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痰祛瘀汤对脑梗死急性期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影响的临床观察

2016-03-10 09:50张小勇南京市秦淮区中医医院江苏南京210006
关键词:酶原纤溶急性期

张小勇(南京市秦淮区中医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6)

化痰祛瘀汤对脑梗死急性期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影响的临床观察

张小勇
(南京市秦淮区中医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6)

目的观察化痰祛瘀汤对脑梗死急性期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门诊治疗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68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性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中西药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化痰祛瘀汤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于治疗前后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DS评分均有所改善,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NDS改善程度明显较优;两组患者t-PA、PAI均有所改善,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PAI改善情况明显较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痰祛瘀汤对脑梗死急性期用药效果确切,作用机制与t-PA、PAI活性存在相关性。

化痰祛瘀汤;脑梗死急性期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缺血性脑病之一,也被称之为“急性缺血性中风”,急性脑梗死发病率高、病情危急、病死率高,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多发缺血性疾病,对机型脑梗死及时有效的治疗显得极为重要,有研究证明:血栓性疾病于患者凝血、纤溶系统功能紊乱存在密切联系,机型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受到广泛损伤,造成纤溶系统发生异常,引发缺血性疾病[1]。本次研究对机型脑梗死患者采用中医痰瘀论治立方的化痰祛瘀汤联合常规治疗,效果较好,具体研究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门诊治疗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68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男41例,女27例,年龄55~78岁,平均年龄(60.5±6.5)岁。将其按照随机性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与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中风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中脑梗死诊断标准,确诊为急性脑梗死;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分,NDS评分5~15分。排除标准:排除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不符合溶栓、降纤、抗凝条件患者;排除治疗依从性较差患者。

1.3 方法

给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加中医常规治疗,西医治疗给与阿司匹林口服,1次/d,胞二磷胆碱加入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d,中医治疗丹红注射液:20~40 mL/次,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500 mL稀释后缓慢滴注,1~2次/d;伴有糖尿病等特殊情况时,改用0.9%的生理盐水稀释后使用。还进行降压、降糖、调脂、降黏等。给研究组患者在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化痰祛瘀汤口服治疗,中药组成;法半夏、生白术、天麻各10 g、葛根、赤芍、酒大黄各15 g,生水蛭3 g,采用超微粉技术处理。由本院中药室统一煎制,1剂/d,摇匀口服。

1.4 观察指标

NDS评分: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中t-PA、PAI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

将上述数据录入到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百分数(%)表示,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NDS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NDS评分对比无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NDS评分均有所改善,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NDS改善程度明显较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t-PA、PAI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t-PA、PAI均有所改善,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PAI改善情况明显较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NDS评分对比()

表1 两组患者NDS评分对比()

NDS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34 5.41±3.21 3.24±2.18对照组 34 5.21±2.08 5.01±2.07统计值 — 0.335 3.433 P—0.734 0.001组别 n

表2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表2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PAI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34 10.43±2.46 10.24±32.95 31.28±11.52 24.32±11.08对照组 34 10.72±3.65 11.45±2.07 31.45±11.41 28.65±12.21统计值 — 0.384 1.957 0.061 1.978 P—0.702 0.050 0.951 0.050组别 n t-PA

3 讨 论

近年来,有学者认为风痰瘀阻是急性脑梗死的主要症候和病源病机之因,通过观察中医药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治疗作用,针对急性脑梗死的“痰瘀同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采用化痰祛瘀汤治疗脑梗死急性期风痰瘀阻患者,对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具有重要作用。发挥化痰祛瘀汤的中医药疗效,并结合原常规治疗的中西医治疗方法,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纤溶系统调节具有明显作用,抑制血管壁内皮细胞中的环氧化酶而阻止前列环素(PGI2)的合成,可明显提高t-PA含量、降低PAI含量,证实患者的相关症状得到有效改善,促使患者凝血、纤溶功能平衡向纤溶方向倾斜,促进血管内皮释放纤维蛋白溶解酶激活物,防止脑梗死患者血栓发展。

综上所述,化痰祛瘀汤对脑梗死急性期用药效果确切,作用机制与t-PA、PAI活性存在相关性。

[1] 李 京,曹 锐,胡文忠,朱宏勋.化痰祛瘀汤对脑梗死急性期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影响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7,06:333-336.

本文编辑:吴宏艳

R287

B

ISSN.2095-6681.2016.25.155.02

猜你喜欢
酶原纤溶急性期
不同孕期孕妇蛋白C、蛋白S、纤溶酶原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和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与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中医体质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干预中疗效的影响分析
纤维蛋白原联合D二聚体检测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术后出血患者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的应用价值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柔红霉素药物急性期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人微小纤溶酶原cDNA在毕赤酵母中的高效表达及活性检测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后继发纤溶亢进1例并文献复习
脑卒中急性期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要点分析
骨折患者术前凝血及纤溶功能对术后血栓栓塞症的风险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