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继伟两会阐释“增赤字促增长”

2016-03-08 08:25
环球时报 2016-03-08
关键词:楼继伟财政部长赤字

本报特约记者 陶短房 本报记者 王佳梅

3月7日,中国财政部长楼继伟在北京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中国今年将赤字率提高到3%,比去年实际赤字率提高0.6个百分点。这符合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中国经济面临新常态,适当提高赤字率,支撑经济实现中高速增长,同时着力进行结构性改革。未来中国财政收入增长将放缓,但仍有增加政府债务的空间。美国CNBC报道称,“继5日李克强总理宣布今年中国增长目标在6.5%至7%之间后,包括国家发改委负责人徐绍史、财政部长楼继伟在内的多位中国高层领导人都承诺继续改革和避免硬着陆,以稳定市场情绪。”

楼继伟表示,中国的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只有30%左右,低于一般国家的比重。所以,赤字率可以适当提高。但“很难说多大幅度是合适的”。美联社报道称,中国高层领导纷纷发表旨在安定股市、货币动荡,安抚投资者的讲话,财政部长楼继伟则宣布了3%的赤字目标,中国试图引导经济走向依托国内消费,而非总是依赖贸易和投资增长。去年中国经济增速跌至25年来最低的6.9%,但在全球范围内仍是最高的之一。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教授朱天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中国一贯在制定赤字债务方面的政策上偏保守,不会出现大幅上升的情况,3%的赤字率同世界上其他国家比已经是偏低了,一般其他国家都在4%到5%左右,发达国家由于信用更好发债赤字率会更高。他还表示,提高赤字是表明政府采取积极财政政策的一个标志。一般来说,财政刺激都是通过减税来实行的,但在中国经济目前处于下行的情况下,减税对经济的刺激作用较有限,还要依靠政府对基建和其他社会公益的投资来实现。瑞银证券表示,决策层将今年的赤字率目标提高至3%。这的确是财政宽松的明显信号。不过,实际的政府支持可能仍将主要来自准财政支出。预计决策层会主要依赖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来为政府支出融资,而非直接发行政府债券。财政刺激力度较难有大幅提升。

CNBC报道称,楼继伟周一表示,中国预算赤字在合理范围内,但兴业银行称2015年“实际预算赤字为占GDP接近3.5%,而2016年可能会接近4%”。巴黎银行首席新兴市场经济学家伊雷RichardIley称,尽管中国努力解决供给侧和投资拉动问题,但他对消费侧增长弥补制造业衰落空缺的前景并不乐观,理由是“中国缺乏有效刺激消费的真正具体措施”。但报道承认中国领导人的承诺起到安抚人心的作用,伊雷就认为,如今外界普遍认识到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是持久发展所必须的、需要一段过程的,对“硬着陆”的担忧已大抵消失了。

对于楼继伟提到供给侧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去产能、去库存。朱天表示,一些受产能过剩影响严重的行业背后往往有政府推手,基本都是国有企业占绝大多数。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不宜制定全国性的产业政策,因为这往往会导致产能集中释放扩张的后果。他表示政府应当放手,让市场调整供应和需求。中国企业联合会的冯立果博士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过去政府喜欢刺激需求端来消化过剩产能,现在供给侧改革则会采取更为市场化的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从供应端着手。

澳大利亚《财经观察报》称,中国一直寻求生产更高价值产品,但楼继伟承认这受到技术工人匮乏的阻碍,他也表示,最近几年职工收入增加速度高于生产率的提高,这是不可持续的。

记者会上,楼继伟还透露已向国务院提交一份拟送人大的修改个人所得税制度法案,他表示简单提高征税底线并不公平,因为“如果1个人月薪5000元且单身,就能过比较体面的生活,但如果上有老下有小就是另一回事”。彭博社称,中国拟以增值税替代营业税,但进展速度一直慢于预期,楼继伟称这是因为新系统的复杂性所致。▲

猜你喜欢
楼继伟财政部长赤字
“财政部长”许白昊只留下一封家书
刘邦的“财政部长”为何要扯淡?
楼继伟卸任财政部长,那些“思考与梦想”
互信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