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临床分析

2016-03-09 01:12唐机灵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6年10期
关键词:普外科抗生素切口

唐机灵

贵州省普安县人民医院 贵州普安 561500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临床分析

唐机灵

贵州省普安县人民医院 贵州普安 561500

目的:对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切口感染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普外科收录的300例患者资料,对其临床手术及术后切口感染进行分析。于术后72h进行回访调查,统计术后切口感染人数及感染率,及时采取抗感染措施,观察感染处理效果,做好统计。结果:本次调查共有22例患者出现感染,感染率7.3%;术后切口表现为红肿、出血、疼痛等,大部分患者有2种或2种以上的感染症状。导致术后切口感染因素比较复杂,年龄大小、疾病种类、手术时间、手术方式等因素相关,其中,主要与年龄大小、手术时间等为主,老年患者感染(22例)明显多于中青年患者(12例);经过抗生素及切口缝合等处理,感染症状均得到控制。结论:普外科手术是治疗常见疾病的有效方式,术后切口感染问题应得到重视,及时采取切口抗菌处理。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处理

近年来,普外科手术在临床疾病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利用手术治疗成为多类疾病的首选方式。另一方面,由于患者疾病的特殊性,以及年龄大小的关系,术后切口感染问题也日趋明显,不仅影响了手术治疗效果,对患者术后康复也造成不利影响。为了进一步掌握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情况,本次结合我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收录的300例资料,对术后切口感染表现及成因进行分析,具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普外科收录的300例患者资料,对其临床手术及术后切口感染进行分析。300例年龄范围30-77岁,平均年龄56±4.2岁,其中,男200例,平均年龄59±3.7岁,女100例,平均年龄54±2.2岁。所有患者均为普外科手术,胆道手术100例、胰腺手术40例、胃肠手术80例、肛肠手术50例,其它30例。

1.2 方法

1.2.1 手术方式:本次手术分为微创手术(270例)、传统开腹手术(30例)等2种,2类手术患者均按照标准操作,坚持无菌化处理。普外科常见切口分类标准:①Ⅰ类(清洁)切口,②Ⅱ类(清洁-污染)切口,③Ⅲ类(污染)切口,④Ⅳ类(污秽-感染)切口。

1.2.2 感染观察:于术后72h进行回访调查,统计术后切口感染人数及感染率,及时采取抗感染措施,观察感染处理效果,做好统计。

2 结果

本次调查共有22例患者出现感染,感染率7.3%;术后切口表现为红肿、出血、疼痛等,大部分患者有2种或2种以上的感染症状。导致术后切口感染因素比较复杂,年龄大小、疾病种类、手术时间、手术方式等因素相关,其中,主要与年龄大小、手术时间等为主,老年患者感染(15例)明显多于中青年患者(7例);经过抗生素及切口缝合等处理,感染症状均得到控制。

本次对切口感染患者采取针对性处理,主要是选用抗生素处理,对切口进行缝合、消毒、包扎等方式,为切口愈合提供良好的康复条件。本次22例经过感染处理后,切口均在1个月内愈合,说明了抗感染处理效果明显。

3 讨论

3.1 手术切口感染成因

随着手术治疗技术不断发展,对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进行详细调查与分析,总结切口感染原因,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感染处理方式,这将成为提高临床手术疗效的关键。面对早期外科手术治疗存在的不足,要结合具体疾病种类、手术操作流程、切口愈合情况等,采取切口抗感染防治方法,有效降低感染率。手术部位感染可分为切口感染和器官/体腔感染,前者又可分为浅部(局限于皮肤和皮下组织)和深部切口感染。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主要跟三个因素相关(1)术中伤口部位病原体的浓度;(2)手术持续时间的长短;(3)患者身体的因素,包括高龄,免疫抑制,肥胖,糖尿病,慢性炎症,营养不良,周围血管疾病,贫血,接触辐射史,慢性皮肤病,携带细菌状态(如葡萄球菌),近期手术史等。如果外科手术的切口出现了脓液,则肯定发生了感染,这时外科医师根据判断往往会将切口敞开。

本次22例研究发现,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是影响切口感染的主要原因,这与手术医生的专业技能存在直接联系。手术方式与操作人员专业技能相关,这是临床实践与理论学习的共同成果,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引起切口感染的因素。普外科手术人员参与工作时间长短不一样,手术人员的临床工作、手术实践等差异较大,对综合工作能力会有明显的影响。现阶段,普外科手术人员登记分为初级、中级、高级等,各等级职称均通过国家专业部门考核。职称等级高低,说明手术人员在理论研究上保持专业性统一,但普外科手术工作具体能力水平,还是与工作实践、工作实践等直接相关。

3.2 切口感染处理方式

抗生素对治疗及预防细菌感染的作用在临床实践中已得到充分肯定,术前30~60分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可明显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伤口一旦发生感染,要尽早切开引流,清除腐烂液化的坏死组织,采用二期缝合技术使伤口愈合,可以缩短病程,缩小瘢痕,增强皮肤组织的连续性。缝合时切除皮缘是为了形成新的创面,有利于皮肤的粘合。只有全层、间断缝合,才能使伤口不留死腔。本次对切口感染患者采取针对性处理,主要是选用抗生素处理,对切口进行缝合、消毒、包扎等方式,为切口愈合提供良好的康复条件。本次 22例经过感染处理后,切口均在 1个月内愈合,说明了抗感染处理效果明显。在全身营养状况良好的情况下,可口服敏感的抗生素。局部与全身应用的抗生素可以相同,也可以协同,但以对药物敏感为原则。注意耐药问题,合理使用抗生素。另外,细菌产生耐药性后并非一直稳固,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其敏感性又可能逐渐恢复。根据细菌耐药性的变迁,有计划地将抗生素分期、分批交替使用。可能对防止或减少耐药性有一定作用。虽然免疫功能低下导致的内源性感染是难以预防的,但加强患者住院环境的清洁消毒、改善住院条件,加强对危重患者和易感原发病患者的护理及支持治疗,提高手术技巧及规范性,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的术前术中抗生素预防性使用率,提高感染伤口分泌物培养及药敏试验率,有针对性地使用抗生素,严格无菌操作,适当使用免疫调节剂,是可以降低这些患者的伤口感染发生率的。

结论

总之,普外科手术是治疗常见疾病的有效方式,术后切口感染问题应得到重视,及时采取切口抗菌处理。为了避免切口感染造成的不利影响,普外科手术前期要做好感染分析,提前采取抗感染处理方案,对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感染处理等做好预案,这些都是提高切口愈合效果的有效方式。

[1]茅一萍,徐耀初.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09(06)

[2]郑春华.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临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6(15)

[3]张志,陈琼驹.胃肠手术抗生素使用及术后感染调查[J].河北医学.2006(05)

[4]赵明红.普外科切口感染目标性监测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05)

[5]刘骏斌.普外科预防手术切口感染中抗生素的应用[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3(05

R619

A

1672-5018(2016)10-084-01

唐机灵 男 1979 汉族 本科 主治医师 湖南邵阳 专业:普外科。

猜你喜欢
普外科抗生素切口
抗生素联合,搭配使用有讲究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抗生素的故事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初中历史“小切口”的教学实践
猫抓病一例及抗生素治疗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浅谈普外科中引流管的医学临床应用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随机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