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猪链球菌病的临床症状及治疗措施

2016-03-10 06:35张桂先
甘肃畜牧兽医 2016年16期
关键词:脓汁猪链球菌脓肿

张桂先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畜牧兽医局杨村畜牧兽医站,广东 博罗 516157)

浅析猪链球菌病的临床症状及治疗措施

张桂先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畜牧兽医局杨村畜牧兽医站,广东 博罗 516157)

随着现代规模化养猪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在集约化养猪场中链球菌病的发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对规模化养猪业危害较大,已经成为严重威胁我县养猪业健康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细菌性传染病。本文分析该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诊断措施,在此基础上,提出猪链球菌病的综合防控措施,以为该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仔猪链球菌病;发生;综合防控

1 病原

链球菌属的细菌种类繁多,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在健康动物及人呼吸道、生殖道等也有链球菌存在。

链球菌是一种圆形球菌,呈链状排列,单个,大多成短链,也有的呈串珠状长链。不形成芽孢,无鞭毛,不运动,有荚膜,革兰氏阳性。兼性厌氧菌,对培养条件要求较严格,在含血液或血清的培养基上生长较好,菌落细小,透明。本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对一般消毒剂敏感。

2 流行病学

病猪及带菌猪是重要传染源,可通过口、鼻、皮肤伤口而传染,小猪可由脐带传染。猪链球菌为革兰氏阳性或卵圆形细菌,本菌对高热及一般消毒药抵抗力不强,在脓汁中的细菌于干燥条件下存活数星期,当加热至60~70 ℃时经过15~30分钟,可被灭活,用一般化学药品消毒也易将其杀死。

3 临床症状

猪链球菌感染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4个病型,败血症型、脑膜炎型、淋巴脓肿型、关节炎型,以淋巴脓肿型最为常见,但以败血型的危害最大。

败血症型的病猪流行初期常出现最急性病例,往往未见任何先兆即突然死亡;以后常出现急性型病例,病猪精神沉郁,减食或不食,体温升高至40~42 ℃,便秘,粪干硬。眼结膜潮红,呼吸浅表而快,有浆液性鼻漏。部分病例在病的后期,于耳、腹下、四肢下端皮肤发绀,有的出现跛行。如不治疗,通常于1~3天内死亡,致死率高达80%~90%。不死者或治疗不及时则转为亚急性或慢性。

脑膜炎型多见于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病猪体温升高至40.5~42.0 ℃,不食,便秘,鼻流浆液性或粘液性鼻液。继而出现神经症状,如尖叫、抽搐,共济失调,转圈、空嚼、磨牙、后肢麻痹、四肢做游泳状,甚至昏迷不醒,病程1~2天。

关节炎型由前2型转来,病猪精神及食欲时好时坏,主要表现为多发性关节炎,关节肿大,关节周围肌肉肿胀,有热痛感,跛行、行走困难,甚至不能站立。严重病例后期瘫痪,同时伴有发热、减食等临床症状。病程十几天至数十天不等。

淋巴脓肿型多见于颌下、咽部和颈部淋巴结发炎、肿胀,触之坚硬有热痛感,以后自行破溃,流出绿色、粘稠、无臭的脓汁,随着脓肿的破溃,全身症状好转,脓汁排净后,长出肉芽组织结疤愈合。

4 剖检变化

最急性型脑膜明显充血,脑室不同程度的积水;心包积液增多,淋巴结肿大、充血、血凝固不良,其他脏器无明显变化。

急性败血型以出血性败血症病变和浆膜炎为主,血凝不良,皮肤有紫斑,黏膜、浆膜下出血。浆膜腔积液含有纤维素。鼻腔有粘液和泡沫,鼻黏膜紫红色、充血及出血。喉头、气管充血,常见大量泡沫。肺充血肿胀,切面出血,有的肺表面有散在淤血斑。心包增厚,表面粗糙,心内外膜有出血斑点。

