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养殖的动物疾病原因及防控措施

2016-03-10 06:35曾贤华邓志斌
甘肃畜牧兽医 2016年16期
关键词:寄生虫畜牧业畜牧

曾贤华,邓志斌

(江西省余江县邓原畜牧兽医站,江西 鹰潭 335200)

畜牧养殖的动物疾病原因及防控措施

曾贤华,邓志斌

(江西省余江县邓原畜牧兽医站,江西 鹰潭 335200)

随着很多地区加大了畜牧业发展力度和广度,出现了很多和畜牧业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以不同种类的动物疾病为主,极大的影响了很多地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动物大多都是大型群居性的养殖,这种养殖方法会让动物疾病在短时间内爆发,并且会产生极大的传染性。为了保障我国畜牧业的平稳发展,需要对有关的动物疾病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

畜牧养殖;疾病原因;防控措施

我国畜牧业发展过程历史悠久,一直以来,畜牧业都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产业,在很大程度上,畜牧养殖业的蓬勃发展与否,对我国的建设和农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畜牧养殖过程中,动物的疾病防控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根据动物生活习性和群居的特点,一旦有动物生病,很可能促使在短时间内出现大多数动物感染,进而一定程度上,威胁到人们生命安全。因此,能否有效的对动物进行疾病预防和控制,直接关系到畜牧养殖产品的质量和消费者的安全。如何能够有效的预防控制动物疾病,一直以来,都深受人们关注,相关技术人员也不断探索和总结,本文针对动物疾病产生的原因及相关的防控措施进行简要的探讨[1]。

1 畜牧业中常见的动物疾病

动物得疾病,主要是由于动物体内存在一些不利的因素而被侵害,使得局部甚至是全身都出现了不正常。在畜牧业中动物出现的大多数疾病都是很常见的,主要分为外科、内科、产科3 类疾病。外科疾病相对简单,也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外伤、四肢出现的疾病等。内科疾病可以细分为呼吸、泌尿、神经、内分泌等疾病。在这三类当中,最复杂的当数产科疾病。产科疾病根据时间阶段又分为怀孕期间、分娩期间和生产后一段时间出现的疾病。包括流产和难产、新生牲畜疾病等。

1.1寄生虫类的疾病

动物出现此类疾病,主要是因动物体内有寄生虫,寄生虫分为内外2 种,内寄生虫发育的时间比较长,也就意味着在动物体内潜伏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很难治疗和控制。病因大多是动物食用了寄生虫的幼虫或者是虫卵。常见的寄生虫有节肢动物和蠕虫类动物,外寄生虫是靠寄生在动物的体表,吃动物的血肉生活的,寄生虫是活动的,当它移动的时候,就很有可能造成疾病的传播。所以,外寄生虫的威力也不容小觑[2]。

1.2传染病类的疾病

提到动物传染病,养殖户们都是谈病色变,这也是最常见的动物疾病之一,它对整个畜牧业的养殖发展都有着极大的威胁。这类疾病,危害性大,危及范围广,病因主要是动物感染了真菌、病毒和细菌。这种疾病的发生,往往经历潜伏、前驱、发病这三个阶段,而且,一旦发生,给养殖户造成的损失也是最大的。所以,养殖户们一定要重视,控制好传染源截断传播途径。

2 常见动物疾病病因的分析

动物疾病的病因有很多,大致分为以下2 种。

2.1生长环境

动物的生存是需要依赖一定的环境,所以环境的质量决定了动物的生长状况。引发动物疾病的重要原因就是其生长环境不利。动物生长所需要的能量都是通过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获取的,如果动物生存环境遭到了破坏和污染,动物就不能及时获得能量,其生长就会受到影响,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疾病[3]。

2.2人为影响

人为因素是引起动物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这体现在日常的养殖过程中,人工饲养,会在不经意间对动物的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尤其是对动物的饮水和3动物疾病的防控措施

饲料,这些在不同程度上都会造成细菌感染,从而引起动物疾病的发生。

养殖户饲养动物的时候,最期盼的就是动物能够健康成长,如果动物出现疾病,就会给自己的收益造成影响。所以,养殖初期,养殖户就应该做好疾病的防控措施。

3.1加强检疫工作

在动物入住之前,首先要做好防疫工作,打扫好养殖的环境,进行消毒处理。尤其是新的动物入住前,更要做好消毒工作。在饲养人员进入之前,也要做好消毒工作,戴好手套和口罩,定期给动物注射疫苗,做好预防疾病的措施。在流行病频发的季节,一旦发现动物出现疾病,就要对动物进行隔离处理,出现死亡时,进行深埋处理。一定要确保养殖环境的卫生。

3.2做好饲养工作

严把饲料质量关,饲料是动物平时的食物,严防病从口入。所以,一定要选择适合动物的健康安全饲料。养殖人员对饲料的来源要做到知根知底,选择安全可靠的饲料。饲养人员要按照动物生长的需要,对饲料进行科学配比。动物的粪便要及时清理,不要任其在养殖环境堆放。尤其是夏天,不仅是因为臭味,还关乎动物健康问题。

3.3养殖场选址合适

只有好的环境才能让动物健康地生长。对于养殖场的选择,一定要有充分的光照和水源,一般是在通风好、人口不密集、地势较高的地方。这样。不仅可以减少疾病的传播,同时也可以减少人们生活对动物的影响,同时,也避免了影响居民的生活。还要注意排污方便,最好是有水源,这样饲养动物比较方便。

3.4做好养殖管理

养殖场要配备专门的消毒人员、饲养人员、医疗人员,并对他们进行一定的专业培训,让养殖人员在动物初期就能得到充足的营养,从而有效的提高动物的抵抗力,减少动物的发病率。养殖人员要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和科学方法,以保证养殖管理方面真正做到万无一失。同时,还要对工作进行细化管理,把养殖管理措施落实到方方面面。

4 结论

总而言之,随着畜牧养殖在农业中的比重不断增加,畜牧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畜牧养殖动物疾病也开始备受关注,本文对疾病的主要原因和防护策略做了相关分析,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和动物疾病防控手段的不断成熟,畜牧养殖疾病防控工作将更加完善,从而更好的带动我国经济迅猛发展。

[1]刘复生,李彦召.浅谈畜牧养殖中动物易感染疾病类型及预防[J].农民支致富之友,2014,(18).

[2]余清.畜牧养殖的动物疾病病因及控防对策研究[J].当代畜牧,2014,(29).

[3]王玉才.畜牧养殖的动物疾病病因及控防对策分析[J].中国农业信息,2013,(7).

(编辑:李善祥)

S851.33

B

1006-799X(2016)16-0022-01

曾贤华(1961-),男,江西上犹人,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技术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寄生虫畜牧业畜牧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映像畜牧业
海洋中“最难缠”的寄生虫:藤壶
《现代畜牧兽医》杂志征订启事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白话寄生虫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杂志稿约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