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桥结拜》课堂教学实录

2016-03-10 13:01何夏寿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6年2期
关键词:剧本阅读教学

何夏寿

[摘 要]《草桥结拜》是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第二场。教学这一剧本,既体现剧本的特点,也体现语文的实践性的特点。通过读写等语文实践活动,目的是让学生读懂剧本,初步感知戏曲的基本特点,培养学生学写剧本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关键词]阅读教学 民间戏曲 剧本 实录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4-003

[教学目标]

1.能读懂剧本。通过民间戏曲剧本的阅读,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知戏曲剧本及戏曲唱词的基本艺术特点。

2.通过读剧本、写剧本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初步学写剧本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民间戏曲、对乡土文化的热爱,提升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

戏曲剧本的文体特点与读写初试。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

师:大家都喜欢听故事吧。故事不但可以读、可以讲,而且还可以唱、可以演。有好多好多的故事,被多才多艺的民间艺人改成地方戏曲,搬上了演出舞台。连上两节课,大家也累了。下面我拉开大幕,请大家来看戏——(播放戏剧视频1)

生:这是“三打白骨精”。

师:没错,这是绍兴的地方戏——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播放戏剧视频2)

生:我知道是“牛郎织女”。

师:这是安徽的地方戏《牛郎织女》。

师:接下来,我要自豪地向大家介绍一出来自我家乡上虞的戏——(视频播放,老师演唱越剧)

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

有一位,祝英台,秀丽聪明。

师:这是一出名戏,谁知道这出戏的名字——出示越剧海报《梁山伯与祝英台》。是的,祝英台是我老乡。

二、阅读剧本

师:戏剧是怎么来的呢?是不是给一个故事,演员就能演戏了?(不是)读书要有课本,好照着读;演戏的时候,也要有个本子,好照着演。这个能让人照着演的本子就叫——剧本。剧本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来读读《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其中一场的剧本。

(课件出示第二场:草桥结拜)

师:“场”是什么意思?(幕)差不多。“场”就是场面、场景。因为戏曲大多在舞台上演出,为了布景,编剧会根据故事发生的地点和景物不同,将一出戏分成几个场次。我们今天学到的是《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第二场。从标题中就可以看到,这场戏的故事场景发生在——(草桥)

师:我知道大家已经预习过了,我们再花些时间,快速地浏览一下,看看还有哪些不懂的句子、难理解的词语。(学生默读《草桥结拜》)

三、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词。

师:这个剧本岁数有点老,年纪有点大,有些词句现在已经不大使用,所以理解起来有点困难。大家来交流一下,你碰到哪些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生:“作揖”的意思我不懂。

师:谁来帮助回答?

生:行礼的意思。

师:很好。

生:“撮土为香”是什么意思?

师:有同学知道吗?

生:把泥土聚拢到一起,表示香炉。

师:你知道的真多。没有了吗?老师想问问大家(幻灯出示:这厢),这个意思大家懂吗?(学生沉默)“这厢”是这里的意思。(幻灯出示:二八)谁知道“二八”的意思?

生:“二八”是十六岁的意思。

师:是的,千万不要误解成为二十八岁。那祝英台不是小姐是老姐姐了。(学生笑)

2.检查故事大意。

师:我们知道,戏曲也是讲故事的。这个剧本讲了什么故事呢?

生:讲梁山伯和祝英台在到杭城上学的路上结拜兄弟的故事。

四、再读剧本,了解特点

1.讲读明特点。

师:概括得言简意明,赞一个。我们曾经学过一个剧本,叫《半截蜡烛》,知道剧本和我们熟悉的记叙文,在讲故事的形式上是不一样的。还记得吗?(记得)比如说,(点击《草桥结拜》片断:“梁山伯:不妨撮土为香。”“请问祝仁兄今年……”)这种角色与角色之间你问一句,我答一句的讲述方法叫什么?

生:对话。

师:对话是小名,大名应该叫对白。(点击:“旅途之中未带香烛,这便如何是好?”)这又叫什么?(学生沉默)这叫独白,是角色在自言自语,简写白。

【点击:“(祝英台学梁山伯的动作而拜)”】

师:这种加括号的叫什么?

生:这是表演提示。

师:是的,提示演员如何表演(点击:“——灯渐暗 幕落”)这又是什么呢?

生:舞台说明。

师:好伟大,连这个也知道。(点击唱词)

师:这叫什么?(唱词)是的,唱词是戏曲的身份证,是戏曲剧本区别于话剧剧本的主要特征。总之,戏曲剧本就是由对白、唱词、表演提示和舞台说明四个方面组成的。

2.读戏曲剧本。

师:会读剧本吗?(会)读剧本不像读记叙文,看到什么都要大声地读出来。读剧本要做到该读的,要读得声情并茂;不该读的就不要读出声来。根据你的经验,谁来说说哪些是该读的,哪些是不该读的?

