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护理体会

2016-03-09 01:12冯志娟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6年10期
关键词:红斑狼疮系统性依从性

冯志娟

海南省白沙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572800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护理体会

冯志娟

海南省白沙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572800

目的:探讨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7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为患者进行心理干预、饮食干预、常规干预等护理干预,达到树立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和勇气,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进而达到加快患者恢复速度的目的。对患者的临床资料、满意度以及依从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行护理干预的74例患者中,68例患者的依从性较高;病情较为稳定,能够正确理解和掌握该类疾病的相关常识和注意事项,缓解了由于疾病所带来的不良心理情绪;74例红斑狼疮患者中,满意率可达到72例(97.30%)。结论:对红斑狼疮患者行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认知情况,还能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

系统性;红斑狼疮;护理干预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因素以及累及多器官的免疫性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体内抗体和免疫物合成所造成的结缔组织损伤,临床主要表现为蝴蝶状斑块或者是盘形状红斑等,可以累及患者其他系统和器官,如:心脏、中枢神经、黏膜、皮肤以及肾脏等,其中以累及肾脏损伤最为严重[1]。肾功能衰竭、感染以及中枢神经损伤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该类疾病主要发生于育龄妇女人群中,目前临床研究显示,该类疾病与内分泌、感染、遗传以及药物等原因存在关联[2]。本研究通过行护理干预,能够提高红斑狼疮患者的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是在患者知情同意下开展,将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7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为自愿参与配合本次研究。其中,男性14例,女性60例,年龄为16~62岁,平均年龄(35.6±11.8)岁,病程15天~18年,平均病程(9.31±3.31)年。

1.2 护理方法

1.2.1 心理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由于患病时间长以及反复发作等特点,将会出现难以根治、治愈效果不佳的情况,根据调查和研究显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在患病期间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以及不安等负面情绪,因此,正确而又积极的心理疏导对于患者的病情好转和身体恢复十分重要。护理人员应该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以一个真诚和耐性的态度为患者提供护理干预,向患者介绍有关该类疾病的发生机制和注意事项,尤其是对于一些老年患者而言,需要采取耐心的态度进行更为细腻的沟通,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采用亲切的鼓励方式帮助患者说出内心深处的想法,消除患者失望和悲观的负面压力。与此同时,需要为患者讲解有关该类疾病的典型病例,树立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并寻求患者家属的帮助和配合,给予患者更多的精神支持和生活护理。经过耐心的心理疏导和指导,帮助患者更好的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

1.2.2 药物护理

患者在患病期间需要按照医嘱定时、定量服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的增加或者减少药物服用剂量,在患者用药前需要事前服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含有激素或者是免疫类型抑制药剂将会为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向患者明确讲解用药期间的注意事项,如:身体上的一些不当变化,但是停药后将会逐渐消失,因此,做好患者的用药前护理干预十分重要。

1.2.3 饮食护理

通过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并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制定针对性的饮食方案,对于出现浮肿患者给予高蛋白的饮食原则,对于肝肾功能损伤患者给予低盐低脂的饮食原则。对于红斑狼疮患者而言,需要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限制动物蛋白和脂肪的摄入含量,减少刺激性和辛辣性食物的摄入。对于急性活动期患者而言,需要适当加入野菊花、金银花、西瓜、绿豆以及冬瓜等水果汁;缓解期患者则需要加入牛奶、甲鱼汤、蜂蜜等滋阴降火等食物,所有红斑狼疮患者切忌食用无花果、豆荚以及芹菜等食物,避免再次发生红斑狼疮。

1.3 观察指标

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依从性、满意度和其他临床资料。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中的数据均需要利用 SPSS13.0软件包予以核验,选择[n(%)]表示计数资料,并接受X2值核算。若实验对象之间的数据在计算后P<0.05,则为存在明显意义。

2 结果

2.1 依从性情况

通过行护理干预的74例患者中,69例患者具备较高的依从性,占据93.24%。

2.2 其他病情情况

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的病情较为稳定,能够正确理解和掌握该类疾病的相关常识和注意事项,缓解了由于疾病所带来的不良心理情绪。

2.3 护理满意度

通过行护理干预措施后,74例红斑狼疮患者中,满意率可达到72例(97.30%)。

3 讨论

红斑狼疮患者由于患病时间长以及反复发作等特点,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及时给予护理干预,尤其是出院后护理指导同样重要[3]。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告知患者以及患者家属正确的用药剂量和次数,还需要告知患者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尤其是育龄患者,应该避免出席人流过多的场合,时刻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发生感染,此外,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改善红斑狼疮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依从性,护理效果十分显著[4]。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行护理干预的74例患者中,68例患者的依从性较高,可达93.24%,满意率可达到72例(97.30%)。通过对患者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红斑狼疮患者的不良症状,消除患者的紧张和焦虑等负面情绪,还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依从性,效果显著。

结语:

本研究结论显示,行护理干预措施,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还能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值得用于红斑狼疮的护理过程中。

[1]谭慧莉.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J].中国药业,2015,24(09):80-82.

[2]梁新娥,王钦玉.特殊首发表现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护理体会[J].价值工程,2011,30(32):326-327.

[3]郑秀英,张霭霞,王莺.4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2):203-204.

[4]段玲.血浆置换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护理体会[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2,34(06):844-845.

R473.5

A

1672-5018(2016)10-203-01

猜你喜欢
红斑狼疮系统性依从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
对于单身的偏见系统性地入侵了我们的生活?
中国骄傲,一起致敬!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超声引导经直肠“10+X”点系统性穿刺前列腺的诊疗体会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Ⅱ~Ⅲ期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分析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带状疱疹的护理
什么是手卫生依从性
论《文心雕龙·体性》篇的系统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