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致病性禽流感防疫技术

2016-03-10 06:35陈小华张丙坤
甘肃畜牧兽医 2016年16期
关键词:病禽禽舍禽类

陈小华,张丙坤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南湾街道动物防疫监督所,广东 深圳 518123)

浅谈高致病性禽流感防疫技术

陈小华,张丙坤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南湾街道动物防疫监督所,广东 深圳 518123)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具有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的特点。禽流感不仅会影响禽养殖业的发展,也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因此,重视禽流感防疫工作,增强禽流感防疫技术十分必要。本文首先对禽流感进行了概述,接着提出了禽流感防疫措施,旨在为禽流感防疫工作提供参考。

高致病性;禽流感;防疫

具有囊膜的球型状A型流感病毒是主要的禽流感病毒。我们所说的高致病性禽流感是指当前国内外发生的H5N1亚型导致的禽流感,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特点,因此危害很大。禽流感病毒对外部环境的抵抗力较弱,对高温、消毒药、紫外线具有较强的敏感性,易于被其消除。一般的消毒药都能死病毒被很快消除,但是潜藏在鼻液、唾液粪便、泪水等有机物中的病毒潜伏期很长,如果健康禽接触到病情污染的环境,就会染上疾病。对此,我们必须认真贯彻禽流感防疫措施,创新禽流感防疫技术。

1 禽流感概述

高致病性禽流感在一年四季都会发生,但以春冬季节居多,这与病毒在低温环境下抵抗力强有直接关系。任何品种和日龄的禽类都会染上高致病性禽流感,如鸡、鸭、鹅、火鸡、珍珠鸡等,其中最容易受到感染的是鸡和火鸡,发病率、致死率极高,鸭、鹅类的水禽感染性较弱,但是有时隐性感染也会引起大量死亡。至于高致病性禽流感与家禽性别的关系,目前尚无定论。

病禽通过和健康禽的接触以及与病毒污染的接触传播禽流感病毒。病禽和感染禽的消化道、呼吸道、脏器组织是禽流感病毒潜藏的主要地方,所以如果病禽和感染禽的眼泪、鼻液、唾液、粪便污染过的饲料、运输车辆、禽舍等地方都会让健康禽感染上病毒。此外,昆虫和带有病毒的鸟类等都会机械性的传播病毒,例如候鸟迁徙会把禽流感病毒带到其他地方,被污染的环境等引起禽类的感染。

禽流感的潜伏其少则数h多则21 d,这与病毒的毒力、禽体的抵抗力等因素有关,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病急、死亡率高、潜伏期短,主要症状为:体温升高、羽毛松乱、食欲不高、咳嗽、呼吸困难、流泪、甚至不能站立、走动等。从病理的角度看,禽类全身呈败血症变化,内脏器官充血,心肌坏死,母禽卵泡坏死,十二指肠出血等[1]。

2 禽流感防疫

对禽流感的防疫,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思想。

2.1禽群的控制

可以采用“全进全出”的制度,尽量避免饲养的禽类接触外来禽。如果需要雏禽,要避免从禽流感高发区和有疑似禽流感病例区及其周围引进,引进的禽苗要有当地相关部门出具的相关质量报告,值得注意的是引进之后一定要先隔离观察20 h左右。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的养殖场,可以自繁自养。

2.2消毒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群”是禽流感传播的过程,只要其中一个环节被截断,禽流感就无法传播。消毒可以有效切断病禽、感染禽散布在环境中的病原体,避免禽流感继续传播[2]。要定期对禽舍、用具等消毒,如果发生禽流感,要对排除的病原体及时消毒,对病原体的禽舍、污染过的用具、场所等每天进行多次消毒,病禽死亡后,疫区接触封锁前需要进行全面的消毒。具体来说包括机械性消毒、化学消毒。机械性消毒法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物理消毒法,即利用阳光、高温、紫外线等。

2.3加强环境控制

养殖人员一定要经常对禽舍通风,使禽舍空气新鲜,尤其是在禽流感高发的春冬季节。如果温度过高,禽群可能会发生热应激,所以夏季也要特别注意禽舍的通风,养殖人员进入禽舍之前,从禽舍出来之后都要消毒,还要防止外来人员进入禽舍,对于需要进入养殖场的车辆、物品等都要消毒,一定注意养殖场环境卫生和安全。除此之外,还要定期进行杀虫灭鼠,阻断禽流感传播的途径,避免禽流感的扩散[3]。

2.4免疫接种

当前高致病性禽流感接种的疫苗是H5N1和H5N2禽流感乳剂。接种疫苗之前,要把疫苗摇匀,而且要在24 h之内把已经打开的疫苗注射完。对于雏禽要在其颈背部皮下注射,而其他禽在胸部肌肉注射即可。具体程序包括:首选蛋禽和肉种禽。第一次免疫是在两周龄时,剂量为0.3 mL;第二次免疫是在五周龄时,剂量为0.5 mL;第三次免疫是在一百二十日龄时,剂量为0.5 mL;之后每五个月免疫一次,剂量为0.5 mL。其次8周龄出栏肉禽。第一次免疫是在两周龄时,剂量为0.3 mL;第二次免疫是在五周龄时,剂量为0.5 mL;最后紧急免疫肉禽。

2.5治疗

对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治疗,当前还没有特效的药,最佳的处理方法是进行捕杀,阻止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继续扩散。

2.6疫病发生后的处理

第一,要封锁高致病性禽流感区。针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疫点、疫区况采取有效的措施。在疫点的进出口进行消毒,防止人、车辆、禽的进入和外出,避免禽类产品和污染品的外出,如果必须外出的,要经过相关机构的批准,再进行消毒,才能外出,在疫区的交通要道设立检查站,派遣专门的人员监测禽类及禽类产品的的进出,车辆和人员均需经过严格消毒才能进出。第二,进行无害化处理。根据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对病死的禽、被捕杀的禽进行相应处理,对其粪便或被污染的物品实施无公害处理。第三,要要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区及其威胁区进行紧急监测,随时了解疫情动态。第四,当捕杀最后一只感染病毒的禽的时间达到20天时,相关部门可以向相应部门申请解除封锁,经审验合格后,发布解除封锁令。

3 结语

因为禽流感会使人畜共患病,严重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所以我们必须控制它的发生,在日常生活中认真执行每一项防疫措施,并不断研究和探索新的防疫技术,最终促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促进人类社会的稳定发展。

[1]廖明.禽流感的流行特点和防控对策[J].中国家禽,2011,(9):1-4.

[2]梁凤桥.农村禽流感防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养殖与饲料,2010,(10):81-82.

[3]陶雪江.浅谈高致病性禽流感防疫技术[J].畜禽业,2010,(10):4-5.

(编辑:晏兵兵)

S855

A

1006-799X(2016)16-0085-02

陈小华(1973-),男,广东惠州人,兽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兽医研究。

猜你喜欢
病禽禽舍禽类
捉鸡记
影响禽类养殖的不利因素及措施
葡萄球菌病的防控
禽类呼吸道疾病防治措施
基于神经网络PID 的禽舍温湿度控制系统设计*
解除美国禽类产品进口限制
禽肉的检查方法
浅析规模场禽流感的综合防控措施
家禽养殖业:机器人来了
禽类呼吸道疾病的防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