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肾传支流行病学诊断与中草药防治

2016-03-10 06:35
甘肃畜牧兽医 2016年16期
关键词:肾型血清型病鸡

王 云

(河北省玉田县农牧局,河北 玉田 064100)

鸡肾传支流行病学诊断与中草药防治

王 云

(河北省玉田县农牧局,河北 玉田 064100)

本文通过对鸡肾传支的病学症状表现来诊断并进行中医药防治,减少养殖损失。

鸡肾传支;症状;诊断;中草药防治

鸡肾型传支(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的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疾病,其特征是气管发生啰音、咳嗽和打喷喷和呼吸道黏膜呈浆液卡他性炎症。雏鸡主要表现呼吸困难、咳嗽、流涕,有较高对发病率和死亡率;产蛋鸡产蛋减少和质量变劣[1]。肾病变型肾肿大,有尿酸盐沉积。国际兽疫局(OIE)将其列为B类疫病。目前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血清型复杂,各血清型之间仅有部分或完全没有交叉保护作用,给本病的防治带来很大的困难。

1 症状

该病主要发生于鸡,此外鹌鹑、斑头雁也会感染发病。各种年龄的鸡都易感,雏鸡更易感。严寒、拥挤、通风不良以及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营养缺乏等可促进该病的发生。病鸡从呼吸道排出病毒,经空气、飞沫传染给易感鸡。此外,被传染的饲料、饮水等也可传毒。病毒主要存在病鸡呼吸道的渗出液中。鸡肾型传支的潜伏期为36 h或更长一些。由于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血清型和感染鸡的年龄不同,所表现的临床症状各有差异。

1.1肾型主要症状

被肾型毒株感染的鸡,主要见于20~50日龄的仔鸡。初期出现轻微的呼吸道症状,如啰音、喷嚏、咳嗽等,但只有在晚上安静的时候才比较明显。持续1~4 d后,呼吸道症状消失,鸡群突然大量发病,并于2~3 d内渐渐加剧,变现厌食、口渴、精神不振、拱背扎堆,排水样白色稀粪,粪便内含大量尿酸盐,肛门周围羽毛污浊,病鸡因脱水而体重减轻,胸肌发绀,严重的面部及全身皮肤颜色发暗干燥,腿颈部干。发病后10~21 d为死亡高峰,21天死亡停止,死亡率约30%。产蛋鸡感染后死亡不多,但会出现产蛋量下降、产异常畸形蛋和死胚率增加[2]。

1.2病理变化

主要病变为肾脏肿大、苍白、小叶突出。输卵管和肾小管扩张,沉积大量的尿酸盐,整个肾脏外形呈斑驳的白色网线状,俗称“花斑肾”。严重时,其他脏器表面也有白色尿酸盐沉积,出现所谓的”通风”。

2 危害

该病主要发生于鸡,此外鹌鹑、斑头雁也会感染发病。各种年龄的鸡都易感,雏鸡更易感。

3 病因

严寒、拥挤、通风不良以及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营养缺乏等可促进该病的发生。病鸡从呼吸道排出病毒,经空气、飞沫传染给易感鸡。此外,被传染的饲料、饮水等也可传毒。病毒主要存在病鸡呼吸道的渗出液中[3]。鸡肾型传支的潜伏期为36 h或更长一些。由于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血清型和感染鸡的年龄不同,所表现的临床症状各有差异。

4 诊断

由于鸡肾型传支的临床和病理变化复杂多样,又长继发或并发其他细菌性、病毒性疾病,给鸡肾型传支诊断带来困难。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只能作出初步诊断,确诊必须靠病毒学、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等一系列实验室检测方法。

5 防治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严格卫生消毒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降低饲养密度,避免鸡群拥挤,注意温度、湿度变化。避免过冷、过热。鸡舍要注意通风换气,防止有害气体刺激呼吸道。给予清洁饮水及优质全价饲料,并补充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A和矿物质,增强鸡只抗病力。在空栏时应对全场进行彻底清洗消毒,进雏后定期带鸡消毒,以减少病原微生物和尘埃污染,以减少呼吸道黏膜的刺激[4]。同时应严格执行隔离、检疫等卫生防疫措施,减少对鸡群不利应激因素。

6 治疗

清瘟散:板蓝根250 g,大青叶100 g,鱼腥草250 g,穿心莲 200 g,黄芩250 g,蒲公英200 g,金银花50 g,地榆100 g,薄荷50 g,甘草50 g。以上为1 000只鸡每天剂量,水煎饮服或开水浸泡拌料喂服,1次/d,一般3 d见效。咳嗽不畅者可加半夏、桔梗、桑白皮。粪稀者加白头翁。粪干、加大黄;喉头肿痛者加射干、山豆根、牛蒡子。热象重,加石膏、玄参。方中板蓝根、大青叶、鱼腥草、穿心莲、黄芩、蒲公英、金银花、甘草清热解毒;地榆凉血止血;薄荷味辛性凉,疏散风热。

7 小结

目前对本病无特效疗法的情况下,采用中草药治疗,收到很好的效果。根据本病发病急,发病率高及剖检特点,认为本病的形成为外感风邪,入内化热所致,故用清瘟散方剂治疗本病起到清热解毒、祛邪逐疫的效果。

平时严格执行兽医卫生综合防治措施,加强饲养管理,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饲料,增强鸡体抵抗力。选择有效的疫苗,实施合理的免疫程序。常用M41型弱毒苗如H120、H52?及灭活油剂苗。一般认为M41型对其它型病毒株有交叉免疫作用,并且H120毒力较弱,对雏鸡安全,H52毒力较强,适应于20日龄以上鸡,油剂苗各种日龄鸡均可使用。一般免疫程序为:5~7日龄首免用H120;25~30日龄二免用H52;种鸡于120~140日龄用油苗三免。弱毒苗可采用点眼(鼻)、饮水和气雾免疫,油剂苗可作皮下注射。

[1]程泽华.中药治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J].中兽医医药杂志,2004,(2).

[2]李增光.注意防制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1994,(8).

[3]艾小生.中药治疗鸡肾传染性支气管炎[J].中国兽医科学,1995,(5).

[4]张子春,蒋贻海.鸡肾变型传染性支气管炎[J].中国动物检疫,1994,(2).

(编辑:张淑凤)

S858.31

A

1006-799X(2016)16-0090-02

王 云(1971-),女,河北滦县人,助理兽医师,主要从事农牧系统技术服务工作。

猜你喜欢
肾型血清型病鸡
云南省祥云县恙虫病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点及血清型和基因型分析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危害及防治措施
东莞地区B群链球菌的血清型与多位点序列型的分析
肉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与防控
鸡维生素B1缺乏症的诊治分析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及防控措施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蛋鸡得了疲劳症咋办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鸡肾型支气管炎(传染性)预防、控制技术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