脑膜炎型脑膜充血、出血,严重者溢血,少数脑膜下充满积液,脑切面可见白质和灰质有明显的小点出血。部分病猪在头颈、背、胃壁、肠系膜及胆囊壁有胶样水肿。其他与败血型变化差异不大。

亚急性或慢性型心内膜炎时,心瓣膜增厚,表面粗糙,在瓣膜上有菜花样赘生物,常见于二尖瓣或三5诊断要点

尖瓣,有时还见于心房、心室和血管内。关节炎型关节红肿,切开关节囊,滑膜充血,有出血点,滑液稍浑浊呈红黄色,关节面粗糙。严重者,关节囊内外有黄色胶胨样液体或纤维素性脓性物质。

本病症状和病变较复杂,易与急性猪丹毒、急性猪瘟、李氏杆菌病相混淆,因此确诊要进行实验室诊断。

镜检病猪的肝、脾、肺、血液、淋巴结、脑、关节囊液、腹、胸腔积液等均可作涂片,染色镜检,如发现单个,或双或呈短链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即可确诊,但应注意与链球菌和两极浓染的李氏杆菌相区别。

分离培养取上述病料接种于血液琼脂平皿,37 ℃培养24~48 h,可见夕溶血的细小菌落,取单个的纯菌落进行生化试验和生长特性鉴定。选取菌落抹片、染色、镜检亦见上述相同细菌。

动物接种病料制成5~10倍乳剂,给家兔皮下或腹腔。注射1~2 mL,或小鼠皮下注射0.2~0.5 mL,接种动物死亡后,从心血、脾脏抹片或分离培养,进一步确诊。

6 综合防治措施

6.1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和卫生消毒,对新生仔猪应立即无菌结扎脐带,并用碘酒消毒防止感染,猪圈和饲槽上的尖锐物体,如钉头、铁片、碎玻璃、尖石头等能引起外伤的物体,一律消除,圈舍卫生保持清洁,制定严格的消毒程序。

菌苗免疫。用猪链球多价灭活苗或多价链球菌蜂胶苗于断奶前后进行肌肉注射,或对母猪产前45 d进行免疫接种,免疫效果好,种猪每年注射2次。

药物预防。猪场发生该病后,选择敏感抗菌药物预防,以控制本病的发生和蔓延。

消除传染源。病猪隔离治疗,带菌母猪尽可能淘汰,污染的用具用3%来苏儿液彻底消毒。

6.2治疗

按不同病型进行相应治疗。对淋巴结脓肿,待脓肿成熟后,及时切开,排除脓汁,用3%双氧水或0.1%高锰酸钾液冲洗后,涂以碘酊,肌注头孢噻呋钠抗菌消炎,效果较好。

对败血型及脑膜炎型,应早期大剂量使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试验表明,氧氟沙星、恩诺沙星、头孢菌素V、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复方新诺明等高敏或中敏,可选择使用,磺胺嘧啶钠、磺胺间甲氧嘧啶钠、中成药林可霉素肌注或静注效果显著,为了巩固疗效,应连用药5 d以上,确保养猪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1]李文彩,许素双.一例哺乳仔猪败血型链球菌病与流行性腹泻混合感染的诊治[J].北方牧业,2007(8):15.

(编辑:晏兵兵)

S858.28

A

1006-799X(2016)16-0066-01

张桂先(1980-),男,广东博罗人,助理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防疫检疫工作。

猜你喜欢
脓汁猪链球菌脓肿
一例用饱和食盐水治疗狗化脓性炎症的报告
猪链球菌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脑脓肿并肺动静脉瘘2例及文献复习
家畜三种常见外科病的症状和治疗
新生儿腹膜后脓肿2例
右胫骨Brodie脓肿急性发作伴软组织脓肿及窦道形成1例并文献复习
半胱氨酸蛋白酶ApdS介导猪链球菌免疫逃逸的分子机制
牛放线菌病诊断和治疗
猪链球菌病临床特征和防治对策探讨
快速检测猪链球菌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