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2016-03-09 01:12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6年10期
关键词:前壁宫腔产后

梁 欣

海南省琼海市人民医院产科 571400

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梁 欣

海南省琼海市人民医院产科 571400

目的:探讨对产后出血患行以子宫压迫缝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54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所有接受研究患者出现产后出血的原因,并以此为依据采取针对性的子宫缝合术,对实施子宫压迫缝合术的使用方法和临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4例接受研究患者行以子宫压迫缝合术后53例止血有效,止血效率为53例(98.15%),经过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后并未出现任何临床并发症,40d后行以B超检查,53例患者愈合效果良好,1例患者出现液性暗区,所有接受研究患者均未出现后期出血。结论:通过对产后出血患者行以子宫压迫缝合术效果显著,能够达到较为良好的止血效果,并且具有操作简单、适应性强等优势,值得临床使用。

子宫压迫缝合术;产后出血;治疗效果

术后出血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产后并发症,临床理论定义为产后1d内出血量>500ml,是导致产妇产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病几率为2%~3%[1]。产后出血主要发生在产后2h,若不行以紧急救治将会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2]。女性人群在生产过程中,通常会发生子宫收缩乏力、产道损伤、胎盘因素以及凝血异常等症状,均能够引起不同程度的产后出血,临床治疗通常使用收缩剂、结扎以及填塞纱布等处理方法,采取适当的止血方法能够有效降低对患者的损伤,进而达到提高整体的治疗效果[3]。本研究通过对产后出血患者行以压迫缝合治疗,效果显著。详细报道见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是在患者知情同意下开展,将 2014年 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54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所有接受研究患者出现产后出血的原因,并以此为依据采取针对性的子宫缝合术,所有患者皆符合慢阻肺伴呼吸衰竭的临床诊断标准,均为自愿参与配合本次研究。其中所有接受研究患者年龄在22~44岁,平均年龄(38.9±6.6)岁,怀孕次数1~5年,平均孕次(3.6±1.4)次,怀孕周期36~44周,平均孕周(38.3±6.5)周。其中,34例患者出现子宫收缩乏力,17例患者出现胎盘粘连、胎盘前置以及子宫下半段出血,3例手术过程中出现凝血功能异常,并行子宫肌瘤切除以及羊水栓塞。

1.2 手术方法

本研究实施压迫缝合术的主要包括以下类型:B-lynch缝合术、Hayman缝合术、子宫下段缝合术、Cho缝合术。上述缝合术的操作和实施需要使用单乔可吸收缝合线行以缝合,具体操作方法如下所示:①B-lynch缝合术。将子宫从腹腔取出,行以子宫压迫后出血量减少,因此,可以行以该类压迫方法。取子宫右侧位置处作一切口,距离3cm处刺入宫腔,于剖宫切口上方3mm、侧方4cm处推入宫腔后,将缝合线拉到子宫角4cm处,并绕至于子宫后壁,由子宫前壁位置推入宫腔,推入至左侧子宫后壁处,再将缝合线拉至子宫前壁,于右侧子宫上下位置处缝合切口,并在此过程中将缝合线拉近,检查出血情况后打结,关闭子宫切口;②Hayman缝合术。于子宫切口右侧3cm以及内侧3cm处入针,并以子宫前壁到子宫后壁的顺序走针,绕置到子宫底部打结后缝合;③子宫下段缝合。于膀胱处推入,于子宫颈内3cm、右侧子宫内3cm处入针,穿过子宫前壁绕置子宫后壁后,于子宫后壁下侧 3cm位置入针穿刺直到子宫前壁,行以缝合后关闭切口;④Cho缝合术。选择子宫出血位置入针后,贯穿到子宫后壁处缝合,距离首针3cm处入第二针,第三针、四针于首针和次针周围3cm处入针,同样贯穿于子宫后壁,四针形成方形后打结,行以缝合后关闭切口。

1.3 观察指标

手术后于患者臀部下方放置盘弯,便于收集患者阴道出血的情况,观察并记录下患者阴道出血情况,实时观察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总结并记录患者术后恶露的变化情况,观察患者后期出血情况。于40d后行以B超检查,观察并记录患者子宫切口的恢复情况、血液信号的变化情况等。

2 结果

2.1 术后治疗效果

54例产后出血患者行以宫缩药剂、宫腔出血处缝合以及宫腔填塞纱布等传统处理,临床效果较差,后期采用B-lynch缝合术、Hayman缝合术、子宫下段缝合术、Cho缝合术。54例接受研究患者行以子宫压迫缝合术后 53例止血有效,止血效率为 53例(98.15%),行以压迫缝合术患者出血量平均为(947±133)ml。

2.2 术后恢复情况

术后患者出血量为(29.5±5.7)ml;术后3例患者出现提问变化,变化范围在37.8℃-38.8℃,4d后情况得到好转;术后患者于第五天出院,恶露的消失时间在11d-30d。经过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后并未出现任何临床并发症,40d后行以B超检查,53例患者愈合效果良好,1例患者出现液性暗区,所有接受研究患者均未出现后期出血。

3 讨论

产后出血不仅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更是受到不同程度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如:子宫摘除、席汉氏综合征等。

压迫缝合术主要是通过捆绑和血管挤压等方法,减少血流形成血栓进而止血,在此过程中,将会关闭血窦。该类手术的适应程度较高,目前广泛应用于胎盘因素、胎盘前置以及凝血功能障碍等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与宫缩药剂以及填塞纱布的方法相比,更加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本研究显示,54例接受研究患者行以子宫压迫缝合术后效率为 98.15%,极大程度降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临床效果极佳。

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对产后出血患者行以子宫压迫缝合术效果显著,止血效果良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1]刘艳,蒋小亚,吴婉林,李敏,邹亚林.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28(02):155-157.

[2]姜群英,苏雪梅,司马玲,陈石.简易子宫压迫缝合术在防治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出血中的临床应用[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4,10(01):67-70.

[3]魏红,戴哲凡,黄修治.子宫压迫缝合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性科学,2014,23(07):18-20.

R714.461

A

1672-5018(2016)10-066-01

猜你喜欢
前壁宫腔产后
小切口扩张后气管前壁穿刺切开术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与探讨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分析
多次人流可导致宫腔粘连致不孕
超声结合宫腔造影在诊断宫腔粘连中的应用探讨
经闭孔阴道前壁尿道悬吊术与自体阔筋膜悬吊术治疗张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比较
爱自己从产后护理开始
屈螺酮炔雌醇片用于人工流产术后预防宫腔粘连15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