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预防医院感染的对策

2016-03-09 01:12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6年10期
关键词:医源性检验科规章制度

李 岩

河南省偃师市人民医院 河南偃师 471900

检验科预防医院感染的对策

李 岩

河南省偃师市人民医院 河南偃师 471900

目的探讨检验科在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具体管理控制对策。方法通过探讨分析我院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制定有效控制检验科医院感染的各项措施。结果依据查出的各种危险因素,制定对应解决对策,可实现院内感染几率的有效降低,同时为患者病症更好治疗提供保障。结论检验人员针对医院感染,需提高认识,强化学习,管理规范化,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通过对院内感染发生的各项危险因素施加有效控制,可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及医院整体水平。

检验科;医院感染;对策

近些年来,随着高致病性禽流感、SARS、各种肝炎及肺结核等传染性疾病的出现与广泛蔓延,检验科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及危险性与日增加,且检验科工作人员每日均需与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体液及血液等密切接触,如若未进行防护,不仅检验人员被感染概率增高,且易发生实验室获得性感染,至此,检验科乃是医院感染重点监控的科室,同时也是医院感染发生高危区。对此,笔者就本科室近几年医院感染管理的措施进行探讨。

1.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现状

1.1 功能区域划分不清

检验科存在着用房面积较缺及紧张情况,且存有紫外线放置不合要求、半污染区、清洁区与污染区混杂及布局不合理等现象。

1.2 规章制度不健全

伴随当今医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强化了对医院感染的管理与监测。但其主要对无害化处理检验科的医疗废物,保护环境,而在关于检验科内控制医源性感染方面的规章制度上,则存在不健全情况,在购买用于控制医源性感染的仪器与设备投入不足,科室工作人员参加医院感染相应会议与学习班的机会较少,在对医源性感染预防措施方面也存有不健全情况。

1.3 自我保护意识缺乏

实际操作中未能依据检验科规章制度及操作程序来进行,比如不佩戴手套、帽子及防护口罩;工作人员穿戴受到污染的衣物进至休息间,或在实验室吸烟、吃零食;实验当中忙于他事或接听电话等。检验科工作人员为充分意识到医院感染的重要性,未能足够认识对其施加管理的意义与目的,存在较为严重的重检轻防思想,对于医院感染管理及措施执行落实上仅形式化。

1.4 设施不全与使用不规范

通风设备、防护眼镜及隔离衣等存在不足。且因检验科用房存在较为紧张状况,因此,导致作业流程与布局方面存在不合理,未能正常使用预防医源性感染的设备。没有依据相关要求用消毒液,浓度配制方法不正确,未能准确掌握消毒有效时间。处理检验所产生的废物、废液以一次性检验用品不当,存有流入市场与社会的风险。

2.检验科预防医院感染对策

2.1 严格划分区域功能

在改造实验室时,检验科房屋诸如人的流向、标本及通风等内容需重新改进与思考。正确分离清洁区、缓冲区与污染区,尽量按照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标准与要求设置各项功能区,将生物危险标志贴于实验室入口,另外,还需注明生物安全级别及危险因子级别。对于那些非工作人员,禁止进入实验室。

2.2 健全科室规章制度

科室领导需定期组织全科室人员,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各项规章制度与法规文件的学习、培训工作,建立健全检验科各种预防医源性感染的制度规范,并打印各种规章制度,贴于醒目位置。科室领导需定期组织科内管理人员,开展相关领域的岗位培训工作,将强化医院感染知识的学习作为着重点,定期考核本科室人员医院感染知识掌握情况,不断强化医院感染知识的教育工作。

2.3 提升自我防护意识

对于检验科所存在的重诊断轻预防思想,需坚决给予改正,提升科室人员医院感染知识水平,促使全科人员清楚的了解到预防医院性感染的重要性,另外,还需采取有效措施,对科室人员进行积极引导与疏解。要求全科人员对检验科操作程序严格执行。强化自我防护观念与意识,在实际操作中,需对检验科规章制度及操作程序严格执行,正确佩戴防护衣、手套、帽子及防护口罩等;工作人员不穿被污染或易导致污染的工作服进至休息间,不可在实验室内吸烟及吃零食,实验过程中不做其它事情,如接打电话等。科内可每年开展1次免疫学检查,并行全面体检1次,接种疫苗。构建全科健康记录。

2.4 强化医疗废物管理

指派专职人员管理检验所用过的一次性检验用品,处理废物与废液,做好各项消毒工作,及时记录。消毒自动化检验废弃液,在自动化检验仪旁摆放塑料容器,并将废液引流管插入容器内。完成处理后,然后实施废气处理。将使用过的针头放置于防穿透容器内,而将诸如酶标板、加样器吸头、离心管、吸管及注射器等一次性试验用品,放置于消毒容器当中,通过高温高压对其实施消毒,而后再做废弃处理操作。

3.讨论

通过落实上述管理对策,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得到大大强化。科内工作人员不仅有了自我防护的意识,而且提升了医院感染的实际认识,对以往重检轻防的错误理念与观点给予了彻底改变,进而为科内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与安全提供了充足保障。检验人员通过对消毒隔离的麻痹思想有效克服,对于相关消毒隔离制度能够做到自觉的遵守,养成了相互监督的良好风气及生物安全防护的不错习惯。健全了相关机构建设及生物安全规章制度的建设,针对各项工作均配备有专职人员,促使生物安全管理更为规范化、制度化与经常化。将监督措施作为着重点,促使制度更为有效的落实,为各项临床任务、疾病预防与控制任务及科研课题的完成提供了有效保障,消除了隐藏的安全隐患,有效避免了各类事故的再发生。

[1]陶蕊. 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2, 12(6):1357-1357.

[2]文宏宇. 加强生物安全管理有效预防检验科医院感染[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14, 15(5):517-519.

[3]林永恩. 医院检验科医院感染的预防与管理[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9, 6(21):1880-1881.

[4]杨丽勤. 浅谈检验科人员医院感染的预防[J]. 护理研究, 2008, 22(12):1112-1113.

[5]吴玉杰. 检验科微生物室的医院感染的对策分析[J].现代养生, 2014(24):140-140.

R197.323

A

1672-5018(2016)10-275-01

猜你喜欢
医源性检验科规章制度
浅析检验科常规生化检验的室内质量控制
NICU患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及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浅谈中央企业规章制度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导管相关的医源性主动脉夹层及主动脉壁间血肿临床治疗经验
“墙化”更需“强化”
第三部分 规章制度
强化检验科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
肘关节术后医源性骨折伴僵硬
强化检验科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
内镜下钛夹封闭治疗医源性结肠穿孔6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