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阶段下我国公允价值会计的研究

2016-03-11 16:36吕倩文
商场现代化 2015年36期
关键词:挑战对策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交流日益频繁,我国逐渐进入了新经济发展阶段,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以社会公允价值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研究。本文从公允价值概述入手,结合现阶段我国公允价值会计面临的挑战,对新阶段下推进我国公允价值会计发展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阶段;公允价值会计;挑战;对策

自从我国加入国际贸易组织之后,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了有效应对经济危机的巨大冲击,并紧跟世界经济发展的步伐,对我国公允价值会计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公允价值概述

1.公允价值的定义

公允价值又称为公允价格以及公允市价,主要指的是市场参与者在熟悉市场情况基础上,出于自愿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所确定的价格,同时无关联的双方市场参与者在公平交易的基础上对资产进行买卖或对负债进行清偿的成交价格也可以称为公允价值,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相关的准则条例中,采用实际脱手价格对公允价值进行定义。在公允价值计量下,公平交易的负债以及资产应当在交易双方都对实际市场情况具备熟悉度的基础上,自愿进行债务清偿以及资产交换的金额计量,市场参与者交易的资产价值或清偿的负债价格,可以对该项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进行确定。

2.公允价值的特征

(1)市场的完全性

公允价值的公平交易不仅需要买卖双方熟悉市场情况,而且需要交易双方对对方的具体信息具有一定了解,在对供求关系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交易价格进行确定。公允价值具有市场完全性的特征,可以实现信息对称以及资源利用最大化。

(2)交易的公平性

公允价值是以公平交易为基础的,需要双方在熟悉市场情况以及自愿的条件下开展交易,在公平交易过程中无论买卖双方或是市场参与者都应当对市场交易存在独立且充分的认知,这就赋予了公允价值公平性的特征。

(3)经营的持续性

在公允价值会计核算中,会计主体应当在经营过程中对市场经营未来发展走向进行合理评估,根据对经营走向的预估制定出合理的经营策略。公允价值定义下的企业具有持续性经营的特征,企业不会在不熟悉市场情况或是不自愿的条件下开展交易,也不会对经营规模进行大规模缩减。

(4)价格的预估性

公允价值一方面包括实际市场交易过程中确定的交易价格,同时另一方面在嘉定交易过程中估算的预计价格也可以作为公允价值。在计量日对企业的负债与资产情况进行初始计量时,公允价值代表的是实际市场交易过程中确定的交易价格,而在后续的资产以及负债计量过程中,由于并没有进行实际市场交易,在此时公允价值代表的则是假定的预估交易价格。

(5)变化的动态性

由于公允价值是立足于买卖双方熟悉市场交易情况,并处于自愿进行公平交易基础上确定的价格,对价格的确定属于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价格的变化不仅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时空,而且对将来价格的走向有着一定预估能力。公允价值的时态观具有动态性特征。其反映了企业资产与负债情况的变化性特征。

二、现阶段我国公允价值会计面临的挑战

1.市场体系不完整,市场经济发展困难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受到我国长时间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仍受较为严格的管制,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现阶段我国资本市场开放程度不够充分,我国多层级资本市场处于搭建过程中,市场交易品种存在单一性,跨国企业或者外国投资者要参与进我国资本市场,需要接受严格且繁琐的资格审查,市场体系不完整使得价格发现的作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同时也为公允价值的应用增添了难度。

同时,例如利率以及汇率等资产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国家管制,市场价格难以准确性地反映市场交易情况。证券交易审批的严格性不仅降低了市场交易频率,同时直接导致我国部分市场活跃程度较低。现阶段我国证券市场以及银行间市场的债权交易存在相分离的特征,债券交易难以有效地在证券市场以及金融市场间进行互通。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程度较低也会衍生更多的非有序交易,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公允价值的应用难度。

