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技术在电力调度应急指挥中的应用

2016-03-10 00:16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玉溪供电局张雍忠张碧华鲁贵海
电子世界 2016年24期
关键词:客户端调度传输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玉溪供电局 陈 君 张雍忠 张碧华 鲁贵海 潘 蕊

移动通信技术在电力调度应急指挥中的应用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玉溪供电局 陈 君 张雍忠 张碧华 鲁贵海 潘 蕊

随着信息化、网络化不断发展,我国电力调度应急指挥系统也在不断更新、优化。本文探讨了现行电力移动指挥系统中的通信与信息技术应用,以及通信工具、通信结构在应急系统中的不同作用,为后期电力移动指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移动通信技术;电力调度;应急指挥

1 引言

作为国家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支柱与保障,电力产业是关键部分。而电力安全与应急系统的建设更具有必要性、重要性与迫切性。就我国当前的电力应急管理情况而言,在通信技术方面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因此,电力移动通信技术作为电力应急管理系统的核心组成,在应急指挥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 电力调度应急指挥移动通信技术现状

电力工业是利用发电设施、配电系统将各种一次能源转化为电能,并向用户传输的一种工业部门。建立健全电力应急系统是有很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为了保障电力安全应急系统的顺利有序运行,只有建立一套安全完备的应急管理系统和机制,才能进一步增强规避突发事件的能力,减少社会危害、降低社会的影响力,进而推动电力系统的健康与稳定,提高安全系数。

在电力工业的发展下,应急指挥和管理体系已有了初步发展。为了进一步完善应急体系,必须对相关工作人员加强知识普及,促进技术水平和经验技能的提高。从事前预防、事后救援两个方面双管齐下,使整个事故发生的预防措施更加全面性和系统化。电力突发事件的发生具有社会性,社会大众广泛参与其中,现行预防演练的专业性、科学性都存在很大缺陷,实行效果大大削弱。

3 电力调度应急指挥移动通信技术应用趋势与功能

通信技术作为关键的传输信息工具,应用于电力应急管理系统中,能够实现有效的应急防范效果。电力移动通信指挥中心则是整个应急管理系统中的主体。

3.1 应用趋势分析

电力移动指挥系统在应急问题的实际应用中,具有以下发展趋势:(1)应急系统是各个部门之间共同协作的机构。整个系统的正常应用将很多部门凝聚在一起,系统内部资源的更新、优化,以及知识积淀与技术经验的吸收、积累,才能进一步推进各方面需求;(2)全球一体化进程同样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应急系统相关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从而使自身标准不断提高和规范化,从而跟上现代科技的发展步伐;(3)建立该系统的重要标准之一,即在于信息传输、处理上的可靠性,进而通过严格的检测、诊断技术等,发展数据的高性能恢复,最终确保整个系统的运行稳定;(4)应急系统中信息传输、处理工作非常重要,是保障整个顺利畅达的关键。为了保障系统功能的正常运行,坚持对该系统进行定期的升级、更新显得十分必要。

3.2 应用功能

在完成了通信与数据访问架构设计后,系统的功能具体如图1所示。

(1)现场的应急指挥人员,可以将车载工控计算机、视频切换系统和显示屏等进行组合运用,并进一步访问PMS生产管理信息系统、SCADA配网调度系统和OA办公系统。(2)现场应急指挥人员还可以利用视频会议系统,实现与总部指挥中心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从而实现指挥的联动。(3)现场的摄像机则可运用COFDM调制数字微波,实现现场故障处理情况相关信息的实时传输,从而能够为现场的应急指挥与抢修提供重要依据。

图1 系统功能示意图

4 移动通信系统应用结构构建

电力移动指挥中心与电力指挥中心信息网络的沟通,是信息传输网络平台顺利运行的可靠保障。Client/Server体系结构和Browser/ Web Server体系结构是信息系统结构中较为成熟的两种类型。

4.1 C1ien/Server体系结构

C1ien/Server,又称为C/S结构,是当前发展相对成熟的结构之一。当客户端需要访问服务器端数据时,是以特定语言来进行描述的,从而将请求信息传递至服务器端,进而由服务器端功能模块,来针对客户端请求进行合理的判断处理。在请求处理结束后,服务器端即可将处理的结果反馈至客户端。该结构的优势在于其功能强大,且运行效率高,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但是该结构所开发的系统存在封闭性问题,且系统的结构较为复杂,开发的周期也较长,安装与维护不够便利。

图2 系统总体构架示意图

4.2 Browser/Web Server体系结构

Client/Server体系结构属于2层结构,在Client层和Server层中间加入ApplicationServer层(也称中间层),就将其发展成为基于Internet浏览器的3层结构。它的加入,主要起到分担Client层和Server层部分任务的作用。该体系结构具有浏览器使用广泛、用户界面统一、设备要求低、系统维护量小,以及中间软件Application Server层的逐渐模块化与完善化,极大地有助于系统的开发工作。但是,中间软件Application Server层的发展与完善是一项系统化过程,需要较长的开发时间。且它在网络系统运行环境的高要求会造成其使用性能与安全系数的降低,这与电力移动指挥中心的高实用性、高安全性是相悖的。

4.3 服务器运算模式

将服务器的运算模式为前提,运用程序的计算模式,实施全面的安装、管理与执行,该模式适用于网络上的信息输入,例如键盘信息、鼠标点击和屏幕更新等。由于该模式的应用对于客户端、网络宽带等方面要求较低,因而非常适用于电力的应急指挥中(见图2)。

