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提高临床检验血标本检验结果分析前质量分析

2016-03-09 01:12何晓华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6年10期
关键词:检验科标本我院

何晓华

重庆市万州区武陵镇中心卫生院 404006

护理干预提高临床检验血标本检验结果分析前质量分析

何晓华

重庆市万州区武陵镇中心卫生院 40400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提高临床检验血标本检验结果分析前质量中的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我院临床检验科收到的检验样本3500分,在检验分析前实施常规护理。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间我院临床检验科收到的样本3620分,在检验分析前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种护理模式下检验样本中的不合格样本数量。结果:检验分析前实施整体护理的小组,检验样本不合格率为0.58%,明显低于常规护理小组的1.2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检验中实施整体护理干预,能够保证血液标本的正确采集和处理,提高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实现分析前质量的有效控制。

整体护理干预;检验血标本;检验结果;分析前质量

随着医疗技术、设备和理念的不断革新,医学检验过程越来越快速化、自动化、精确化。血标本指的是收集病人的少许血液,用于临床病症检查和化验,其检验结果是否正确关系到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1]。因此,需要在血标本检验前对改过程进行有效的护理,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程度,避免其他因素的影响。本文对我院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前后检验科检验样本的不合格数量进行了对比和分析,总结了护理的作用和价值,具体过程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5年5月开始实施检验分析前整体护理干预。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我院临床检验科收到的检验样本3500分,其中,血液标本2170分,痰液标本1330分。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间我院临床检验科收到的样本3620分,其中,血液标本2280分,痰液标本1340分。

1.2 方法 常规护理包括常规检查、核对及资料记录等内容。整体护理干预包括重视准备工作、规范样本采集、加强工作培训、制定复核制度等内容,具体如下。

1.2.1 重视准备工作 部分患者由于对样本采集过程不够了解,容易出现紧张、焦虑和恐惧的情绪,严重者还会影响样本采集的进度,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进行一定的心理辅导,帮助患者克服不良情绪[2],做好心理上的准备。采集样本前1d,患者应禁食禁水,规范自己的日常习惯。采集当天,护理人员应认真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确认资料完全后进行样本采集工作。

1.2.2 规范采集过程 首先,护理人员应选择适当的容器,严格按照采集要求进行操作,同时注意样本的采集数量,避免收集过多影响采集效率。其次,正确使用抗凝剂,选择正确的采集时间和方法,减少其他影响因素,保证样本的质量,降低污染率,保证工作流程的科学性。

1.2.3 加强专业培训 护理人员在血标本检验收集和检验过程中均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为了保证分析前质量,应该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规范其工作流程。医院应定期为护理人员提供培训和教育机会,培养其规范意识,保证采集一次成功率。

1.2.4 制定复核制度 为了保证分析前质量,在标本收集工作完成后,应严格按照复核制度的要求,对患者信息、容器标示、检验项目、标本质量等进行检查[3],确定信息对称后,送至检验科。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守复核制度,提高工作的积极性,防患于未然。

1.3 统计学分析 本文使用SPSS19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得到的计数资料使用χ²进行相关检验,当P<0.05时,所得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未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前,检验科中共有43例不合格样本,其中,12例标识问题,3例溶血问题,5例凝固问题,5例样本量不合格,2例采错容器或试管,8例采样时间不当,6例样本污染,2例样本乳糜,不合格率为 1.23%(43/3500)。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后,检验科中共有21例不合格样本,其中,4例标识问题,2例溶血问题,2例凝固问题,3例样本量不合格,2例采错容器或试管,4例采样时间不当,3例样本污染,1例样本乳糜,不合格率为 0.58%(21/3620)。结果显示,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后,检验科内出现不合格样品的几率明显下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血标本检验分析前工作包括患者准备、样本采集、样本储藏、运输及信息核对等多项内容,这些环节涉及到的内容较多,工作流程比较零碎,容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样本质量下降。整体护理干预是一种先进的护理模式,它涉及到的护理内容比较全面,能够将分析前过程的各个环节有效衔接起来,同时规范护理人员的各项操作,提高其责任心和业务素质,保证样本采集的顺利进行[4]。另外,它还注重患者的准备过程,能够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从源头上减少可能出现的不良影响。本次研究中,对我院检验科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前后的不合格样品率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后,样品的不合格率明显下降,与之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在临床检验中实施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实现分析前质量的有效控制。

[1]李翠萍.护理干预提高临床检验血标本检验结果分析前质量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78(09):217-218.

[2]纪娜娜.检验分析前护理工作对临床检验质量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0(06):32-33.

[3]赖琼凤.影响检验分析前血标本质量的因素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4,12(13):1-3.

[4]江雪松.影响检验分析前血标本质量的主要因素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28(22):71-72.

R472

A

1672-5018(2016)10-200-01

猜你喜欢
检验科标本我院
3D打印技术在动物标本中的应用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浅析检验科常规生化检验的室内质量控制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教你制作昆虫标本
强化检验科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
强化检验科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
Exce12007在检验科设备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