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现状研究

2016-03-10 13:35于晓珂李燕丁烁
企业文化·中旬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于晓珂++李燕++丁烁

摘 要:科技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生产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软实力和核心支撑力。研究地方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问题,对于拓展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空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分析辽宁科技创新体系人才队伍现状,探讨了辽宁科技创新体系的整体架构及建设思路,提出了辽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支撑路径,为辽宁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科技创新;科技创新体系;人才队伍

科技创新人才是科技发展的第一资源和,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辽宁始终坚持科技计划工作与人才队伍建设相结合,做到科技计划不仅要出成果,更要出人才。更要了解我省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现状和发挥作用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对助力创新型辽宁建设,助力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新一轮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一、辽宁科技创新体系构成概述

科技创新调控系统的主体是政府部门,其职责是营造好的环境,做好宏观规划和战略规划。对于基础性、公益性的创新研究提供基础设施和资金支持,对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农村科技培训、农村环境保护、实用技术推广给予财力、物力支撑,给科技创新体系完善以政策支持。科技研发体系包括研发主体、研发主体协同机制、研发支持与激励机制、研发与推广衔接机制。辽宁科技研发体系建设,要以“四化”同步、城乡共同繁荣为出发点,研发大中小微企业和乡村当前发展需要的实用技术,突破各类研究机构各自为政的局面,整合研发力量,共享信息资源,避免重复研究造成的浪费。鼓励产学研合作,即在以企业为主体,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在风险共担、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机制下开展技术转让、委托开发、合作开发、共建研发机构和研发平台、组建产学研创新联盟、建立产学研示范基地和大学生创业实习基地等合作,政府应给予资金支持。

二、辽宁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现状及问题

(一)辽宁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现状

2015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辽宁省将继续把培养人才贯穿于科技创新全过程,一是着力强化创新人才基础工作。详细掌握科技创新发展重点领域的人才队伍基本情况,以及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和发展趋势,研究提出科技创新人才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明确职责,突出重点。二是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引进力度。依托重大专项、平台建设、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和自然科学基金计划,重点遴选科技创新杰出人才、科技创新团队和青年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全面落实国家“千人计划”、“特支计划”、“推进计划”以及辽宁省“双千计划”,启动实施“十百千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继续组织好大连海外学习创业周活动。三是完善项目人才互动机制。健全完善《省科技厅推进科技创新人才工作实施意见》,围绕构建“4+1”链式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和产业项目平台人才基地“五位一体”科技资金配置模式,进一步健全工作体系,不断促进科技计划和人才工作的深度结合,形成人才带项目、项目育人才的互动机制。四是加强科技创新人才服务工作。逐步建立科技创新人才服务队伍,注重强化人才工作调研,积极学习先进省份经验,做好人才工作战略研究,建立动态管理的科技创新人才库,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科技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和动态考评机制等。截止2015年,辽宁省新增工程院院士3名,总数达到54名;积极组织实施了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计划和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试点,培养具有较高科研能力的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712名;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61名,切实为辽宁科技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二)辽宁科技创新人才队伍问题

目前,辽宁省没有专门的职能部门管理科技人才,一方面使得科技人才的管理政出多门,缺乏系统性,未能形成明显的人才管理集聚效应;另一方面也使得项目、人才、基地三位一体的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并未真正建立起来。集聚科技创新人才的载体相对薄弱,辽宁重点名校较少,重点实验室等创新活动的基础条件较为薄弱,难以吸引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二是企业创新能力不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较少,民营企业发展速度又慢于南方部分省市,技术人员缺少施展才华的舞台;三是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较低,吸纳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能力较弱;四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缺少留住人才的事业和环境。辽宁是重工业省份,第二产业较为发达,而一、三产业发展相对较慢,这两个产业科技人才的比重也就明显偏低。三是科技人才政策缺失,现有政策落实不到位。部分高校的专业设置内容与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满足我省重点产业发展的需要,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工程与制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产业人才培养数量不足,处于紧缺状态。

三、辽宁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分析

不断加大对各类研发中心、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和科技创业9呼化器的资助力度,努力打造一批国际国内一流的技术转移中心、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和战略新兴产业的孵化基地,促进高层次人才集聚。加快完善期权、技术入股、股权、分红权等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鼓励科研机构和高校科技人员积极从事职务发明创造。发挥研究型大学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学科建设,增加急需的专业学位类别。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制定鼓励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政策,建立企校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促进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建立政策评估机制,及时了解政策执行和实施效果。积极配合科技部实施国家科技人才推进计划;积极配合省委组织部,依托各类创新平台,扎实做好“辽宁千人计划”的评审和推荐等工作;继续实施自然科学基金计划和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计划,努力搭建结构合理的科技人才梯队。不断完善科技人员到农村和农村龙头企业服务的政策措施,创新科技特派的工作模式;继续扩大农业特色产业示范基地的建设数量,真正形成一支“不走的”科技特派团;继续实施“农民技术员培养工程”,为学员毕业后管理企业和开展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周一平.科技创新推进新型城镇化[N].中国科学报,2015.

[2]张春艳.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战略探讨[J].学术交流,2014.

猜你喜欢
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关于培养新时期青年人才队伍的思考
关于科研单位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实施“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
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更好助力追赶超越
山东科技创新与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
人才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