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滞销背后的思考

2016-03-09 20:15贾晓丽韩雪娜张邓灵
果树资源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果农苹果销售

贾晓丽,韩雪娜,沈 拉,张邓灵

苹果滞销背后的思考

贾晓丽1,韩雪娜2,沈 拉3,张邓灵3

(1.河南省灵宝市寺河乡农业服务中心,河南 灵宝 472500;2.河南省灵宝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河南 灵宝 472500;3.河南省灵宝市园艺局,河南 灵宝 472500)

针对国内各大苹果产区价格低迷,销售困难的现状,分析了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即苹果规模扩张造成市场饱和,水果种类繁多消费者理性选择,进口苹果增加分割市场分额,加工企业转化消耗能力有限,苹果质量相对不高,苹果保鲜能力不足,诚实守信自觉不够,适价销售把握不好等。并提出了建立市场预警机制、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开展产销对接活动、扩大品牌传播范围的应对措施。

苹果;滞销;原因分析;应对措施

2016年春节过后,全国各大苹果产区市场价格整体下滑,保持在较低价位,行情惨谈。卖果难、果难卖,在各大苹果产区纷纷上演,虽各级部门强力采取有效措施,化解苹果销售问题,但收益甚微,果农苦不堪言。市场的跌宕起伏震醒了行业每一位人,迫使大家重新审视和理性看待苹果销售问题。什么原因引起苹果滞销,如何更好地发展苹果产业,值得行业各界认真思考。以下是笔者个人的一点看法,粗浅之见仅供参考。

1 苹果滞销原因分析

市场受国际、国内宏观形势诸多因素的影响,任何人都难以把握。春节以后,苹果市场交易冷淡,表面上受宏观经济下行的影响。主要影响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1 全国苹果规模的扩张,产量大增

供大于求,苹果市场饱和,造成供需矛盾突出。据有关报道,全球最大的苹果种植基地陕西,面积达69.3万hm2,产量占全世界1/6,也首次突破1 000万t,但价格却下跌了近30%。

1.2 消费者选择水果更加理性

消费者更加注重苹果外观和品质,同时也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购买欲望明显下降。加之近年来,新流通渠道发达,各大连锁超市不断的增加花色品种,而且各种水果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以前一些稀少或不常见的水果也在醒目处上架,消费者选择的余地非常大,对苹果消费也有一定冲击。

1.3 进口苹果不断增加

有数据显示,2015年1-10月苹果出口总量58万t左右,下滑了12.9%,而进口总量达到7.94万t,比2014年增加了230%,出口比率远远低于进口,加之进口果价格低、品质好,蚕食了国内部分苹果市场份额。

1.4 果汁市场不景气

果汁加工企业多按订单生产,没有因原料果价格下降而扩大产能,有的甚至处于半停产状态,转化消耗苹果能力极其有限。

1.5 苹果质量相对不高

苹果的糖度、酸度、硬度,以及果形、色泽、果面光洁度等指标,决定了苹果的内在和外在品质,也是吸引采购商和消费者购买的重要指标。从苹果滞销总体情况来看,精品苹果、高档苹果相对塑膜袋苹果销售情况还是略好一点,价格也相对稍高一些。

1.6 苹果保鲜能力不足

春节后这一段时间,各家贮藏的苹果多数还没有销售完,是这个产季销售最慢的时段。加上天气逐渐转暖,部分果农根据自身实际,在土窑洞、地下室等简易贮藏的苹果,保鲜效果不远不及机械冷库,保鲜时期非常有限,一定程度上影响的销售。

1.7 诚实守信自觉不够

有销售企业反映,在采购苹果的过程中,个别农户存在苹果分级不严格、装箱不规范、以次充好、缺斤短两等不良现象,也让客商在外销洽谈中信誉受到影响,让经营门店和摊位形象受损,无法在市场上立足,只有再费力气另开门路。个别果农为图一时之利,断送了与客商长期的合作关系,也给自己在今后的苹果销售中埋下了隐患。

1.8 适价销售把握不好

苹果市场一个时段一个价,品质不一样,行情不一样。个别果农在售卖苹果时,盲目追高、攀价惜售,在苹果价格上与上年比、与别人比、与相似地区比,不能适时顺价销售,错失了售价较高时机,没有获得理想的价位和效益。

2 今后应对措施

2.1 建立市场预警机制

各级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组织,首先要搭建好信息传递平台,广泛利用电视、广播、官网、微信、短信等各种传媒手段,及时预测预告果品销售市场动态,引导广大生产主体做好有关准备,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其次,要建立生产和销售主体有关情况大数据,安排专人利用网络优势,及时上传生产与库存、价格与动态、销路与市场等方面信息,引导生产主体与销售主体加强对接,努力做好苹果去库存、促销售工作。

2.2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苹果质量始终是赢得市场、占领市场的根本所在。目前,全国苹果正处在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过渡期,各产区应结合实际,不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调优苹果品种、调高优势布局、调节成熟比例,狠抓苹果质量生产,引导广大果农加快“三改”。所谓“三改”,一是改观念,加强优质苹果生产,通过增施有机肥和提高果袋档次等有效措施,提升苹果质量,同时,明确苹果供应市场,按照需求管理苹果,积极发展“订单农业”。二是改技术,不断学习先进生产管理技术,去适应现代苹果发展模式的需要,紧跟市场发展形势。三是改品种。及时淘汰老劣苹果品种,通过嫁接换优、更新再植等措施,发展适销对路的新优苹果品种。

2.3 开展产销对接活动

通过政府搭台、企业主导、群众参与的形式,引导广大果农、生产者、经营者等开展与各种销售渠道对接洽谈的活动,加强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紧密衔接,不断深化“企业+基地+农户”的合作运营模式。开展的活动一是组织销售主体外出参展,开展宣传推介活动,固化原有销售渠道,拓展新的销售途径;二是鼓励主动开辟销售市场,通过各种关系在异地设立销售门店,利用新的营销模式“互联网+”发展电商、微商等,开展各种营销活动,实现与终端消费市场零距离对接;三是引导果农诚信经营,与机械冷藏库商家合作代贮代销,自建或联合建设机械冷藏库,提高苹果贮藏保鲜质量,拉长苹果销售时期。

2.4 扩大品牌传播范围

知名品牌既是质量的代表,也深得消费者的信赖,具有一定的市场影响力。各苹果主产区要整合品牌优势,采取“公用品牌+企业品牌”的方式,扩大品牌宣传范围,增强品牌影响力,培养品牌吸引力,不断加强和拓展稳固畅通的销售渠道。

更正说明

《山西果树》2016年第3期作者高林夏的文章《大樱桃设施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中写到“樱桃落花后,及时喷施40%嘧霉胺悬浮剂1 000倍液控制灰霉病。”但经多方资料考证,大樱桃对嘧霉胺敏感,喷施后易使结果小的樱桃受害,尽量不要用。为防止在生产中出现问题,应作者要求,特此更正说明。

《山西果树》编辑部

2016-03-29

贾晓丽(1975-),女,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经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E-mail:724949129@qq.com

1005-345X(2016)04-0023-02

S661.1

A

猜你喜欢
果农苹果销售
樱桃红了,果农笑了
田间地头“惠”果农
专家当保姆 果农心里稳
流翔高钙为果农把脉支招
这四个字决定销售成败
给人带来快乐的袜子,一年销售1亿美金
收获苹果
拿苹果
会说话的苹果
销售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