2.缺乏健全的会计准则制定框架

现阶段我国公允价值会计发展缺乏统一性的公允价值概念框架,导致公允价值计量准则难以有效地根据我国市场发展实际情况对会计准则进行合理修订,在实际制定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过程中,如何根据我国市场发展情况,借鉴国际会计准则是现阶段经济学者的重要研究课题。现阶段我国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计量需要兼顾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形势以及我国资产评估实际情况,但是公允价值最佳用途的考虑仍停留在概念层面的界定,难以在实务中加以把握与量化。由于我国公允价值会计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对于国际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涉入仍存在一定差距,现阶段我国缺乏健全的会计准则制定框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同步,难以有效地扩大公允价值的应用范围。同时现阶段我国相关会计准则的具体计量的规定,还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一定的不一致性,在国际会计趋同的新形势下,这一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公允价值的应用。

3.公允价值估值技术尚不成熟

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上不够发达,严格的市场管制不仅影响了公允价值的应用,而且直接影响了公允价值应用技术的发展,导致市场参与者对我国政府政策的依赖性极高,市场参与者在市场交易的过程中更偏向对国家政策进行解读,而忽略了估值技术,导致公允价值估值技术发展极为缓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了评估估值技术的效果,应当通过实际的市场表现对公允价值估值技术进行验证,然而受限于我国部分市场活跃程度较低,公允价值估值技术缺乏有效的信息平台与实践平台,市场参与者难以根据市场情况构建相应的定价系统。

同时,由于我国市场体系不完整,导致市场交易的交易品种搭配不协调,市场参与者在投资过程中往往会基于非理性因素对市场价格进行判断,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市场价格的波动性。同时现阶段我国资本市场中机构投资者的比例偏低,制约了市场经济的发展步伐,公允价值估值技术的发展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

4.监督约束体系有待健全

由于现阶段我国部分市场活跃程度较低,很大一部分资产与负债的公允价值难以直接进行获取,必须利用相应的公允价值估值技术进行合理评估,不但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主观因素对于公允价值评估的影响,同时公允价值估值技术上不成熟也影响了资产与负债公允价值获取的有效性与准确性。为了提升资产与负债公允价值获取的准确性,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在评估过程中加入了相应的监督管理体系,然而由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监督力度与惩处力度较弱,导致仍有一部分不法分子利用公允价值对利润进行操纵。由于我国公允价值监督约束体系缺乏权威性的界定标准,导致我国公允价值的可靠性难以得到有效保证,我国会计的舞弊行为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三、新阶段下推进我国公允价值会计发展的对策

1.完善市场机制,优化市场环境

由于公允价值是市场参与者彼此熟悉市场交易情况,并处于自愿进行公平交易基础上确定的价格,本质上就是公平交易价格。因此成熟有效的市场经济环境可以有效地推进公允价值的应用,完善的市场机制可以为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打下基础。针对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存在管制严格、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公允价值会计在我国的发展,为了提供给公允价值准则应用更好的市场环境,就需要完善我国市场机制,对市场环境进行合理优化。

首先,为了完善市场机制,应当逐步放宽市场管制,从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以及扩大资本市场开放程度出发,鼓励民间资本以及境外企业进入我国资本市场,从而丰富我国的市场主体。通过丰富市场主体,可以在扩大公允价值市场交易规模的基础上,为市场经济引入竞争机制,使市场价格均衡化并准确反映公允价值。对市场交易的监督管理应当从传统的事前审批转化为持续性的事中监督以及事后惩处,通过对监督管理方式进行改革,可以有效地减少行政审批制度,降低公允价值的应用难度。

其次,为了完善市场机制,应当积极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通过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可以有效地扩展市场的定价功能,从而推进统一监管的场外市场建设。通过对交易产品进行合理创新,可以进一步实现对资产与负债的最优化定价。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可以有效地优化市场资源配置,从而为公允价值的应用提供相应的基础。

