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常见细菌性传染病的防治对策

2016-03-10 06:35冶金福
甘肃畜牧兽医 2016年16期
关键词:脓性病畜氏杆菌

冶金福

(青海省祁连县扎麻什畜牧兽医站,青海 祁连 810400)

牛羊常见细菌性传染病的防治对策

冶金福

(青海省祁连县扎麻什畜牧兽医站,青海 祁连 810400)

牛羊常见传染病以细菌性传染病为主,这些传染病对畜牧业危害极大,若不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有效防止,往往会给养殖户(场)造成重大损失。近年来,由于养殖户(场)对于牛羊传染病的防治没有产生足够的重视,以及防疫措施不到位,导致疫情时有发生,而且呈上升趋势。这一情况应引起相关工作人员的重视,本文旨在分析牛羊常见传染病如坏死杆菌病、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羊梭菌性疾病、牛巴氏杆菌等传染病,为养殖户(场)提供相关防治建议。

牛羊;传染病;防治

1 牛巴氏杆菌病

牛巴氏杆菌病具有起病急,且多半有发热症状,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多发于夏季和秋季,或呈散发流行。以消化道传播为主,也可以通过蚊虫叮咬和外伤感染该病[1]。

1.1病原

该病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该菌形态较小,革兰氏染色呈阴性,又被称为两极性杆菌。主要寄生于健康牛体内,若牛群饲养条件差、气候恶劣、牛着凉或疲惫或进食不足以及经过长途运输时牛群因抵抗力下降进而有可能感染该病。

1.2症状

该病潜伏期一般为2~5 d,因症状不同表现为,败血型、水肿型和肺炎型。

1.2.1败血型 该型发病时,病畜体温急剧升高,可到41至42 ℃。病畜精神萎靡,反刍症状消失,心跳加快,肌肉震颤,眼结膜有充血,鼻中有脓性分泌成分,甚至有鼻出血,伴有黏液便、血便,甚至是血尿。本病起病急,而且病畜往往在1日内死亡。

1.2.2水肿型 水肿型引发的水肿症状会首先出现在病畜的头部和前胸,继而发展至下腹。水肿部往往发硬且发热,伴有疼痛。其后,水肿处温度逐渐降低,疼痛缓解,但病畜舌头处肿胀依然明显,且流口水,严重者会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病畜常在2到3天死亡[2]。

1.2.3肺炎型 此型为最常见型,病畜初期表现为发热、呼吸频率增快,而后出现肺炎体征,具有咳嗽等症状,且病畜呼吸费力,鼻内有浆液性分泌物,或有血丝,而后转化为脓性分泌物。叩诊是病畜胸部有叩痛,听诊时有水泡音,幼体病畜或可出现下痢和粪便带血等症状,一般6到7日可恢复或转为慢性。

1.3病理与检查

败血型病畜内脏出血,黏膜有点状出血,呈败血症状。肺炎型胸部有大理石样变性,胸腔内液体可见纤维素,胸膜遭侵染,其他脏器亦有败血症状,伴有淋巴结肿大[3]。

检查时,取死畜血液或淋巴结等组织的涂片,以姬萨姆染色,可看到两极染色深中间染色浅的菌体,其后进行接种培养基和病原体的分离鉴定即可确诊该病。

1.4治疗和预防

1.4.1治疗 以100 ml/次的20%磺胺嘧啶钠进行静脉注射,一日四次,三日为一个疗程;以用量为15 ml/(kg·BW)的链霉素肌肉注射,一日两次,或施以其他抗生素进行坑感染治疗;对于有大叶型肺炎的病畜应当加用新新胂凡纳明进行肌肉注射2 g到4 g一次,在注射前以100 ml的生理盐水溶解,两日后再注射一次即可。

1.4.2预防 改善牲畜饲养环境,保证饲养区域的清洁,科学管理。对病畜进行隔离治疗防止感染扩大。病畜所在区域以5%的漂白剂进行消毒,对已经被污染的垫料在无害化后销毁,每年定期对病牛进行免疫。

2 坏死杆菌病

多发于牛羊,病变多为蹄和口腔。

2.1病原

该病病原为坏死梭杆菌,该菌为厌氧菌,主要由皮肤破损和黏膜感染。

2.2症状

2.2.1腐蹄病 多病发于成年的牛羊,病牛羊因蹄部病变而不敢行走,或行走时跛行,蹄部组织不全,一旦发现应当及时治疗,避免发生脓毒血症而导致病畜死亡。

2.2.2坏死性口炎 多发于未成年的牛羊,亦称白喉,表现为口腔粘膜的病变,甚至是坏死,伴有发热、流口水以及脓性鼻涕等症状,应及时治疗避免发生脓毒血症而导致病畜死亡。

2.3治疗和预防

2.3.1治疗 清除坏死部分,病变在蹄部的病畜应当用10%的硫酸铜溶液进行治疗,最后涂以碘甘油。病情较重时,施以全身抗生素治疗。

2.3.2预防 保证饲养区域的卫生,饲料应尽量柔软,保持饲养区域和牲畜蹄部的干燥,对于病畜隔离治疗,并以5%的漂白粉进行消毒,被污染土壤要进行翻新。

3 羊猝疽

多发于1到2岁的绵羊,冬春季流行,而具有地区流行性。

3.1病原

该病由c型产气夹膜梭菌的毒素引起。症状与羊快疫类似,发病突然且急促,病畜往往在数小时内死亡。

3.1.1诊断 由于发病急促,病畜活体检测困难。检测用微生物和毒素检测,死畜进行无害化处理,严格消毒以期切断传染源。

3.1.2防治 由于该病发病急促故无法有效治疗,只有通过加强平时饲养管理,每年定期注射羊快疫和羊猝疽疫苗进行防治。

4 羊传染性胸膜肺

该病致病病原体为多种支原体,具有高传染性,接触传染,多发于冬、春、夏季,具有地区流行性传播速度快等特点。

4.1病原

多种丝状支原体。

4.2症状

发病急,高烧,持续咳嗽,精神萎靡,继而出现呼吸困难鼻内有脓性分泌物,最终窒息死亡。该病亦有慢性型。最急性病程不超过4到5日,急性病程不超过7至15日,病畜不死亡时会转为慢性。

4.3防治

保持饲养区域卫生状况,防止病羊或带菌羊入群,进行免疫接种工作,治疗时使用新胂凡纳明进行静脉注射。

5 总结

牛羊常见传染病是可防可治,这要求相关人员予以高度重视,对病畜应当隔离治疗的原则。在平时应当高度重视饲养区域的卫生和疫苗的接种,避免因感染传染病而造成经济损失。

[1]哈斯巴格那,花尔.牛羊常见传染病的防治[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4,(10).

[2]蔡之禧.牛羊常见细菌性传染病的防治[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2,(10).

[3]冶金福.牛羊常见细菌性传染病的发生与防治[J].养殖与饲料,2010,(6).

(编辑:张淑凤)

S855.1

A

1006-799X(2016)16-0083-02

冶金福(1984-),男,回族,青海祁连人,助理兽医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工作。

猜你喜欢
脓性病畜氏杆菌
牛羊急性瘤胃臌气的治疗
牛羊急性瘤胃臌气的治疗
家畜疾病可用蒸气疗法
脓性指头炎验方
反刍家畜瘤胃积食的中兽医诊治临床研究
麋鹿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一例布氏杆菌病并发重型森林脑炎的蒙西医结合护理
西藏牦牛巴氏杆菌病的防治与爆发原因分析
牛巴氏杆菌病的综合防制措施
犬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角膜炎诊治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