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行走》 钻入一个无法无天的身体

2016-03-07 10:52董铭
南都娱乐周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双子塔瑟夫基斯

董铭

再次描摹传奇的囧瑟夫

重新描摹一个传奇人物,需要足够的勇气,“囧瑟夫”约瑟夫·高登-莱斯特一口气来了双份,2015年他和人物传记片杠上了,连拍了两部当代“名人写真”。巧合的是《云中行走》和《斯诺登》之前都曾拍摄过纪录片,而且都拿到了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或许是伯蒂的性格本就不算复杂,既没有斯诺登在道德与良心上的艰难取舍;也没有乔布斯颠覆世界,藐视众生的野心,因此所有的悬念,都回归到了杂技动作本身。电影中的伯蒂,只不过是个醉心于走钢丝,挑战更高更难的阳光少年,即便有些哗众的虚荣,更多的还是对理想的不懈不弃。与真实的伯蒂相比,电影更加突出了理想主义、乐观、和内心纯净,回避了大部分缺点,就像是《11罗汉》这样的好莱坞动作片,几乎不触及道德的个人英雄,用疯子式的固执来感染众生。

完美浪漫的巴黎梦

出生中产家庭的菲利普·伯蒂,宁愿去做个街头艺人,这样的人生本就不同寻常,但在六七十年代的法国也不算罕见。在喜剧大师路易·德·菲奈斯的代表作《美食家》中,克吕什饰演的胖儿子也是宁愿去马戏团当小丑,也不愿子承父业做主编。伯蒂是在克劳德·弗朗索瓦的流行歌曲中,回忆起自己在巴黎街头的独轮车岁月,这一段落具有浓重的法式情调,伯蒂与安妮的相遇、相爱和相知,书写的是完美的浪漫曲,街头邂逅的爱情符合伍迪·艾伦在《午夜巴黎》中的假设,志同道合的卖艺情侣,还继承了马塞尔·玛索的哑剧精神,美国人至今都赞羡不已。导演泽米基斯在《云中行走》的前30分钟“巴黎段落”中,充分调用了观众喜闻乐见的表现手法,成长的痕迹,传奇的构建,爱情的支持,我们仿佛又看到了一个“阿甘”向我们跑来,不知疲倦,不畏危难。而他的终点,则是一个已经不复存在的“美国梦”。

突破自我,铭刻精神

整部影片的主旨都是源自这个“美国梦”——登上双子塔,可对于经历过9·11噩梦的美国人来说,心情想必是复杂的。让一个法国杂技人向往双子塔,用人体的极限去铭刻国家精神的极限,这本来就具有特殊的意义,电影甚至延伸了文化和文明的负载意义:囧瑟夫站在自由女神像的手臂上讲述整个故事,而这个雕像本就是法国人送给美国人,象征着对自由的歌颂。当伯蒂真正站在两塔之间的钢丝上时,他获得的是飞翔般的自由,当他与天空相邻的同时,他与地面,与人类必然疏远,在地上的围观群众只能遥望他的壮举,在纪录片的视角中,他是如此遥远而渺小。“作死”的理想,只为在400米的高空,无保护地自由45分钟,当伯蒂跪在钢丝上时,影片突然有了种崇高的仪式感,包括警察在内的所有旁观者都被他感染,“违法行为”才是人类突破自我的伟大阶梯。

3D技术的胜利

所有的回忆和铺垫,都是为了伯蒂手托平衡杆,踩上钢丝绳子的那一刻,导演泽米基斯又实现了一次技术上的刷新,这位凭借《回到未来》《阿甘正传》和《极地特快》不懈挑战特效新高度的“技术控”,在影片中重现了包括双子塔在内的所有场景,虽说囧瑟夫只不过是走在绿幕棚内3米高的模型上,但在银幕上呈现的却是完全自由的空间。用这样的特效,泽米基斯可以随心所欲地让摄影机出现在任何位置,在3D的助威下,导演还多次玩起了道具“飞出”银幕,砸向观众的老把戏,逼真的声效、清晰的景深、营造设身处地的临场感。沉静在这种视听震撼下,文字的描述必然是贫乏的,泽米基斯追求的“奇观”虽不是独创,但也难得与主题如此契合。毕竟这世界上没有几个伯蒂能让你钻到他体内,感受风从脚下穿过的征服感,从这个角度来看,囧瑟夫也算是本色出演吧。

猜你喜欢
双子塔瑟夫基斯
印度百米高“违建”双子塔被拆除
优雅的秘密
优雅的秘密
南昌双子塔
库丘瑟夫:公益不只是捐钱
双子塔下鸡冠红
双子塔闪烁
出版名家
——贝内特·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