最后,为了完善市场机制,应当提高我国交易市场的活跃度。由于现阶段我国部分交易市场活跃程度较低,导致市场交易有限,严重限制了公允价值的应用。因此为了完善市场机制、优化市场环境,应当建立金融市场以及证券市场间的互通机制,并大力培育更多种类的资产交易市场,从而推动区域性资本交易市场的发展,通过拓展资产交易平台提高交易市场的活跃度。

2.构建统一框架,完善相关法规

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迈进了较为稳定的发展时期,但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仍处于初级阶段,国际经济发展趋势对我国公允价值会计计量仍存在较大的影响,因此在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下构建公允价值统一框架具有必要性。近年来我国结合国际会计准则体系,尝试性地构建了公允价值的框架,初步结合我国现阶段公允价值会计拥有的实际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实务性,但是公允价值会计的框架仍需要进一步完善。

为了有效的构建统一的公允价值框架,除了应当对关键性概念的标准进行规范与统一,充分考虑现阶段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发展形势,还应当着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可以为公允价值会计制定提供相应的参照,对企业经营者的道德规范起到相应的引导与规范作用,从而为公平的市场交易提供严格的法律环境。

3.加强公允价值会计的理论研究

加强对公允价值的理论研究,可以有效地指导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于实践。现阶段我国公允价值会计的相关理论与实践存在脱节现象,公允价值的理论研究没有结合实际市场情况,而公允价值会计的实践也没有遵从客观的相关理论,存在较强的主观性。现阶段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允价值会计理论已经趋于成熟,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公允价值实际应用准则对会计活动进行指导。由于我国对公允价值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应当对公允价值的含义、信息质量特点等相关理论进行整合与分析,在合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公允价值实际应用准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市场实际发展情况进行研究与探讨,使公允价值会计的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4.引进互联网技术,提高信息化程度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信息及时凭借其快捷性以及实用性,在各个领域间得到了广泛应用。公允价值是依托市场交易获取的,需要紧密结合市场主体,对信息质量的需求较高。为了有效的推进我国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应当积极引进互联网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化程度。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现阶段的市场经济实质上已经发展为信息化经济,只有保证高度的信息化才能有效的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兼具准确性与及时性的市场信息也是建立公允价值统一框架的信息基础。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已经初步实现了财务系统的信息化,为了加大公允价值会计的可操作性,应当进一步实现生产管理流程的信息化,利用完整的市场交易记录,为公允价值的应用于发展提供相应的数据基础,方便公允价值会计便捷地获取相关市场信息。

5.加强员工培训,培养高素质财务团队

财务人员是公允价值应用的主体,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最终需要财务人员担任报告主体以实现,因此为了推进我国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应当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培养高素质的财务团队。一方面,在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应当明确国际会计准则对于公允价值的定义,对公允价值的披露与计量进行统一化规定,使财务人员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公允价值的相关原则。对公允价值相关原则的了解,可以有效地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与判断能力,从而保证获取的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另一方面,除了应当对财务人员的估值技术进行培训,还应当加强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使财务人员从主观上树立相应的职业标准,在实践过程中保持良好的职业判断。

四、结论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速度逐渐加快,近年来我国经济体制发展了很大的变化,公允价值会计体系逐渐成熟。随着金融危机席卷国际经济市场,公允价值获得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与重视的同时,不但对我国公允价值会计提出了崭新的挑战,也为公允价值体系的完善提供了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叶枫.新阶段下我国公允价值会计的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

[2]杨光宇,黄秋菊.新阶段下我国公允价值会计探究[J].经营管理者,2015,01:39-40.

[3]赵若男.新阶段下我国公允价值会计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4,23:257-259.

[4]崔秋平.公允价值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1.

[5]杨玉虹.国际准则趋同背景下完善我国公允价值会计问题探讨[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2,10:36-37+79.

作者简介:吕倩文(1993- ),女,河南洛阳人,研究方向:会计

猜你喜欢
挑战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极限挑战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眼力大挑战
叽咕乐挑战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