4.4 通信及信息系统的建立

在构建通信及信息系统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前期的通信平台与信息网络平台之间的综合性对比,以确保系统技术可行、经济可靠。各个电力指挥中心间局域网信息平台的完善,可借助于具备环境空间独立、传输带宽健全、传输实时性强的无线卫星通信技术直接访问基于服务器运算模式的客户端,通过合理运用功能整合、系统集成等技术,实现良好的服务功能,包括移动指挥中心SCA-DA系统的抢修、输配电生产管理系统、视频会议系统以及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实际应用等。以调度自动化系统相关数据信息作为对象开展的测试成果如表1所示。

表1 卫星通信

5 移动通信技术在电力移动应急指挥中的具体应用

5.1 卫星通信和移动通信

在通信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卫星通信是其重要产物之一,其原理主要是依靠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转站,实现不同地区的通信功能。卫星通信所采用的通信方式有多种,包括频分多址通信、时分多址通信、码分多址通信以及空分多址通信等。因卫星间距很远,通信过程可避免客观因素影响,因而能够保证通信顺畅。在通信传输量较大的情况下,若传输类型也较多,则可以采取灵活的使用方式。但是,由于卫星距离远,花费较大,维护与控制很难,因而具有很高的技术要求。

5.2 通信结构的应用

当C/S结构中的客户端,向服务器发出请求后,通过服务系的必要处理,即可将最终结果传输至客户端以供使用。B/S则是以C/ S结构为基础,添加一个中间层,以促进系统开发与运行效率的提高。有些企业为了能够提高系统实践效果,可以进行结构的综合使用,从而提高使用效率,降低费用,加强其稳定性与可靠性,且容易进行维护控制。

5.3 应急信息发布

信息发布平台主要是利用移动短信等,实现对特定区域、人员的信息发布或是信息提醒。以往所采用的口头汇报、电话汇报等方式,通常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才能够逐层传达到,且传输过程中容易遭遇外界影响,而延误信息传递质量,影响了最终的决策时效性,而通过应急信息的发布,可有效提高信息的传输效率。

5.4 应急信息手机WAP网站

建立专门的应急信息发布WAP网站,为人民群众提供有效途径以了解预警信息,或者通过网站查询灾害快讯、地方灾害新闻和防灾信息等内容。人们可以通过登录该WAP网站,了解到全面而详细的灾害与灾害预警信息,从而及时制定相应对策,甚至自行定制所感兴趣的相关信息条款。

5.5 通信系统的使用

常见的应急指挥通信系统模式有三种:(1)对于应急指挥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相应素质,在接到通知时能够当机立断,进行全盘分析,并实施协调和命令下达等工作;(2)政府部门应当发挥作用,对资源进行合理管理,并贯彻执行上级命令,并将现场情况及时通报上级;(3)利用应急保障部门来保证工作秩序,从而确保应急工作的顺利开展。

6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通信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将其应用于电力移动指挥中,有利于实现电力应急系统的标准规范发展。而运用通信信息技术,可以在实现资源共享的同时,建立应急系统的评估、检测机制,进而全面发展通信技术在电力调度急指挥系统中的应用,从而确保电力调度的有效性。

[1]刘巧平,董军堂.浅析4G移动通信技术[J].电子测试,2014,3(5):51-51.

[2]周志烽,何超林,梁超,等.电网调度移动平台的构建与应用[J].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4,12(12):91-96.

[3]张姣姣,庞思睿,于然,等.无线视频系统在电力通信调度中的应用研究[J].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5,13(3):54-57.

[4]高志远,曹阳,严春华,等.智能电网中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探讨[J].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4,12(5):64-69.

[5]陈海燕,刘威,刘凯.基于TD-LTE的电力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华东电力,2014,42(12):2668-2671.

[6]邹婷,李有明,郭涛,等.电力线通信系统中的脉冲干扰抑制研究[J].移动通信,2015,39(7):84-87.

表1 三种算法在ORL数据库上的平均识别率结果比较

然后MFA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该缺陷所以MFA算法优于LDA;RMFA则解决了MFA在改进LDA过程中出现的另一个问题,即查找近邻不准确;所以针对这一点改进后,算法识别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表2 三种算法在YALE数据库上的平均识别率结果比较

4 结束语

人脸识别技术从提出到现在,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了,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多成就,但是科学研究总是无止境的。本文对于MFA改进LDA过程中由于查找近邻所引起的不足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法。通过再ORL和Yale数据库上的实验发现,该算法确实对于光照变化大,有遮挡的人脸识别的效果有一定的提高。

参考文献

[1]JOLLIFFEIT.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M].Springer,1986.

[2]P.N.Belhumeur,J.Hespanda,D.Kiregeman.Eigenfaces vs Fisherfaces:Recognition using class specific linear projection.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1997.

[3]Niyogi P.Locality preserving projections[J].Advances in neu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s,2004,16:153-160.

[4]H.P.Lu,Plataniotis K,and Venetsanopoulos,Mpca:Multilinea r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f tensor objects.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2008,19(1):18-39.

吴朝霞(1986-),女,河南安阳人,硕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智能。

猜你喜欢
客户端调度传输
混合型随机微分方程的传输不等式
牵引8K超高清传输时代 FIBBR Pure38K
《调度集中系统(CTC)/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维护手册》正式出版
基于强化学习的时间触发通信调度方法
一种基于负载均衡的Kubernetes调度改进算法
如何看待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的“断舍离”?
虚拟机实时迁移调度算法
关于无线电力传输的探究
县级台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如何应用手机客户端
孵化垂直频道:新闻客户端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