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配电系统架构分析及技术的研究

2016-03-11 23:46施苏林
电子测试 2016年20期
关键词:配电架构电网

施苏林

(盱眙县人民医院总务科水电班,211700)

智能配电系统架构分析及技术的研究

施苏林

(盱眙县人民医院总务科水电班,211700)

作为电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配电系统会对电网运行效率、运行安全等方面产生直接影响。为了有效控制电网故障的发生概率,应该注重智能配电系统性能的提升。本文从智能配电系统的概念入手,对智能配电系统架构和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

智能配电系统;架构;技术

0 前言

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中,人们的用电需求发生了显著提升。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配电系统需要通过自身架构以及技术的合理控制实现性能的提升,进而起到保障电网稳定、安全运行的作用。

1 智能配电系统

1.1 智能配电系统的概念

智能配电系统是指,在配电系统标准规范的约束下,按照要求开发出一套具有高性能、高自动化强度、使用便捷等特点的电能管理系统。这种电能管理系统的适用范围为低压配电系统。在智能配电系统的实际应用过程中,使用者可以通过遥控和遥测完成整个系统负荷的合理调配,进而达到系统优化运行的目的。

1.2 智能配电系统的特点

(1)用户侧方面

在智能配电系统的用户侧方面,其特点为包含多种不同类型,且具有灵活互动性特点的用户侧。例如,智能配电系统需要通过用户侧满足分布式储能系统、相关可控智能电器设备等设施的接入。这些设施的运行过程具有明显的可控制、灵活性特点,并且这些设施可以通过自身状态和运行计划要求的调整,更好地满足电力系统以及用户的实际需求。设施与配电系统之间的双向互动实现了智能配电系统运行中产生问题的合理控制。

(2)电流方面

在电流方面,智能配电系统表现出较为强烈的交直流混合特性。这种特点主要是针对系统中的分布符合、分布式电源以及储能设备产生的。为了保证上述设备的有效应用,智能配电系统将交流配电网逐渐调整为交直流混合的系统。就系统的网架层面而言,为了保证系统中所有设备的正常使用,为中低压配电系统提供了直流馈线和交流馈线这两种不同的馈线。

(3)运行模式和控制方法方面

智能配电系统在运行模式和控制方法方面的特点都是灵活性特点。就运行模式而言,当发生故障问题时,智能配电系统的运行模式可以通过自身的灵活调整将故障产生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就控制方法而言,其通过分层协调控制方法的应用,可以在保证控制质量的基础上,有效实现管理监督目的。

(4)自治运行区域方面

与辐射状配电网相比,智能配电系统在自治运行区域方面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其包含多个不同层次的自治运行区域。就系统的部分位置而言,这些自治运行区域可以实现环网运行。

式中:ρ表示气流的密度;V表示气流速度;A表示突出物的迎流面积;CD表示突出物的阻力系数。对于球状颗粒,其阻力系数与雷诺数有关,在高雷诺数流场下,球状颗粒的阻力系数近似可取0.44[6]。

2 智能配电系统架构

这里以某电力企业应用的智能配电系统为例,对该系统的架构组成进行分析:

2.1 该电力企业所应用智能配电系统的架构组成

在该智能配电系统中,其架构的组成部分主要包含以下几种:第一,配送层。该部分的作用是满足智能配电系统的电能配送需求。第二,用户层。该部分主要是针对电能使用用户而言的,通过对整个用户层的有效管理,保证智能配电系统电能供应的规范性。

2.2 该智能配电系统的架构分析

就该智能配电系统的这种架构而言,其用户层、配送层等部分的设置可以在完成高压电向低压电转换的基础上,满足用户的实际用电需求。这个过程有效地体现了智能配电系统的良好使用性能。从整体角度来看,该架构设置的合理性较高,因此应用该智能配电系统能够有效保证整个电网的供电效率和质量。

3 智能配电系统的技术

这里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对智能配电系统的技术进行研究:

3.1 系统方面

从系统方面来看,其技术问题主要包含以下几种:第一,在应用传统潮流计算方法进行计算的过程中,不同时间断面之间具有解耦特点。因此,为了保证整个智能配电系统评估的有效性,需要对发展时间序列潮流进行有效判断和分析。第二,与其他电能系统不同,智能配电系统属于交直流混合网络,包含可控负荷、分布式电源等。为了保证智能配电系统的良好应用,需要提出一些适宜的处理方法和处理技术。第三,智能配电系统中包含的新型设备数量相对较多,这种装置配置方式使得系统的问题分析规模发生了显著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在智能配电系统的应用过程中,相关参数和拓扑结构的变化频率逐渐增加。为了保证智能配电系统分析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为其提供具有高速分析特点的动态分析技术。

3.2 新型配电设备方面

智能配电系统中存在的新型配电设备主要包含两种:第一,电力电子装置、传感装置等能够对优化智能配电系统起到辅助作用的装置。就电力电子装置而言,其功能主要包含调整直流变压和转换交直流电流等。第二,可控负荷、分布式电源以及分布式储能。在智能配电系统中,上述设备的作用主要是保障智能配电系统具备良好的使用性能。

3.3 运行方面

就运行方面而言,运行技术是智能配电系统运行周期、输电系统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对此,为了实现智能配电系统的优化目的,应该加强对运行技术的重视。在充分了解系统运行技术的基础上,对智能配电系统中的自动调压器设备的优化,应用分散式和集中式结合应用的管理方式,有效控制电网的运行过程,防止故障问题的发生。

4 结论

对于整个电网而言,智能配电系统的应用产生了保障电网运行效率、降低故障发生概率的作用。影响智能配电系统使用性能的因素主要包含技术和架构。如果架构设置不合理,可能会引发相应故障问题。而智能配电系统优化目的的实现则建立在技术支持的基础上。

[1]王成山,王丹,周越.智能配电系统架构分析及技术挑战[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09:2-9.

[2]冯丹扬,田野.分析智能配电系统架构分析及技术挑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5:41.

[3]孙伟.基于QoS的智能配电通信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

[4]毕艳冰.面向智能电网的通信中间件的关键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3.

[5]盛洁.面向智能配电的异构融合网络无线资源管理[D].华北电力大学,2013.

Research on architecture analysis and technology of intelligent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Shi Sulin
(Xuyi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general class hydropower,211700)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ower grid, intelligent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will have a direct impact on the operation efficiency and safety of power grid.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occurrence probability of power grid failure,it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erformance of intelligent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Based on the concept of intelligent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tudies the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of intelligent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intelligent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architecture;Technology

猜你喜欢
配电架构电网
基于FPGA的RNN硬件加速架构
10KV变压器配电安装柜中常见问题分析
穿越电网
功能架构在电子电气架构开发中的应用和实践
基于云服务的图书馆IT架构
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运行维护
配电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及其对故障的处理
WebGIS架构下的地理信息系统构建研究
电网建设工程通用造价管理模式探讨