生:对白和唱词要读的,提示语和说明不用读。

师:好有经验。好,下面我们请两个同学分别扮作祝英台、梁山伯来读一读这部分剧本。(向一个学生走去)你的笑像磁铁一样,吸引着我把话筒交给你。我问一下,你愿意读谁?(梁山伯)你大概“梁粉”,梁山伯的粉丝。那请你选个祝英台吧!(学生自己选了一个同学)好,梁山伯和祝英台都到位了,可以开始读了吗?(可以)

(学生读片断)

祝英台:哦!(想了一想)

(唱)多承仁兄不见弃,金兰结拜为兄弟,

从此读书有良伴,小弟哪有不愿意?

(白)旅途之中未带香烛,这便如何是好?

梁山伯:不妨撮土为香。请问祝仁兄今年……

祝英台:二八。

梁山伯:我今年已是一十七岁了。

祝英台:有道长者为兄,幼者为弟。

梁山伯:如此你我对天一拜。

祝英台:对天一拜。(祝英台学梁山伯的动作而拜)

梁山伯:贤弟请上,受愚兄一拜。

祝英台:小弟也有一拜。 (两人携手)

——灯渐暗 幕落)

3.赏析唱词的艺术特。

师:你拜我,我拜你,我估计他们俩在竞争礼仪标兵。(学生笑)你们俩不但会读,而且读得自然流畅、绘声绘色,点赞!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读戏曲剧本,其实就是读对白和唱词。不过,唱词真正的作用不是用来读的,而是用来唱的。戏曲里,最主要的话、最重要的内容,往往是写成唱词唱出来的。今天我们学的这个剧本里头,有一段非常有名的唱词,用来表现祝英台的聪明伶俐、机智敏感的。你说说是哪一段唱词。

生:“我家有个小九妹。”这段。

(教师幻灯出示)

祝英台:哦,仁兄有所不知。

唱:我家有个小九妹,聪明伶俐人钦佩。

描龙绣凤称能手,琴棋书画件件会。

此番求学到杭城,九妹一心想同来,

我以为男儿固须经书读,女孩读书也应该,

只怪爹爹太固执,终于留下小九妹。

师:这是戏曲名段。我估计你爷爷唱过、奶奶演过,你爸爸听过,妈妈学过。现在,请就你自由地大声地读一读。(学生读)

师:这段唱词在讲谁?(小九妹)其实小九妹就是祝英台。这是祝英台在梁山伯面前,为了掩饰自己的女儿身份,随机应变出来的一个小故事。有点玩笑性质的,我们要读得轻快、活泼、好玩一点。(师生合读)

师:这样吧,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我读一句)你读一句,这样反复,一直到读完。准备好了吗?(师生表演读)

师:刚才我们是怎么来断句的?(前四后三)整段唱词基本上是这样一种规律,像唱歌一样。一句话里有几个拍子,读起来有什么感觉?(节奏)除了节奏,你还听出唱词有什么特点?

生:尾字押韵,朗朗上口。

师:没错。唱词是歌谣的一种,非常讲究句子的押韵。有时候为了押韵,要打破常规,对词句作前后调整。比如,说这个句子里——(出示)

梁山伯:妙哉高论,妙哉高论!

(唱)仁兄宏论令人敬,志同道合称我心。

男女同是父母生,女孩读书也该应!

师:习惯上我们使用的“应该”,而这里调换了位置,变成“该应”。为什么要调头?(为了押韵)

师:下面我们请全体女生做小九妹,来读读这段唱词;男生也不闲着,我们来做小九哥,用手打拍子,为小九妹们伴奏。一起再来感受一下唱词有板有眼的节奏感和朗朗上口的音乐感。

三、学写唱词

1.过渡。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戏曲剧本的主要表达特点,而且明白唱词在戏曲中的“大哥大”地位。学了《梁山伯和祝英台》,可能大家会想到:在咱们家乡——美丽的杭州,也有一个动人的民间传说。(点击:《白蛇传》海报)我相信大家非常熟悉这个故事。(出示《白蛇传》故事片断)

许仙吓得全身发抖,结结巴巴地说:“娘子!娘子,莫非你真是……”白蛇见事到如今,再也不便隐瞒,歉意地说:“是我隐瞒你了。”许仙说:“那你为什么早不与我讲明?”白蛇说:“非是我不把真情吐,只怕你胆小要受惊。”许仙想起白蛇平时对自己的千般好,而自己竟不辨恩怨,听信法海,不觉悔恨相加,大喊:“娘子——”

法海用雷峰宝塔将白蛇镇了起来。生离死别之际,白蛇痛苦万分,将真象告诉了许仙:“为妻是,千年白蛇在峨眉山修行;因为羡慕红尘,所以远离洞府来到了杭州。那一天,我们初次相见,风雨同舟,感情深厚;我请人托媒,西湖边点起花烛,我们结为鸾俦(luán chóu)。我以为,从此后我们夫唱妇随定能共度百年;但万万没有料到,这满天的孽海风波令我情难以酬。”

