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的分析

2016-03-10 00:51◆刘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实验教学探究教学模式

◆刘 军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左家坞镇中学)

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的分析

◆刘 军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左家坞镇中学)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课堂教学是由两个动态过程组成:一是教的动态过程;二是学的动态过程。实现两个动态过程的平衡,即教的动态过程和学的动态过程同步展开、同步发展,是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

探究式实验教学 课堂教学 新课改

现在“课改式”的课堂提得很响,什么是课改式的课堂呢?即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课堂教学,真正实现教和学两个动态过程平衡,课改型创新教育的立足点必须由教师的“教”转为学生的“学”,同时活动性是主体性的具体体现,因而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动脑、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通过观察、分析、类比、猜想、抽象、实验、概括等探索性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一、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及操作

探究式实验教学的课堂模式可按以下的程序进行操作:

1.创设情境,激趣设疑

针对不同课题和内容,选择适当的方法,如投影、挂图、录像、演示实验等生动地再现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物理现象、物理事实,简明扼要地引入新课,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感性知识,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为下面的探究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

2.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初步提出假设、猜想

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老师要适时地引导学生把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要探索的内容联系在—起,让学生讨论,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区分有关因素和无关因素,迅速地抓到问题的本质。发现、提出自己要研究的问题,并对问题提出初步的猜想、假设。

3.引导启智,设计实验、探究方案

学生常常把自己当作或希望自己像一个科学家一样是个探索者和发现者。因而在学生提出初步的猜想、假设后,老师要及时地引导学生紧紧围绕“猜想、假设”,积极寻找、设计、验证“猜想、假设”的实验方法。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讨论,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获得思维的各种办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帮助学生修改、选择或综合,设计出最好的实验方案。能否迅速地设计出方案,教师的引导是关键。例如,在“阿基米德原理”中,教师要启发学生使他们要认识到:要验证自己的猜想——浮力大小跟排开水的多少有关,就要用定量测量的方法,设法测出浮力大小和排开的水重。这样,学生余下的任务就是设计测浮力和排开的水重的实验方法。结合给出提供的实验器材,经过广泛的讨论,大部分学生就能设计出测量方案。

4.学生分组实验,实现合作交流,自主探索

根据上阶段结果,选取最优设计方案进行实验。通过实验操作和交互式实验活动,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动脑、动手。教师在此过程中主要是指导学生进行实验。

如:提出注意事项、观察指导、记录数据等等,保证学生实验探索过程的顺利进行,使学生在“做科学”中,自觉、主动地叩开知识大门,向着未知领域不断探索,培养了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同时通过分组实验,也能让学生感受到交流合作的重要性,感受探索知识的艰辛与快乐,激发学生爱科学的情感。

如在“电阻的串联”教学中,学生通过分组实验,用“伏安法”测两电阻串联后的总电阻以验证自己的猜想。教师在指导学生实验时要提醒学生注意:电路的正确连接,电表的正负接线柱,正确的读数方法等,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5.总结结论,验证猜想,运用迁移深化认识

学生在实验中获得感知,再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概括,进行思维加工,总结得出结论,验证自己的猜想,能使学生感觉自己也能像科学家“搞科研”一样“发现”科学规律,从而获得巨大的成功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热情和兴趣。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运用学生自己的“发现”的规律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不仅能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而且能促进知识的迁移,使学生的知识、技能逐步转化为能力。

二、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的注意事项及特点

1.应注意的问题

(1)树立“主体”观念,营造“探究”氛围

教师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把学生当作主动探索者,细心爱护学生的独到见解,采取只鼓励,不指责,也不强加于人的方式,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充分的思维和操作的自由空间,鼓励他们自由思考,大胆猜想,自由操作,共同讨论、设计等。

(2)注重对学生分析、实验能力的培养

探究式的实验教学,对学生的分析、综合、实验等能力要求较高,而这些能力的形成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循序渐进,分层递进,有计划、有系统地培养各种能力,教授各种方法。如实验设计能力,可采取“扶”“引”“放”三个阶段进行培养。“扶”就是把学生要探索设计的方法、实验步骤等以填空的形式出现,缩小探索、设计的难度,以帮助学生“上路”。“引”就是把设计的实验交给学生,让学生分析实验设计的原理,从而形成和发展能力。“放”就是提出实验目的后,提供部分或全部材料,让学生完成实验的全过程。

(3)“主导”作用要恰到好处

采用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上课时间安排较紧,这就要求教师上课前要充分估计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在学生探究中感到最困难的地方,找到恰当的方法,适时地点拨引导学生。如在“阿基米德原理”教学中,如何测出浮力大小、如何收集、测量排开的水重,都需教师的指导、点拨。

2.特点

探究式实验教学,把学生的学习过程由间接被动地接受知识,改为通过学生的实验探索,直接主动地获取知识的过程,注重了获得知识的过程教学。强调了实验教学课堂中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活动性,让学生在深层次的探索活动中,体验探索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容易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和热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实验教学探究教学模式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