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产后瘫痪的防治

2016-03-10 06:35崔元财
甘肃畜牧兽医 2016年16期
关键词:卧地中兽医血钙

崔元财

(青海省海北州祁连县默勒镇畜牧兽医站,青海 祁连 810400)

奶牛产后瘫痪的防治

崔元财

(青海省海北州祁连县默勒镇畜牧兽医站,青海 祁连 810400)

奶牛产后瘫痪是指母蓄产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以吞、咽、肠道麻痹;知觉消失或四肢瘫痪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代谢性疾病,主要发生在5~9岁高产乳牛,尤其以三至六胎母畜为多见。该病发病率高,且发病迅速,危害性大。

奶牛;产后瘫痪;防治

产后瘫痪又称生产瘫痪,也叫乳热症,是奶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以体温下降、四肢麻痹、卧地不起、知觉丧失并伴有咽、舌及肠道麻痹等为特征症状的代谢疾病。该病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是奶牛饲养中的一种常见病。主要发生于饲养良好的高产奶牛,而且出现于产奶量最高之时。

1 病因

虽然产后瘫痪的确切发生机制还没有明确阐明,但是人们认为干奶期的饲养管理不当以及分娩时和分娩后血钙的迅速降低是又发本病的直接原因。

干奶期,尤其是产前饲喂高钙日粮,使钙磷比例不当,过多的钙使甲状旁腺分泌减少,影响钙的吸收和骨钙的动用能力。

分娩时,大脑皮层过度兴奋,产后进入抑制状态,使钙吸收减少,血钙下降。而血钙下降又会加深神经系统的抑制程度,两者相互影响,恶性循环,使血钙急剧下降,病情迅速恶化。

分娩后,母畜的能量损耗很大,食欲和消化吸收机能减弱,引起钙吸收减弱,但是由于产后泌乳,产生产后第一天血钙过低引起甲状旁腺机能紊乱,不能充分调动骨中钙进入血液,使血钙不能及时得以补充,出现低血钙、低血磷症。

另外,奶牛在产犊过程中,消毒不严格,污染严重,或者因胎位不正进行助产时,向外拖拉胎儿引起子宫内膜或阴道的损伤;有事产后胎衣不下,不能正确地人工剥离胎衣均能导致严重的细菌感染,从而引起局部炎症,最终导致全身感染诱发瘫痪

2 临床检查

产后奶牛出现四肢肌肉震颤,感觉过敏,不愿走动,摇头、磨牙或空嚼,体温正常或稍升高,后肢强拘,步态不稳、僵硬这是奶牛产后瘫痪的早期症状。严重的病牛卧地不起,严重时经挣扎后四肢开张呈游泳状俯卧,头弯向一侧,颈部弯曲,鼻镜干燥,四肢末端皮肤冰凉,体温降低(36 ℃~38.5 ℃),轻度脱水,心率加快,瘤胃蠕动减慢,常鼓气,粪便干硬,病牛时常呻吟四肢集于腹下。

3 诊断

病初精神萎顿,食欲减废,站立不稳,交替踏脚,以后卧地不起,最后昏睡,四肢呈瘫痪状态。病牛出汗,皮温降低,呼吸深慢,脉搏微弱。意识抑制和知觉救死丧失,牙关紧闭,心跳加快。根据临床上出现的病牛产后不久卧地不起并出现全身瘫痪姿势,体温下降、四肢麻痹、知觉丧失、并伴有咽、舌及肠道麻痹即可做出诊断。如果送风疗法有良好效果,则可以作出确诊。

中兽医认为四肢不用、麻木不仁、拘挛、痿软皆为瘫痪。奶牛产后瘫痪主要是由于奶牛产后气血双亏,腹部血淤气滞所致。

4 治疗

4.1中兽医治疗

产后瘫痪中兽医认为此属产后气血双亏,腹部血淤气滞所致。治疗宜用气血双补、活血化瘀、祛风止痛、理气健脾开胃药物。可用《八珍汤》加味:党参60 g、白术60 g、茯苓40 g、当归40 g、川芎60 g、赤芍60 g、生地40 g,元胡40 g、乳香50 g、没药50 g、杜仲40 g、柴胡50 g、三棱80 g、莪术80 g、牛膝60 g、五加皮60 g、厚朴30 g、陈皮40 g、甘草40 g 水煎2次,1次灌服。

4.2西医治疗

4.2.1钙制剂疗法

常用50%葡萄糖500 mL,10%葡萄糖酸钙750 mL,5%糖盐水1 000 mL,维生素C30~50 mL,20%的安钠加10 mL,一次静脉注射,同时,选用15%磷酸二氢钠注射液500 mL一次静注。连用2~3 d。

4.2.2激素疗法

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10 mL,肌内注射。也可用氢化可的松0.2 g,5%葡萄糖500 mL,溶解后1次静注,每日1次,连用2~3 d。

4.3送风疗法

通常采用的乳房送风疗法对本病的治疗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用乳房送风器或大剂量注射器向乳房内打入空气,乳头贴以胶布,数量以乳房皮肤紧张,轻敲乳房呈鼓音为准,4个乳房都应打足。

5 预防措施

预防产后瘫痪最重要的措施是干奶期注重饲料的质量,饲料一定要营养平衡,并加强药物预防,这是防止奶牛产后瘫痪的主要措施。

5.1控制精料喂量

保证蛋白质的供应,但蛋白质不能过高,增加多样化优质粗饲料(优质甘草、苜蓿)的喂量。为了防止母牛产后能量储备不足或者是过肥,干奶期能量水平不应过低或者是过高,对营养良好的奶牛,从产前2周开始减少或停止饲喂蛋白质饲料,重点增加干草的喂量。

5.2注意产前饲料中钙、磷的合理比例

对奶牛摄入的钙、磷比例保持在(1.5~1.0):1为宜,特别是产前2周,钙水平不宜过高。有学者认为,日粮钙磷的比例为2.3:1可预防本病。

5.3添加碘

根据地域的含碘量高低,在碘缺乏地区添加适量的碘,可以有效预防产后瘫痪。

5.4添加氧化镁

产前4周到产后1周,每天在饲料中添加30 g氧化镁,可以防止血钙降低时出现抽搐症状,对低血镁症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妊娠期饲喂含镁0.35%~0.40%日粮有效防止血液中镁浓度的下降。

5.5药物预防

产前3~5 d至分娩后3 d内,静脉注射20%葡萄糖酸钙、25%葡萄糖溶液各500 mL每天一次;有条件时每天补白糖200~300 g,有良好预防效果。

产前3 d肌肉注射维生素D3,每次150万~200万单位,每天一次。

对高产、年老体弱牛有瘫痪病史的牛,与产前1周在饲料中加乳酸钙(50 g/d)。

[1]张建岳.新编实用兽医临床指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陈北亨.兽医产科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编辑:晏兵兵)

S858.23

B

1006-799X(2016)16-0124-02

崔元财(1991-),男(藏族),青海祁连人,技术员,主要从事疾病防控工作。

猜你喜欢
卧地中兽医血钙
中兽医药治疗鸡痘的新思路
动物疫病诊断中兽医病理诊断技术探讨
牛产后卧地不起的治疗
中西医治疗牛产后卧地不起
发展中兽医需要认识和解决的几个问题
血钙正常 可能也需补钙
围产期奶牛血钙影响因素及其与生产性能关系分析
中西医治疗牛产后卧地不起
看20 16 年中医药纪事,议河南中兽医药发展
奶牛卧地不起的病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