师:这部分故事说的是法海用雷峰塔将白蛇一点一点地镇起来。生离死别之际,白蛇将自己为何从峨眉山下来的起因、经过、结果,如实告诉了她的丈夫许仙。(学生浏览故事)

师:现在,我请咱们班上的全体同学,做一回编剧,将故事改写成戏曲剧本。这部分故事共两个小节。为节约时间,第一小节的内容,我已经改成了对白,咱们的任务是将第二小节的内容改写成唱词。这段话里一共有6句唱词。我已写好了第一句,大家一起读读。

(学生读“为妻是,千年白蛇峨眉修”)

师:这句唱词几个字的?(10个字)没错,戏曲中非常有名的10字句。请大家按照“前三后七”的句式,根据唱词的特点,写出其他5句唱词。写一句得一星,最高是五星,当然这是自评分。5分钟后,我们进行评比。评出本年度咱们班最佳编剧。

2.学生写作。

3.交流。

师:下面,我请这三个同学上台宣读他们创作的唱词,掌声鼓励一下。(三个学生上台交流,分别是写三句的、四句的、五句的。先请写三句的同学)

师:别不好意思,写三句已经了不起了,人家大诗人说“两句三年得”,你是三句五分钟,超诗人了。

生:因羡慕,远离洞府来杭州。

初次见,风雨同舟感情深。

请托媒,点起烛结为鸾俦。

师:好的,谢谢你!我把你的大作投影出来。下面我们掌声有请这位写四句的同学,听听他为我们带来的精彩。

生:慕红尘,远离洞府来杭州。

那一天,初次相见感情深。

我托媒,西湖点烛结鸾俦。

我以为,夫唱妇随度百年。

师:谢谢你,同样我们也把你的大作投影出来。下面请写五句的这位男生,看看他为我们带来的精彩。

生:慕红尘,远离洞府来杭州。

初相见,风雨同舟感情深。

请托媒,西湖花烛结鸾俦。

我以为,夫唱妇随度百年。

没想到,满天风波情难酬。

师:好的。(将学生习作放到展示台上)三位剧作家的作品都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了。下面,我请各位同学担任评委,一句一句来欣赏、评析。第一句,大家认为哪个同学写得最好?

生:差不多。

师:我觉得也差不多,但这位同学的字写得漂亮。这句最好就是你(写三句的学生)。请你用红笔将自己的唱词圈出来,表示这一句你是冠军。

师:我们再来看第二句。怎么样,谁的好?

生:第三个好一点,因为他比较书面化。

师:好,就照你评的。请写五句的这位同学将自己的佳句圈出来。

师:第三句呢?

生:“我托媒,西湖点烛结鸾俦”这句好一点,因为他讲清楚是“我”托的媒,其他两位没说清是谁托的媒。

师:说得头头是道,有道理。请写四句的这位同学将这句圈出来。

师:现在只剩下两位同学比较,大家说哪位写得好一点。

生:第四句大家一样,第五句只他一个人了,当然是写五句的同学好一点。

师:是的,是的。下面我宣布:写三句和写四句的同学获得优秀创作奖,这位写五句的同学获最佳编剧奖。我们用掌声欢迎他们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拉住写完五句的男生)你等等。

师:你好了不起啊,你的唱词字数相等,匀称美;抑扬顿挫,节奏美;韵味十足,音乐美。祝贺你成为五星级编剧!

4.演唱。

师:这么精彩的唱词,我们给他谱成戏曲曲调,演唱就变成真正的戏曲了。你们会吗?(学生说不会)都不会啊!看起来我只能奋不顾身了。不过,请刚才这位五星级的大编剧提醒我下,这个唱词要唱出怎样的感情来?

生:要忧伤点,痛苦点。

师:哦,我知道了。从现在起我就不能笑了,你们也不要笑。要不我们就不是白蛇而是毒蛇了。这样吧,来点音乐,帮助我们进入情景。(按响伴奏)

(教师结合在学生的唱词现场填词演唱。全场鼓掌)

师:这段唱起步价多少?(学生说一万元,一亿元)钱我不要,我上“大道”。

生:是“星光大道”。

师:是的,大家说够不够格?

生:够!

五、结课

师:今天我们阅读了戏曲剧本,也创作了戏曲剧本,你觉得有意思吗?(有意思)民间戏曲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非常非常丰厚的文化遗产,有多少呢?我们一起去问问百度。(点击:5.540.000个)

师:可能大家看过(出示:《牛郎织女》《柳毅传书》《牡丹亭》《狸猫换太子》《程婴救孤》《荆柯刺秦》等海报)。

师:民间戏曲是一本好大好大的书,值得我们好好地去阅读、去传唱。好了,剧终了,人该怎样?下面我们用越剧的方式,告个别吧!(越剧念白)“这厢有礼”“这厢告辞了——”

生:这厢告辞!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剧本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剧本课堂”课型结构探索
初试改编幼儿戏剧的文本样式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自导自演,用“剧本”提升欢爱指数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