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杆菌病误诊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1例

2016-03-10 08:53周慧茹王增平
国际消化病杂志 2016年4期
关键词:布鲁基转移酶氏杆菌

周慧茹 王增平



·病例报告·

布鲁氏杆菌病误诊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1例

周慧茹王增平

布鲁氏杆菌病为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乙类传染病[1]。在国内,羊为主要传染源,牧民或兽医接羔为主要传播途径,不产生持久免疫,病后再感染者并不少见。中国西北、东北及青藏高原等地区的牧区多发[2]。现将本院诊治的1例布鲁氏杆菌病例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46岁,因右上腹剧痛2 h于2015年3月25日在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急诊科就诊。该患者入院前2 h进食肥腻食物后突发右上腹剧痛,伴右侧肩部及背部牵涉痛,呈阵发性绞痛,无腹胀、恶心、呕吐等,二便正常。查体:体温37.8℃,脉搏8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0/70 mmHg,右上腹有压痛、反跳痛,无腹膜刺激征,Murphy征可疑阳性。右肩阵发性剧痛,右上肢皮肤、感觉及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全脊柱皮肤未见明显异常,右侧肩胛部及内缘脊椎旁压痛、叩击痛阳性,脊椎因疼痛而活动受限。患者既往无特殊疾病史。血常规及生化全项检查示:白细胞计数16×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5%,淋巴细胞百分比18%,碱性磷酸酶145 U/L,γ-谷氨酰转肽酶76 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均未见明显异常,血淀粉酶148 U/L。腹部B超示急性胆囊炎(非结石性),肝、脾、胰腺及双肾未见明显异常。遂拟诊为“急性胆囊炎”收治入院。入院后积极给予禁食、补液、抗炎、营养支持等治疗2 d,腹部及右侧肩胛部疼痛消失,Murphy征阴性,但背部疼痛未见明显好转。复查血常规及生化全项示:白细胞计数15×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2%,淋巴细胞百分比16%,碱性磷酸酶138 U/L,γ-谷氨酰转肽酶70 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均未见明显异常。但患者体温升高(38.9℃~39.1℃),午后升高明显,退热后出汗,汗液黏稠,疲倦乏力。为明确病因,请消化科医师会诊,追问病史后发现患者为羊场饲养员,长期接触家畜,应考虑布氏杆菌病的可能。即行血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血培养等检查,结果提示布鲁氏杆菌病。给予盐酸多西环素口服(200 mg/d)、链霉素肌内注射(1 g/d)治疗2周,2周后停链霉素,继续盐酸多西环素口服治疗2个月,复查血常规、生化全项未见明显异常,随访12个月无复发。

2 讨论

布鲁氏杆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发热、多汗、乏力、关节疼痛为主[3]。发热是最常见的表现,多有确定的发热时间点。本例患者以午后发热明显,最高达39.1℃,热型以波状热多见,使用退热药及物理降温后可降致37.7℃,,热退后出汗,汗液黏稠,疲倦乏力[4]。结合患者职业(羊场饲养员)、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血培养等辅助检查可确诊。

本例患者以腹痛为首发症状,血常规、生化全项检查及腹部B超均提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表现[5],但采用消炎、利胆等治疗的效果不明显,最终确诊为布鲁氏杆菌病。布鲁氏杆菌病引起的发热症状及血象升高与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极为相似[6],这是本例患者被误诊的主要原因。本院离草原牧区相对较远,部分医生以往未接触过此病,是导致误诊的另一原因。此外,部分医生过度依赖血液化验结果及辅助检查,病史询问及体格检查不够认真,导致最初诊断时遗漏了患者为羊场饲养员这一重要信息。

综上所述,布鲁氏杆菌病是近年来发病率有所升高的传染病,尤其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人们进食羊肉及宠物养殖增多,使得以前只在牧区可见的疾病出现在城市,这提醒医生应提高对布鲁氏杆菌病的认识,以防误诊。

1 邓春青, 冯珊珊. 布鲁杆菌病105例治疗体会[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5, 15: 1294-1295.

2 邹洋, 冯曼玲, 王非, 等. 布氏杆菌病药物治疗现状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 2332-2335.

3 Lebre A, Velez J, Seixas D, et al. Brucellar spondylodiscitis: case series of the last 25 years[J]. Acta Med Port, 2014, 27: 204-210.

4 郭燕军, 易立, 刘磊, 等. 神经布氏杆菌病三例并文献复习[J].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3, 13: 49-54.

5 孙豪, 李群, 王守花. 布氏杆菌病诊治体会[J]. 医学与哲学, 2013, 34: 67-69.

6 Barrionuevo P, Cassataro J, Delpino MV, et al. Brucella abortus inhibits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 Ⅱ expression and antigen processing through interleukin-6 secretion via Tolllike receptor[J]. Infect Immun, 2008, 76: 250-262.

(本文编辑:林磊)

730000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消化科(周慧茹现为甘肃中医药大学2014级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

10.3969/j.issn.1673-534X.2016.04.020

2015-10-29)

猜你喜欢
布鲁基转移酶氏杆菌
氨基转移酶升高真有这么可怕吗
法尼基化修饰与法尼基转移酶抑制剂
海藻酸钠固定化重组川芎咖啡酸-3-O-甲基转移酶
布鲁笑了
影子布鲁
麋鹿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DNA甲基转移酶在胚胎停育绒毛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临床意义
一例布氏杆菌病并发重型森林脑炎的蒙西医结合护理
西藏牦牛巴氏杆菌病的防治与爆发原因分析
拯救“布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