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棉花种植意向下滑的原因分析与建议

2016-03-10 03:14夏绍南陈宜张丽娟张允昔危胜初杨磊
棉花科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棉花建议

夏绍南 陈宜 张丽娟 张允昔 危胜初 杨磊

摘要:通过对江西棉区3个县的6个乡(镇、场)共60户跟踪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2016年江西棉区棉花意向种植面积比上年减少20.9%,粮棉比价低、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地理位置差异、土地流转和改种其他作物是造成植棉面积下滑的主要原因,因而提出稳定棉花收购价格、发展新型植棉技术,扶持棉花种植大户或棉花专业生产合作社等稳定江西棉区棉花生产的措施与建议。旨在稳定江西棉花生产,确保区域内原棉供给平衡。

关键词:江西棉区;棉花;植棉面积;原因分析;建议

中图分类号: S562.0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3143(2016)01-0015-05

DOI:10.3969/j.issn.2095-3143.2016.01.003

Abstra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track to 60 farmers of Jiangxi cotton area in 6 towns of three counti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tton planting intention area of Jiangxi cotton area in 2016 would decline by 20.9% than last year, the main cause was that the ratio of grain and cotton price was low, the rural labor force structure had changed, the geographical position had differences, the land circulation and the switch of cultivating other crops, So putting forward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stabilize the cotton production in Jiangxi province: stable cotton purchase price, development of new cotton planting technology, supporting the farmers who planting a lot of cotton or cotton professional production cooperatives. The aim is to stabilise the cotton production and ensure the raw cotton supply balance in Jiangxi.

Key words: Jiangxi cotton area; cotton; Cotton planting area; Reason analysis; Suggestions

0 引言

环鄱阳湖区植棉历史悠久,历来就是江西省的重点产棉区。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已列为国家战略。2009年12月江西省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鄱阳湖区的3个地市15个县(市、区)中,除南昌县外,有14个县(市、区)从事棉花生产,平均每年棉花种植面积在60000 hm2左右,皮棉单产高于江西省平均值,是江西省棉花的优势产区[1-3]。然而在2010年之后,由于各种原因,棉花种植面积开始下滑,2015年之后下滑急剧。

江西省棉花研究所 (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鄱阳湖综合试验站的依托单位)从2001年起至今,一直承担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下达的江西棉区信息采集任务。作者通过在位于鄱阳湖主产棉区的彭泽、九江和都昌县等监测点的农户进行连续监测,并且参考毛树春研究员撰写的中国棉花景气报告,根据棉情监测信息结果,对影响江西省棉花种植面积下滑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与思考,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现阐述如下,以供商榷。

1 调查与分析方法

1.1 信息采集的样本县、户数

按照江西棉花产区分布特点,以面积作为权重系数和评价标准,样本主要选择在对鄱阳湖棉区的棉花生产情况具有较好典型性、代表性、准确性的鄱阳湖主产棉区的县、乡。为更好应用中国棉花生长指数评价系统,样本县的确定综合考虑了植棉面积、种植区域(圩区、丘陵)、土壤类型、种植水平、植棉大户等因素。

江西棉区的监测选择样本县的定点调查户涉及3个县的6个乡(镇、场)共60户,分别是彭泽县的芙蓉墩镇芙蓉墩村10户和天红乡前山村10户、九江县的江洲镇10户和新洲垦殖场10户以及都昌县的蔡岭镇松林村(2015年后换点蔡岭镇牌垅村)10户和左里乡城山村10户。

1.2 监测内容

1.2.1 基本信息 各户耕地面积、人口和劳动力、棉花生产规模和效益等。

1.2.2 植棉意向监测时间 各年份1月15日。

1.2.3 棉花生产信息 各户上年棉花种植面积、本年度计划种植面积、计划面积变动原因、籽棉出售价格等。

1.3 分析方法

1.3.1 统计方法 采用 MS Excel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及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江西植棉面积监测结果概况

通过对彭泽、九江、都昌3县6乡(镇)60户的棉情监测结果表明:2006~2016年植棉面积分别为86000 hm2、94000 hm2、90000 hm2、86700 hm2、90700 hm2、83300 hm2、80000 hm2、76700 hm2、74400 hm2、44700 hm2、35300 hm2 [4-11]。前5年有增有减,且波动幅度不大,后6年是逐步缩减,尤其2015年和2016年是大幅度缩减,2015年较上年缩减幅度为40.0%,2016年较上年缩减20.9%(见表1)。表1的结果反映出近6年江西植棉面积下滑趋势,表明江西棉区的棉花生产面临着困境。

2.2 江西棉区棉粮比价调查结果

从表2可以看出,上一年和当年的棉粮比价在3.5以上时,植棉有利润可图,当年的植棉面积就上升,若上一年的棉粮比价偏低,来年的植棉面积就有所下降,且基本上是棉粮比价在3.0以下,植棉面积急剧下降。

2.3 2016年1月棉花种植意向

2016年江西省意向植棉面积比上年减两成多,呈急剧减少趋势。据1月份监测结果,植棉面积持平户占46.7%,同比增33.4个百分点;增加户占1.7%,同比增1.7个百分点;减少户占51.7%,同比减35.0个百分点。依据2015年植棉面积计算综合权重,预测意向植棉面积减少20.9%,较上年的监测数据44700 hm2减少9300 hm2。

2016年意向植棉面积在2015年大幅度下滑的基础上继续大幅度下滑,3个县意向植棉面积都呈减少态势,其中九江县减54%、彭泽县减7.6%、都昌县减12.8%(见表3)。

