的概念和理性的认识,心态上也不是很健康。

这里面,关键问题有三个:其一,要创建基业长青的公司,究竟是职业经理人重要还是股东重要?当然是职业经理人重要。他们应该具有怎样的素质?股东如何理性地帮助选择好职业经理人、塑造职业经理人文化和制度?纵观此次万科股权之争的评论,很少涉及这些重要问题,都在算账——谁占多少股份就有权改组董事会、有权改聘董事长和总经理、有权让谁滚蛋等,这哪是创建基业长青公司的气候?

其二,要缔造基业长青的公司,必须有一整套制度和文化氛围,让职业经理人英才辈出,不断将公司提升到新的高度。如果一家公司的股东今天看好张三,明天又看好李四,职业经理人队伍不稳定,怎么可能基业长青?如果公司战略和职业经理人被金融资本随意改变,追求的是短期财务利益,那么这种趋势发展下去,对国家的经济将非常不利。从这个意义上,我并不相信宝能集团控股万科是好事。从宝能的历史看,它并未建立起比万科更好的职业经理人制度,如何有能力将万科提升到新高度?金融资本应服务于产业资本,至少二者应平等协作。如果金融资本随意支配产业资本,资本家将产业变成玩弄虚拟经济和追逐短期财务利益的工具,国家的经济和商业氛围就会被虚拟经济的投机炒作所笼罩。

目前,中国已有很浓厚的虚拟经济氛围,大家热衷于拼市值、拼控股、拼杠杆,搞收购兼并、资本运作,到最后企业的核心技术在哪里?真正的创新在哪里?中国制造和中国品牌的竞争力在哪里?所以,我国必须从制度上很好地检讨,不能让虚拟金融资本绑架和支配产业资本,要让优秀职业经理人能主导公司,努力打造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我们看看世界上最优秀的公司,CEO和高管团队都很稳定,CEO并非由股权大小决定。通用电气已有130多年的历史,总共经历了10个CEO,平均一个CEO任期13年以上;1997年,乔布斯重返苹果公司时没有任何股权,但却将苹果打造成世界最有价值的公司。这些制度和文化才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有些人口口声声尊重市场、按股权大小说话是资本市场铁律,听起来振振有辞,实则似是而非,危害极大。

其三,中国政商环境需大幅改善,政治和企业的关系或界限要依法规范。在此事件中,不少人猜测谁背后有什么“赵家人”,并认为最后还得靠权贵来摆平。虽然这些评论是无中生有,但反映了许多人对中国政商关系的认识,这与市场经济和法治经济格格不入,令人忧心。

猜你喜欢
金融资本宝能长青
金融资本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建设“突围”初探
姚振华“失而复得”
闪念大柳塔
观赏园艺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不上访
探究马克思主义金融资本理论研究的必要性
观致能否走出“隧道”?
现代经济中金融资本的逻辑研究
宝能是不是接盘侠
华润与宝能之间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