2.4 影响植棉面积的原因分析

2.4.1 棉粮比价低是影响植棉积极性,造成植棉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 2015年棉花价格继续走低,籽棉售价在5.04~5.8元/kg,均价5.46元/kg,棉农植棉效益很低,有的甚至出现亏本现象,而且收购质量要求高于往年,导致籽棉交售进度缓慢,棉农植棉积极性严重受挫。2015年稻谷价格在2.60~2.70元/kg,稻谷籽棉比价 为1∶2.06,远低于合理的粮棉比价。植棉比较效益低,导致不少棉农有意向将棉田改种水稻、芝麻、花生、红薯等作物。2011年之后棉粮比价均较低,呈下降趋势,没有达到棉农的心理期望值,植棉面积也逐年减少。“农户对粮棉比价响应的数量分析”[11、12]认为当粮棉比价达到棉农乐意植棉的程度时,适当提高粮食价格和籽棉价格,将有助于农户整体效益的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投入强度,有利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2.4.2 植棉补贴低和不能及时发放到位,影响植棉意向 2014年国家取消了棉花临时收储政策,补贴标准为2000元/吨,江西按3225元/hm2的标准在次年5月发放到棉农手中。棉农对补贴政策持欢迎态度,但普遍认为补贴额度偏低,收购价与棉农预期有差距,不能有效地保护植棉效益,对稳定棉花生产的积极影响有限。2015年补贴是如何情况,棉农存在一定的观望心态,从而影响了2016年植棉意向。

2.4.3 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 棉花生产劳动的群体趋于高龄化和女性化,且文化程度低,50岁以上人员占到86.5%,普遍缺少正规的植棉培训,植棉科学化水平不高[13]。近年气候异常,阶段性灾害影响明显,这些群体抗灾减灾能力相对较弱,棉花高产稳产难,影响了棉花生产。

2.4.4地理位置差异 一是圩区和交通便利乡镇棉农种植意向比上年减少,其主要原因是处在城乡结合部,劳动力大量外出打工或在附近打短工,导致植棉劳力紧张,农户减少植棉面积主要是考虑到利用做工的休息时间少量种植一点棉花,既保证地不荒,也可适当贴补家用。二是山区和丘陵地区棉农植棉意向相对稳定,农民主要是没有较好的替代种植作物,在当前其他大宗农产品市场均不景气的情况下,还是种植棉花相对容易,也符合当地农民的种植习惯。

2.4.5 土地流转改种其他作物 土地平整后,逐渐流转至少数种植大户。承租人多改种小麦、玉米、大豆等机械化程度较高、人工投入量相对较少的作物,导致植棉面积下滑。

3 建议

3.1 稳定棉花收购价格

近年来由于国家对粮食生产的大力扶持,粮食收购保护价逐年上调,致使植棉比较效益逐年下降,严重挫伤了棉农植棉积极性,因此,国家应出台相关的棉花收购保护价,并使粮(稻谷)棉(籽棉)比价在1︰3.5以上,才能调动棉农的植棉积极性,稳定国内的棉花生产。

3.2 发展新型植棉技术,稳住植棉面积,实现节本增效

发展常规棉,逐步取代杂交棉,扩大短季棉品种的应用,恢复建设常规棉育种和良种繁育体系;发展精简直播技术,逐步取代营养钵育苗和生产技术;发展新型种植模式,提高棉田周年效益,加大对多熟制棉田增产增效研究,提高土地利用率。如棉花与西瓜、黄豆、玉米等间套作,棉花与马铃薯等连作,实现粮棉、油棉、菜棉周年增效;加大对高产、稳产田块管理技术的精准和轻简化示范,确保继续高产、稳产和增效;加大对丘陵坡地轻简化技术研究,使较多的高产高效植棉新技术扩展到山区和丘陵棉区,以稳定和发展山区和丘陵棉区的植棉面积。

3.3 扶持棉花种植大户或棉花专业生产合作社,逐步实现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

着力打造棉花生产优势产区,促使棉田合理、合法、有序流转,重点扶持棉花种植大户或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棉花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降低棉花生产用工和投入成本,提高植棉效益,才是稳定和发展棉花生产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田绍仁,夏绍南,张允昔,张丽娟. 对鄱阳湖棉区棉花单产不稳定性分析[J].江西棉花,2011,33(5):37-41.

[2]刘水仙,叶智华,张天玉,等. 重视发展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棉花生产的思考[J].江西棉花,2010,32(4):8-12.

[3]鲁速明,田绍仁,刘水仙,等.重视发展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棉花生产的思考[C]. 中国棉花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

[4]毛树春.中国棉花景气报告2009[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106-109.

[5]毛树春.中国棉花景气报告2010[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95-99.

[6]毛树春.中国棉花景气报告2011[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79-82.

[7]毛树春.中国棉花景气报告2012[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96-99.

[8]毛树春.中国棉花景气报告2013[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106-109.

[9]毛树春.中国棉花景气报告2014[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117-120.

[10]夏绍南,杨磊,张丽娟,等. 江西省近五年棉花生长指数与生产述评[J].棉花科学,2013,35(5):24-29.

[11]张立桢. 农户对粮棉比价响应的数量分析[J]. 棉花学报,2004,16(1):49-54.

[12]高胜,张允昔,鲁速明,等. 江西省棉花生产的“十一五”情况回顾与发展建议[J].棉花科学,2011,33(6):7-13.

[13]陈宜,柯兴盛,杨磊,等.江西省棉花生产发展的困局与思考[J]. 棉花科学,2013,35(3):3-7.

猜你喜欢
棉花建议
棉花是花吗?
我建议,你也想我一下
过剩的建议
雪白的棉花堡
神奇的棉花糖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三代人的建议
心中的“棉花糖”
收拾文具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